內容簡介
《我心中的戰神:漢尼拔(青少插圖版)》講述了長夜已至,他將從今守望,至死方休。他將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他將不戴寶冠,不爭榮寵;他將盡忠職守,生死於斯;他是黑暗中的利劍,長城中的守衛;他是抵禦寒冷的烈焰,破曉時分的光明,喚醒死者的號角,守護王國的鐵衛;他將生命與榮耀獻給迦太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他就是迦太基閃電漢尼拔。
圖書目錄
導讀
一對冤家
男兒何不帶吳鉤
仗應該怎么打?
一戰定乾坤:扎馬之戰
英雄莫問歸處
歷史走向何方
附錄:漢尼拔·巴卡大事年表
序言
若不是編輯點明這是一部西方歷史名人傳記,我會以為這本書要寫的是一位電影人物——對大多數人而言,漢尼拔這個人名,讓他們想到了電影《沉默的羔羊》里的吃人魔頭或者動漫《海賊王》里的人物,而對於軍事愛好者來說,這個名字相當有分量,他指向了唯一的一個人——古典時代名將迦太基、西方戰略之父。
溯及近代,有位著名將領曾獲得過“二十世紀的漢尼拔”這一稱號,他叫隆美爾,是二戰時極富盛名的德軍將領。可見,漢尼拔對西方軍事史的影響之深。
但與和他並列為西方四大戰神的其他三人亞歷山大、愷撒、拿破崙相比,漢尼拔無疑是知名度最低的一位。與其他三位的祖國馬其頓、古羅馬、法蘭西相比,他的故國——北非明珠迦太基也不是那么的為人熟知。這個國家曾經誕生了最早人類的非洲文明,卻在其後的歲月中默默充當著世界的配角,慢慢失去了昔日的顏色,沉寂了許久,這一轉折點,正是來自於公元前兩百年左右迦太基海上霸業夢斷羅馬。
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曾說道:“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古羅馬和迦太基正是為了那片蔚藍的地中海而大打出手。這一打,就是一個世紀。時勢造英雄,風雲際會,群雄競起,漢尼拔橫空出世。
當時的迦太基已經輸掉了與羅馬的第一次布匿戰爭,漢尼拔出生於迦太基軍事貴族世家,從小父親的言傳身教就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步入少年,便跟著父親和姐夫來到遠離祖國的西班牙殖民地,靜待著與羅馬再度決戰的那天。他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日子。
果然,蟄伏十幾年,當漢尼拔接過反抗羅馬的旗幟後,他幾乎震驚了整個歐洲世界:從來沒有這樣的一個人,能夠對抗整個國家;從來沒有這樣的一支軍隊,能夠深入敵後十幾年孤軍奮戰——當亞歷山大征服波斯的時候,他的身後,是整個希臘世界;當愷撒征服高盧的時候,他的身後,是整個羅馬同盟。而在漢尼拔遠征義大利的時候,他的身後是一個不但沒能力、還常常拖後腿的迦太基。他帶著一群各式各樣的士兵,操著各式各樣的武器,在幾乎沒有後勤補給和支援的情況下,在亞平寧半島馳騁鏖戰,與強大的羅馬血戰十六年,以一己之力,對抗了同時代的羅馬乃至義大利,讓整個拉丁世界談之色變。
當然,個人的努力,無法扭轉歷史的走向。當迦太基本土燃起戰火,國內元老院將他緊急召回的時候,他縱有千般不捨,也不得不帶著遺憾離開了這片他為之傾灑熱血的土地,把自己的一世威名留在了地中海彼岸。
他教會了羅馬人該如何真正的打仗。他在義大利十六年未嘗敗績,逼迫當時亞平寧無往不勝的羅馬軍團艱難轉型,羅馬將領不得不開始學習戰術戰略,而終於有了個西庇阿,在一戰定乾坤的扎馬戰役中戰勝自己的老師。在他之前,羅馬不過是義大利的一個新興城邦,雖然在和拉丁兄弟的較量中屢有勝績,但只是偏安一隅;在他之後,羅馬終於激起逐鹿天下的雄心,成功地將地中海變成了自家花園的游泳池。這真有些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悲涼意味。
漢尼拔敗於西庇阿,迦太基亡於古羅馬。三次布匿戰爭,迦太基一蹶不振終致滅國,古羅馬冉冉升起終成霸業;十載他國征戰,他曾有坎尼的輝煌開場,更有扎馬的黯然落幕。於國於民,漢尼拔都算不上笑到最後的那個人。但無論是當時的羅馬將領,還是後來的羅馬史家,對於漢尼拔都不吝於敬仰和讚美。因為在他們看來,漢尼拔無愧於一個英雄的稱號。所謂不以成敗論英雄,在西方四大戰神中,如亞歷山大、愷撒般開疆拓土的是英雄,如漢尼拔、拿破崙般曾為天下豪傑敬重一時的也是英雄。我們所懷念所追思的,是他們超越成敗之上的英雄氣概,是為執著信念汲汲前行的人生。
拿破崙曾說,偉大的人物就像一顆流星,注定了要燃燒自己,照亮他所處的時代。無論環境多么惡劣,無論道路多么孤單,他都始終沒有放棄。不管是天縱英才,還是天妒英才,他都活出了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