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對於態度的定義最早是斯賓塞和貝因(1862年)提出,認為態度是一種先有主見,是把判斷和思考引導到一定方向的先有觀念和傾向,即心理準備。
奧爾波特(1935年)受行為主義影響,認為態度是一種心理和神經的準備狀態,它通過經驗組織起來,影響著個人對情境的反應。他的定義強調經驗在態度形成中的作用。
克瑞奇(Krech 1948)則認為態度是個體對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現象的動機過程、情感過程、知覺過程的持久組織。他的定義強調當下的主觀經驗,把人當成會思考並主動將事物加以建構的個體,反映了認知派的理論主張。
美國心理學家巴克(1984年)認為態度是對任何人、觀念或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強調態度是一種觀念、意見等主觀的東西。
邁爾斯(1993年)對於態度的定義較為完善,認為態度是對某物或者某人的一種喜歡或者不喜歡的評價性反應,他在人們的信念、情感和傾向中表現出來。
結構
邁爾斯(1993年)指出,態度的機構涉及三個維度:情感、行為意向和認知。即態度的ABC機構。
認知成分
認知因素就是指個人對態度對象帶有評價意義的敘述。敘述的內容包括個人對態度對象的認識、理解、相信、懷疑以及贊成或反對等。
情感成分
情感因素就是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情感體驗,如尊敬——蔑視,同情——冷漠,喜歡——厭惡等。
行為意向成分
意向因素就是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反應傾向或行為的準備狀態,也就是個體準備對態度對象做出何種反映。
功能
工具性功能
也叫適應功能,這種功能使得人們尋求酬賞與他人的讚許,形成那些與他人要求一致並與獎勵聯繫在一起的態度,而避免那些與懲罰相聯繫的態度。如孩子們對父母的態度就是適應功能的最好表現。
認知功能
態度能給個體待人接物的行為方式提供必要的信念,以利於保持清醒的意識狀態和正確的定向行為。充當圖式和心理框架的作用。
自我防禦功能
態度決定行為的潛在動機,能夠促進個體心理衝突的解決,增加對挫折的忍耐力,實現預期的目標,這種觀念來自於精神分析的原則。
價值表現功能
態度還有助於人們表達自我概念中的核心價值,比如一個人青年人對志願者的工作持有積極的態度,那是因為這些活動可以使他表達自己的社會責任感,而這種責任感恰恰是他自我概念的核心,表達這種態度能使他獲得內在的滿足。
特性
社會性
態度是在社會生活中經過一定的體驗後積累經驗形成,因而具有社會性,受到社會環境和關係的影響
具體性
態度是個體對特定的人、觀念或事物的穩定的心理傾向,所謂特定是指具體的態度對象,針對某一件事,某一件事,或某一觀念而言。
協調性
態度是由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成分組成,這三種成分是相互影響,協調一致的,才能形成穩定的心理傾向。
影響因素
人際關係
正在社會生活中,同伴對與個體的影響力不可低估,人們往往會無意識地遵循同伴的觀點、意見、態度。父母,教師和成人的影響在兒童時期較為明顯。正如蘇聯的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曾經說過,人之所以會變成他自己,是以他人作為參照系來對照自己的行為後果。因此,態度和人際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個體的心理特徵
社會所給予的獎勵或者懲罰對人們態度形成和發展有重要作用,如果一個人的智力和個性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態度形成就容易些,反之就比較困難。例如智力水平高的人,在面對社會情境時,就很容易建立自己的態度,反之,就會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無所謂自己態度的形成。
個人經驗
一個人的經驗往往與其態度的形成有著密切的聯繫,生活實踐證明,很多態度是由於經驗的積累與分化而慢慢形成的。例如,四川人喜歡吃辣椒,山東人喜歡吃大蔥的習慣,就是由於長期的經驗而形成的一種習慣性態度。當然有時也會出現只經過一次戲劇性的經驗就構成了某種態度。例如,在某一次逗狗的遊戲中被狗咬傷,很可能從此就不喜歡狗,甚至害怕狗,即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相關理論
學習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人們能像獲得事實、概念、思想意識、思維方式和習慣一樣去獲得態度。情緒和事實結合會引起態度的改變與發展。心理學家斯台茨和伯恩 克勞雷認為:1、環境刺激會引起情緒反應 2、獎勵,讚賞和社會承認所促進心理傾向會持續下去,對個體態度產生積極影響。3、人們可以通過學習來模仿他人的行為,態度也是如此。4、一種態度的發展可能會受到到其他態度的影響
認知理論
海德的態度平衡理論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在態度轉變中的作用。海德認為,在人們的態度系統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間或評價因素之間趨於一致的壓力,即如果出現不平衡,則向平衡轉化。海德指出,人們在改變態度時,往往遵循“費力最小原則”,即個體儘可能少地改變情感因素而維持態度平衡。
奧斯古德的一致性理論,認為一致性原則支配人們的思維。人們總是通過改變態度來達到一致性,一旦產生不一致,馬上就會產生心理壓力,,從而在增加一致性的方向上改變對一個人的評價,然後再影響另一個人態度。例如:話不投機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
史密斯和卡茲的功能主義理論認為:人們選擇的是負荷特殊心理需要的態度,把態度和個體內在需要聯繫起來。人的態度是為心理功能服務的,人如何選擇態度依賴於個體的利害關係。
強化理論
霍夫蘭德、賈尼斯和凱萊在1953年提出,強調聯想、強化和模仿在態度轉變中的作用。觀點有兩個:1、態度就是對環境刺激的一種反應,態度的改變就像改變行為一樣,會有強化因素的參與。2、當個體面對的強化物要求的態度和本人態度不同時,會產生心裡矛盾,會按照自己的態度或者是強化物的態度作出反應。當誘因足夠強大時,會產生態度改變
認知失調理論
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認為,態度改變是為了維持各項態度之間的一致。如果態度中有兩種認知不一致,就會造成認知失調;如果失調認知的成分多於協調認知的成分,則會引起更大的失調;認知失調給個人造成心理壓力使之處於不愉快的緊張狀態。此時,個體就會產生清除失調、緩解緊張的動機,通過改變態度的某些認知成分,達到認知協調的平衡狀態;費斯廷格認為,認知失調有四種原因:邏輯的矛盾、文化價值衝突、觀念的矛盾以及新舊經驗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