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幼稚病

愛國幼稚病是中國內地媒體出現一種傾向,許多新聞報導和時事評論都以所謂“愛國主義”或“民族主義”為標準。只要是中國人與外國人發生糾紛和衝突,不問青紅皂白,一律支持中國人,聲討外國人。只要是中國人不喜歡的國家,他們的一切好事都不足信,他們的一切不幸都可以幸災樂禍。媒體的這種做法,往往煽起國內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把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一概算到外國人頭上。這種“愛國”幼稚病給國際社會留下中國人偏狹、無知、說謊、虛偽、蠻橫的印象,為不懷好意者渲染“中國威脅論”提供話柄,雖名為“愛國”,實足以害國和禍國。

概述

北京近郊有個仿美國西部小鎮風格建造的小區,叫“原鄉美利堅”,已開發10年,目前有1000多戶入住。既然是美式鄉村風格,自然不乏美式元素,美式鄉村別墅、66號公路街道、廣場教堂、西部牛仔銅像、維多利亞式噴泉等。

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逐漸多元化,一些國家的優秀文化被國人逐漸接受。建築風格作為文化的一部分,也受到許多國人的青睞,歐美、東南亞日本等國家風格的房地產項目不斷湧現。這些項目改善了許多國人的居住環境,對經濟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

這一現象,更多的是體現了公眾多元審美情趣,是社會多元化地產項目的體現,與政治多元沒有半毛關係。然而,有人批評他們不愛國,儘管他們當中不少人根本沒去過美國

硬要扯上愛國與否的宏大命題,是一種病,叫“愛國幼稚病”。

產生原因

產生這種“病”的原因不少,有對歷史和現實認識不深,對自己國家自信不足,而對西方已開發國家又認識膚淺;有看問題的方法論出現偏差,無法辯證分析,喜愛以偏概全造成的;而更多的是把愛國或不愛國當廉價帽子,看到一些不順眼的人和事,不管沾邊如否,動輒貼上自創“標籤”,扣上不愛國的帽子,以巧妙方式發泄某種不滿情緒,以顯示自己的“政治正確”。

媒體評論

愛國看似“高大上”,其實對一般百姓來說,在和平時期,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就是愛國的表現。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你住在什麼地區建築風格小區,與你開啥品牌汽車、用啥牌子手機、小孩喝啥牌子奶粉一樣,與個人審美情趣或經濟條件有關,與政治取向無關,自然無關愛國不愛國。 

愛因斯坦曾說,狹隘民族主義是一種兒科病,相當於麻疹,是一個民族不成熟的表現。分析一些普通社會現象,動輒拿愛國心說事,看似嚴肅認真,實則是狹隘民族主義的表現。愛國不是一個簡單的標籤,想拿來貼啥就貼啥;也不是可隨意搓捏泥團,想咋解構就咋解構。還是讓自己成熟一點再說吧,“愛國幼稚病”畢竟也是“病”,該治還是得治,成熟之前,最好“藥不要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