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舟11號運載火箭

快舟11號運載火箭

快舟11號運載火箭是由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計畫在2017年進行首飛的固體火箭。快舟十一號火箭是快舟系列固體運載火箭的“新成員”。火箭採用車載移動發射方式,起飛質量78噸,箭體直徑2.2米,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1.5噸,7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1.0噸。而且將每公斤的發射費用控制在1萬美元以內。 2017年2月16日,快舟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二級發動機地面試車取得圓滿成功。

火箭簡介

2013年年和2014年,快舟1號和快舟2號運載火箭先後發射,開創了快舟號系列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衛星的記錄。為推動快舟火箭的商業運用,2016年2月,中國首家按商業模式開展研發和套用的專業化火箭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在武漢註冊。

最近廣受熱議的快舟11號軌道高度為400-1500千米的近軌道(含太陽同步軌道的小型微型單星或多星組網的發射任務。它是中國運載能力最強、起飛質量最大、箭體直徑最大的新型固體運載火箭。

發射計畫

快舟11號運載火箭 快舟11號運載火箭

2015年10月30日,首屆中國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武漢召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空間工程部部長張鏑發言:快舟十一號火箭計畫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進行首飛。

2016年11月1日,中國航天科工珠海航展新聞發言人呂曉戈說,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擬在2017年“首飛”。

2017年1月9日12時1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小型運載火箭年功發射吉林一號靈巧視頻03星,同時搭載行雲試驗一號、凱盾一號兩顆立方體星。這次任務採用純商業發射契約組織形式,完全按市場行為運作,是快舟火箭的“商業第一單”,標誌著我國在商業航天領域邁出新步伐。

功能任務

快舟十一號火箭在運載能力上,70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該型火箭能夠達到1噸。是中國運載能力最強、起飛質量最大、箭體直徑最大的新型固體運載火箭。主要承擔400—1500千米近地和太陽同步軌道小衛星、微小衛星單星及多星組網發射任務。

研發模式

快舟11號運載火箭 快舟11號運載火箭

“快舟十一號”採用“航天質量管理+民企經營體制”相結合的研發模式,將每公斤的發射費用控制在1萬美元以內,這在國際上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此次快舟十一號也是固體運載火箭,可實現快速發射,對於發射場的要求比較低,試圖做到無依託發射。”張鏑介紹說。

中國科工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總設計師梁紀秋在論壇的發言中透露,快舟十一號上已經有些搭載,但仍有空間,可提供服務。因為是首飛,是以火箭試驗為主要目標,所以搭載的費用會比較低廉。

發射系統

發射車 發射車

快舟十一號發射系統採用的是雙四級長行程液壓缸同步起豎方案。

研製進度

2016年9月22日,快舟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一級發動機地面試車獲得圓滿成功。這款發動機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殼體,裝藥量45噸、推力達180噸,是目前中國最大尺寸、最大裝藥、最大推力的固體火箭發動機,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這次成功試車為“快舟十一號”首飛及大型固體運載火箭的研發和商業化運作,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2017年2月16日,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四院九部研發的快舟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二級發動機進行了地麵點火試驗,發動機工作正常,試車後結構完整,性能實測值與預示值一致,試車取得圓滿成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