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丁金山先生在《天道演化哲學》中認為:德文化是在中國農牧經濟時期形成並走向成熟的社會政治文化。在其形成階段,主要通過生產技術創新來改善民眾生活。在其發展成熟階段,主要通過提高自身的品行來影響民眾的行為,以“格物、致知、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達到建立和諧社會的目的。二、形成與發展
“德”字在中國古代出現的時代相當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德”從彳從直,而古“直”字由上面一豎,下面像一隻眼晴的橫“目”組成。從“直”字外形及其組成的漢字的意義來看,古“直”字產生於採獵經濟末期,農牧經濟初期,是個會意字,指代用來測量太陽運行以確定季節,從而指導農業生產的方法。上面的一豎代表測量太陽在一年中南北運行的長桿,“目”代表用眼睛進行目測。後來隨著測量技術的進步,目測改用畫在地上的橫格進行測量,橫“目”改成了豎“目”。再到後來,測量太陽南北運行的長桿上增加了一條表示東西方向的橫桿,就在古直字上增加了一橫;在長桿底下還建了一個高台,就在古直字下增加了“乚”,這就形成了後來的“直”字。與“直”有關的不彎曲、價值、種植等意義就直接來自這一測量方法中的直桿,或來自這種測量的重要價值。而“目”指代眼睛之外還指代數目,則與觀測太陽運行規律時畫在地上方格有關。在古代,人們正是通過觀測陽光照射長桿的投影,並與畫在地上的那些方格進行比較來確定四季及二十四節氣。
“彳”可能表示戴冠的、有一定地位的人,也可能指“小步也,象人脛三相屬連也”,表示人相隨。“德”字中間的橫由表示高台的“乚”演化而來。
因此,德,從彳從直從心,表示用心掌握了太陽運行規律用以幫助人們,人們就會一個個地跟隨。“德者,得也”,“得”是“德”的異體字,是人們不再用橫格測量季節輪換,而用尺寸來測量季節輪換時的“德”字。“一寸光陰一寸金”,就表明中國早期的時間是按照尺寸來測量的。
因此,可以推斷,“德”產生於農牧經濟初期,最初指個體利用自然規律造福社會的內在修養。
在農牧經濟中後期,農牧生產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與傳播,較大的部落聯盟及國家逐步形成,分配不公平現象日益突出,公平觀念形成,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社會衝突和戰爭日益頻繁,建立和完善社會管理秩序成為突出任務。先哲們對社會倫理的思考也就日益深入,形成了相應的論著。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形成了一批社會倫理探索的理論成果。老子所著的《道德經》、收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的《論語》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由於對德關注的重點從自然領域向社會領域轉移,這些著作論述的重點都是倫理之德。《道德經》注重從道這一本源上探討德,而《論語》則是立足於德來敘述其對言行要求。所以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這種只重視社會倫理的思想在中國古代甚至導致了對自然科學的輕視。如《論語》中就有這么一段對話:“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孔子的這種態度表明,當時的社會上層知識分子非常輕視對生產技術的研究。
這種態度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因此,中國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雖然處理社會情理關係的理論博大精深,但生產技術發展得非常緩慢,直到西方列強打破中國的閉關自守之後,中國才開始進入科學技術革命時期,這也導致了社會管理創新的停滯,使中國近現代社會管理理論落後於西方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