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目錄
從地球到月球
第一章 大炮俱樂部/3 | 第十一章 佛羅里達和德克薩斯州/54 | 第二十一章 法國人怎樣解決糾紛/109 |
第二章 巴爾比康主席的報告/9 | 第十二章 致全世界/60 | 第二十二章 美國的新公民/117 |
第三章 巴爾比康報告產生的效果/14 | 第十三章 亂石崗/65 | 第二十三章 炮彈車廂/122 |
第四章 劍橋天文台的回信/17 | 第十四章 十字鎬和鏝刀/70 | 第二十四章 落基山的望遠鏡/127 |
第五章 月亮的故事/21 | 第十五章 鑄炮慶典/75 | 第二十五章 最後的細節問題/131 |
第六章 美國人不可能不知道的事情和不再允許相信的事情/26 | 第十六章 哥倫比亞大炮/79 | 第二十六章 開炮/136 |
第七章 炮彈讚歌/31 | 第十七章 一份急電/84 | 第二十七章 陰雲密布/141 |
第八章 大炮的歷史/38 | 第十八章 “亞特蘭大”號上的乘客/85 | 第二十八章 一顆新星/144 |
第九章 火藥的問題/43 | 第十九章 會議/94 | |
第十章 兩千五百萬個朋友和一個敵人/49 | 第二十章 進攻與回刺/101 |
繞月旅行(續篇)
序 本章簡略地敘述這部著作的第一部分並作為第二部分的序 | 第八章 在離地球七萬八千一百一十四法里的地方 | 第十六章 南半球 |
第一章 從晚上十點二十分到十點四十七分 | 第九章 軌道偏差的後果 | 第十七章 第谷 |
第二章 第一個半小時 | 第十章 月球的觀測者 | 第十八章 嚴重的問題 |
第三章 他們在這裡安了家 | 第十一章 幻想和現實主義 | 第十九章 和不可能搏鬥 |
第四章 學點代數 | 第十二章 山嶽形態 | 第二十章 “蘇斯奎哈那號”的測量工作 |
第五章 空間的寒冷 | 第十三章 月球風光 | 第二十一章 梅斯頓被召喚 |
第六章 問答 | 第十四章 三百五十四小時半的黑夜 | 第二十二章 營救 |
第七章 陶醉的時刻 | 第十五章 雙曲線或拋物線 | 第二十三章 結束語 |
作品鑑賞
這兩部小說的內容前後呼應,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從地球到月球》講的是試驗的由來和從地球到月球之旅的準備工作以及大炮的發射;《環遊月球》講的是“炮彈車廂”在發射之後在太空中的種種歷險。這兩部小說生動幽默、妙語橫生,情節奇幻又驚險,書中充滿了凡爾納的科學構想,這些構想在以後又幾乎一一得以驗證和實現。他在宇宙飛船發明之前就想到了“炮彈車廂”,借用書中人物米歇爾的說法“搭乘炮彈去月球旅行只是件水到渠成、簡易不過的小事而已。這種旅行是遲早會發生的事,至於採用怎樣的交通方式,當然要根據人類進步的規律。”今天,去太空旅行還是極個別科學家和富翁的特權,也許有那么一天,各家旅行社會真的推出“太空幾日游”,並標明“炮彈車往返”呢!到時,我們或我們的後代也會像巴比康他們那樣觀賞到美妙的太空景象。
但如果說,吸引讀者的只是凡爾納的奇特、大膽的想像力的話,那就錯了。《從地球到月球》和《環遊月球》中涉及的天文、地理、人文等知識並非是作者關在家裡用大腦臆想出來的虛幻的東西,書中所有的數字及描述都是作者豐富想像和理性知識的結合,都有著堅實的科學基礎和依據。雖然凡爾納不是科學家,也不是地理學家、社會學家,雖然凡爾納沒有像他筆下的主人公那樣乘坐炮彈遨遊太空,但關在家裡埋頭創作的他其實是掌握了大量的天文學及地理學等方面的材料的。他幻想的探險也是經過他縝密思考和仔細推敲的,絕不是信手拈來、胡編亂造。
凡爾納所塑造的這些人物形象,他們遠大的理想、堅強的性格、優秀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已贏得了億萬讀者的喜愛和尊敬,也正是通過他們,凡爾納才得以關在家裡經歷一系列的情節奇幻的探險;凡爾納像他筆下的人物一樣,用智慧和勇敢創立了科學幻想和幻想科學的小說世界,激發著人類探險的熱情。
作者簡介
儒勒·凡爾納,直至今日,儒勒·凡爾納的名字仍然讓不同年齡的讀者激動。他於1828年出生在法國南特,是法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的科幻小說作家。凡爾納以其豐富的想像力和紮實的科學知識,帶領讀者暢遊在科幻小說的海洋里。其他作品有:《海底兩萬里》、《地心遊記》、《氣球上的五星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