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PISA)是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舉行的,旨在評估和比較不同國家或地區教育發展水平的國際性研究項目。何瑞珠等編著的《從國際視域論析教育素質與平等》利用PISA2000、PISA2003及PISA2006三個周期的數據。採用因素分析、集群分析及多層次模型等方法,剖析中國香港地區、東亞社會以至世界各地的教育素質的變化,進而深入剖析家庭、學校及教育政策的結構和過程對學生表現的影響。所考察的學生表現不僅包括認知性的閱讀、數學和科學成績,也包括非認知性的自我觀、學習興趣及學習策略等。所剖析的影響因素包括學生的閱讀習慣及閱讀態度、自主學習的策略、對科學的態度,以及課程改革、學校自主與教師參與決策和“影子教育”等。 《從國際視域論析教育素質與平等》各個專題均以實證數據分析為基礎,對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研究人員、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及家長均具有參考價值。作品目錄前言第1章從國際視域剖析教育的素質與均等1.1國際評估研究對了解整體教育素質的重要性1.2國際評估研究回顧1.3國際研究結果回顧1.4PISA評估什麼1.5PISA抽樣方式第2章從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PISA)剖析香港及東亞社會的教育素質與均等2.1香港教育的整體素質與發展趨勢2.2香港教育素質的校間差異與發展趨勢2.3香港教育素質的性別差異與發展趨勢2.4香港教育素質的社會經濟及文化背景差異與發展趨勢2.5總結第3章PISA 2000+至PISA 2006香港15歲學生的閱讀成績3.1前言3.2PISA 2006中閱讀素養的評估架構3.3閱讀素養能力等級3.4閱讀素養題目樣題3.5香港學生閱讀素養概況3.6總結第4章PISA 2000+至PISA 2006香港15歲學生的數學成績4.1前言4.2PISA的數學素養評估架構4.3數學素養的六個能力等級4.4數學樣題4.5香港學生數學素養概況4.6香港學生在數學素養上的性別差異4.7總結第5章PISA 2000+至PISA 2006香港15歲學生的科學成績5.1前言5.2PISA 2006科學題目的分布5.3PISA 2006科學素養能力等級5.4科學素養評估樣題5.5香港學生科學素養概況5.6科學素養能力等級分布5.7在科學素養不同部分的表現5.8香港學生在科學素養上的性別差異5.9香港學生歷屆PISA科學素養成績5.10總結第6章PISA 2003解難能力評估及啟示6.1前言6.2PISA解難能力評估範疇6.3疑難類型6.4解難過程6.5香港學生解難能力概況6.6試題剖析6.7對改革課程及培養學生“解難能力”的啟示第7章香港中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習慣及閱讀態度的關係7.1前言7.2閱讀習慣及閱讀態度7.3高分數者與低分數者的特點7.4閱讀習慣與閱讀表現的關係7.5總結第8章香港中學生的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的關係8.1前言8.2自主學習的概念8.3自主學習的理論範疇8.4自主學習與學習成效的研究回顧8.5PISA對自主學習概念的界定及操作8.6研究結果與討論8.7總結第9章香港中學生的科學態度與性別及年級的關係9.1前言9.2情意測試的結果9.3情意表現與學術成績之間的關係9.4情意量度的性別差異和平均分9.5女校與男女混合學校中女生的情意表現比較9.6對香港科學教育的啟示第10章香港中文科的閱讀教學10.1前言10.2讀寫能力概念的轉變10.3閱讀素養概念的理解10.4閱讀素養範疇和發展層階的界定10.52002年《課程指引》10.6總結第11章學校自主、教師參與決策與學習成效的關係11.1前言11.2文獻回顧11.3香港學校權力下放11.4研究方法及數據11.5學校權力下放及學校氣氛的操作定義11.6結果與討論11.7總結第12章從國際視域看東亞社會的“影子教育”12.1前言12.2研究背景12.3“影子教育”的定義、模式與結構12.4研究設計12.5研究發現12.6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