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跡
1987年7月,張運龍從河北建工學院畢業,分配在中建一局集團。1988年4月,他被領導安排在一局物資公司綜合樓工程當工長,半年後,他又被派往經貿部辦公樓工地,獨立指揮了公司從未乾過的大型公共建築工程;後來,他先後參加了輕汽聯合廠房、高爾夫住宅樓、剪板廠聯合廠房等工程的建設。1995年6月,張運龍承接了國家重點工程921—4B工程。為了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廠房,航天部在這一工程上採用了很多新型工藝、新型材料和新型設備:如大體積球型網架,外牆鋼製複合板,水泥GRC板,大面積水磨石地面,輕型超大屋面板,空腹大型預製柱,大噸位天車等。工程難度、科技含量均是歷史未見。張運龍為了不辜負公司領導的信任,他將青年突擊隊隊員們組織在一起成立了科技攻關小組,重點攻克大型預製柱現場預製、新型材料運用、新型工藝實操等難關。施工中,航天部部長提出要求廠房道路完成7天后就上幾十噸的飛彈車,這意味著在25天內要完成60多天的工程量。張運龍沒有同意部長的要求,而是對他講:“你們搞‘火箭’是科學,我們搞‘土建’也是科學”,部長聽到這話也笑了。但張運龍深知國家航天工程的重要性。他憑藉青年突擊隊這個平台,制定了科學、合理、具體的搶工方案,帶領突擊隊員經過25天的晝夜拼搏奮戰,終於按時竣工。當中國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剪彩的時候,航天部劉部長特意將公司的總經理介紹給劉華清。
1997年7月,張運龍承接了蓮花小區住宅工程。從公司來說,作為一直從事工業廠房施工的企業,從二十世紀80年代起,隨著建築市場的變化和日趨競爭激烈的現實而不得不將戰略轉向住宅工程。但隨著高層住宅的嘗試,均由於工期、質量、安全方面存在問題而前途暗淡,“恐高症”一直成為公司難以逾越的障礙。張運龍最終挑起了蓮花小區項目經理的重擔。
蓮花小區是典型的智慧型化小區。張運龍在施工前期精心策劃。他在虛心學習的基礎上,採用教育、培訓、參觀、交底等多項措施,把施工方案落實到每一人身上。項目上建立棟號長負責機構,充分發揮突擊隊員的骨幹作用,並吸收外協隊伍,同台展開勞動競賽。嚴格要求,嚴把質量關,以規範為驗收標準,堅持實測實量。施工過程中,努力創新,積極而大膽採用新技術、新材料,使小區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預拌混凝土、鋼筋機械連線、小流水段施工、工業化大樓板、APP改性瀝青防水、PVC管材、三防防護門、止逆閥等“四新”技術的廣泛套用,使蓮花小區成了建築業高新技術的“大觀園”。經過科技創新,管理創新,蓮花小區工程質量上乘,管理先進。張運龍的品牌效應打開了公司的行銷局面,在公司經營決策的影響下,公司的經營市場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和深入。2002年承接契約額7.5億元,2003年承接契約額11億元,2004年承接契約額17億元。
2001年,張運龍任公司經理助理,主抓生產經營和項目管理工作。他利用業餘時間報名參加了北京市黨校經營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班的學習。同時,他結合多年一線項目管理經驗和出訪國外考察學習來的建築管理經驗,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對公司的項目管理工作進行了研究探討。2001年7月,以張運龍名義承接的北京望京花園東區9號住宅樓工程,成為推動全公司項目總承包管理工作的試點工程。作為工程總指揮的張運龍率先在工程命名、配置人員、CI標準、機構設定、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服務標準、考核標準等八個方面實行了統一。在望京高校住宅樓項目爭創魯班獎這一最硬的質量目標上,他們做到了謹慎斟酌、慎重行事。張運龍在項目上推行了項目經理負責制和項目核算制,明確了“責、權、利”,實行製造成本核算制,讓項目經理心中有目標。公司部室同時也策劃出既能創優又能節約成本的方案,要求做到“三規範”“三統一”、“兩完善”、“一考核”,並對以上要求做到服務指導到位。
成就及榮譽
1995年,張運龍負責施工的國家重點工程:航天部921—4B總裝廠房工程獲北京市優質廠房;1999年,他負責施工的北京市重點工程、建設部住宅工程示範小區——蓮花小區工程獲“北京市結構長城杯”和“北京市優質工程長城杯”,同時榮獲建設部住宅工程施工質量“金牌”獎;2003年,他負責組織領導施工的國管局住宅樓工程再次榮獲“北京市結構長城杯”;同年,他負責組織領導施工的北京市重點工程望京花園東區9號住宅樓工程,獲“北京市結構長城杯金杯”和“北京市建築長城杯(竣工)金杯”、“中國建築魯班獎”。
從1997年起,張運龍連續7年獲得北京市優秀青年工程指揮,張運龍先後多次榮獲北京市愛國立功標兵、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標兵、北京市城建系統建築企業優秀項目經理、中建總公司優秀項目經理、建設部質量管理先進個人、全國建築業企業優秀項目經理等稱號。2001年4月,他榮獲“首都勞動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