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安村

又據元至元二年(1336年)所立《龍宮墓碑》碑文記載:該村建於元初,原名段家莊。 人物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張志純為張家安村人。 村內東西大街路北有為張志純修建的祠堂“癜仙祠”。

簡介

張家安村位於肥城市區東南,安駕莊鎮政府駐地東北9公里,耕地133公頃。全村460戶、1620人。

由來

該村建村歷史久遠。據民國十八年(1929年)《重修泰安縣誌》載:“明德區上埠地方,張家庵”。又據元至元二年(1336年)所立《龍宮墓碑》碑文記載:該村建於元初,原名段家莊。後村中張氏為望族,並行醫四方,遂稱張家莊。後因村內有庵堂,附近村民多以此泛稱該村為張家庵,“庵”“安”同音,故再此演化為“張家安”。

人物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張志純為張家安村人。
張志純(1320~1316),字布山,號天倪子,有張鍊師之稱,元世祖忽必烈贈號“崇真保德大師”“天倪”,授紫服,被封為東嶽提點監修官。在建修泰山南天門過程中,親自設計構圖,率領施工,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竣工。南天門上有閣樓,名曰“摩空閣”。門外西側石碑刻元代曲藝家杜仁傑所撰《天門銘》,記述了張志純修建南天門的貢獻。
村內東西大街路北有為張志純修建的祠堂“癜仙祠”。據考,該祠始建於元末明初,東西長32米、南北寬24米,占地768平方米。有大殿、圍牆、廟門、大鼎、香爐、歷代碑刻8處。殿堂建築氣魄雄偉、造型典雅、巍然肅穆。殿內四壁布滿張志純生前功績和神話傳說畫幅,殿中神台上塑有張志純金身塑像,左右設護衛侍從,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張志純道行出眾,扶貧濟危,樂善好施,世代百姓緬懷。張志純墓位於“癜仙祠”北約600米處,墓前立有碑刻,上寫:“崇真保德大師張志純之墓”,為元順帝至元二年(1336年)立,附近很多村民每逢清明及農曆十月一日前來祭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