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信息
張存珠,相聲演員,著名單口相聲演員,濟南司儀泰斗,國家一級演員,濟南市曲藝團副團長(已退休),濟南市曲藝家協會理事。山東省曲藝家協會旗下曲山藝海網專家顧問。中國四門抱曲藝大師金文聲先生的義子。拜於相聲大師袁佩樓先生門下。現在濟南晨光茶社、芙蓉館和茗曲閣演出。為傳播相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張存珠同時還是一位禮儀慶典專家與民俗學者,他博覽群書,熱衷於研究中國婚禮文化與民俗風情,在上世紀80年代初與羅廣興、華青(謝治藩)一同被譽為泉城濟南三大名嘴司儀。現被聘為山東省禮儀慶典業商會、濟南市婚慶慶典協會專家顧問與專業評審。
主要相聲段子:
《海灣戰爭》
《黃半仙》
《山東鬥法》
影視作品:
《水滸少年一 二》飾 胖師傅
徒弟:
穆緒光(大木)、李在利、孔翼雲等。
相關報導
生活日報(記者:陳思羽)刊文:《相聲要有文化范兒 沒有3年詩書底子說不了》
生活日報創刊15周年感恩讀者專場相聲大會,自12月2日晚開始正式與廣大讀者見面,芙蓉館裡充滿了歡聲笑語,再現當年老濟南相聲園子的盛況。也有很多年輕讀者,渴望在大飽耳福之後,能通過本報了解這些相聲名家的故事。從本周開始,本報特別推出“聽本土大腕說相聲”系列人物報導,每周介紹一位本土相聲名家。第一期採訪到的是“精通民俗文化的相聲大家”張存珠先生。
張存珠先生擅長的是單口相聲,從藝五十多年來,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用他自己的話說,相聲不應該是逗樂的,應該要有文化底蘊,要有點“文化范兒”。
14歲與相聲結緣,現在已經從藝51年
1956年,張存珠先生14歲時,有一次學校組織去大觀園聽相聲,沒想到這次偶然的集體活動決定了他一生的事業。“當時我老師才20齣頭,也喜歡相聲,聽完回來給我編了個段子,讓我在同學面前說,這一說不要緊,我就喜歡上了相聲。”從那以後,只要一有時間,張存珠就跑到大觀園去聽相聲。“乾什麼都耽誤不了聽相聲,就愛這個。”
當時的相聲按段來收錢,一分錢一段,一分錢相當於半個饃饃。張老爺子幽默地說,“俺聽相聲不花錢,到了收錢的時候俺就跑。”當時為了聽相聲,十幾歲的張存珠就躲在離收錢的人最遠的地方,一看來收錢了就跑,收完錢再悄悄地溜回來。就這樣一直聽了兩年,1960年張存珠加入到濟南曲藝團,拜相聲大師袁佩樓為師,從此開始正式學習相聲,走上專業的相聲之路。
相聲不是簡單的“逗樂”,而是一門高尚的職業
上世紀80年代初,張存珠先生曾與羅廣興、華青(謝治藩)一同被譽為泉城濟南的三大名嘴司儀。1983年1月12日,濟南市曾舉辦過一場盛況空前、有122對新人參加的集體婚禮,張存珠先生就擔任了那次集體婚禮的司儀。此後,他還在多個婚禮以及慶典場合擔任過主持人,深受濟南市民的喜愛。
雖然社會普遍認為,相聲演員做婚禮司儀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但張存珠卻有著自己的看法。“婚禮是個喜慶的場合,說相聲的人來得快,插科打諢,拿新人、賓客開開玩笑,大傢伙兒一樂,現場氣氛很好。但相聲不是簡單的‘逗樂’,尤其在婚禮這樣莊重的場合,除了要鬧還要把握‘度’。”
張存珠所說的這個“度”,就是要求相聲演員或藝人要有點文化底蘊,以前沒有3年詩書底子是不敢來說相聲的。《報菜名》得對烹飪有點興趣;把《地理圖》背過了,起碼對世界各地的名字有個印象。別看傳統上說相聲的人都很落魄,但是相聲是個高尚的職業。
相聲也有雅俗之分,相聲是幽默不是滑稽
早期的相聲都是落地相聲,就是沒有舞台、站平地上說;後來到了民國時期才進了戲園子;建國初期,馬三立先生成立了相聲改革委員會,把傳統相聲中庸俗的、糟粕的東西去除了,淨化了相聲;最後到了馬季先生那裡,他把以諷刺為主的相聲又進一步升華了,發展出讚美、歌頌的相聲,相聲才有了今天的面貌,成為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藝術。
張存珠說了50多年相聲,對相聲的“逗樂”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相聲不是出洋相、不是滑稽。“相聲是幽默。小孩子摔在煤堆里,起來一個大花臉,看著可笑,但這是滑稽不是幽默。”
已經年近七旬的張存珠,現在仍然活躍在相聲舞台,問起究竟是什麼吸引他從藝五十多年還依然對相聲充滿熱情,他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到老、學到老、說到老。沒興趣,你追著、打著讓他學,他也不學;有興趣,自己拎著點心跑二十里地也要自己拜老師學。”
提起現在濟南的相聲市場還是相對冷清,張存珠認為,什麼事都是起起伏伏,相聲也這樣。一般在國家變革的年代、社會矛盾激烈時,相聲發展勢頭比較好,而在和平年代,相聲發展的情況就比較一般。“相聲就是諷刺、嬉笑怒罵,在和平年代諷刺誰?總不能老諷刺老百姓吧?那沒多大意思!”相聲要想在現代社會發展,要尋找新的發展方向和形式,所以馬季大師發明了歌頌的相聲。
聽說北京的一些國小里教小學生學京劇,張存珠非常羨慕。他說,要是我們濟南的國小也能開課教小學生說相聲, 那相聲就不愁沒有發展潛力和後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