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塞納河沿岸

巴黎的塞納河沿岸

從羅浮宮到艾菲爾鐵塔或是從協和廣場到大小凡爾賽宮,巴黎的歷史變遷被看作源於塞納河。當豪斯曼的寬闊廣場和林蔭道影響著19世紀末和20世紀全世界城市主義的時候,巴黎聖母院和聖徒教堂成為了建築上的傑作。

簡介

巴黎的塞納河沿岸
英文名稱: Banks of the Seine in Paris編號: 565-018
1991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

評價


從羅浮宮到艾菲爾鐵塔或是從協和廣場到大小凡爾賽宮,巴黎的歷史變遷被看作源於塞納河。當豪斯曼的寬闊廣場和林蔭道影響著19世紀末和20世紀全世界城市主義的時候,巴黎聖母院聖徒教堂成為了建築上的傑作。
塞納河是法國河流中流程很短但極負盛名的一條河。
這條流經法國北部的河流,全程僅776千米,她發源於東部海拔471米的朗格勒高原。從西向北流過巴黎市區,在市區內的流程約達13千米。她的水流曲折宛轉,向西伸展,穿過巴黎盆地,經魯昂最後在勒阿弗爾港附近注入英吉利海峽。塞納河流域面積為7.8萬平方公里。該河有540公里可供通航,貨運量居全國之首。沿岸地區為法國經濟中心,有運河與萊茵河、羅亞爾河等相通。
巴黎的塞納河沿岸,景色秀美,優雅別致的公園遍布其中,構成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古老的塞納河孕育了不可勝數的名勝古蹟,著名的國際性都市巴黎最初只是她的一個小島而已,而今這隻“醜小鴨”已經出落得美麗大方,變成了人見人愛的美天鵝。
世界名城巴黎是得名於2000多年前曾居於此地的高盧族的巴黎部落。在2000多年的歷史中,巴黎不斷向塞納河兩岸發展,最終成為世界著名城市之一。由於塞納河在巴黎的發展過程中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故巴黎又被稱為“塞納河的女兒”。
巴黎的美,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在城區緩緩流過的塞納河,它將城市分為南北兩部分,而且兩岸的發展速度相同,這種現象在世界大城市中是極為罕見的。巴黎起源於塞納河,城市的主要建築大都集中在塞納河的沿岸。因此,塞納河堪稱為巴黎的生命線。
塞納河在巴黎是自東向西流過,形成一個弧形。其兩岸風光秀麗,樓房鱗次櫛比,有的建築已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雨,有的則是現代技術的傑作,他們完滿的體現了巴黎古往今來歷史時期不同的建築藝術與風格。名勝古蹟也密布於河道兩側。因此,乘船遊覽塞納河總是外來的參觀者一向不可缺少的節目。一年四季,從早到晚,河上遊人從不間斷。即使條精心裝扮的遊艇穿梭往來。大的可容幾百人,小的可供幾十人或十幾人專用。 只要是晴天,遊艇的甲板,總是人們樂於光顧的地方。
白天遊覽塞納河,四周風景如畫,岸上的座座建築色彩分明,羅浮宮、奧賽博物館、巴黎聖母院、艾菲爾鐵塔等名勝都可以一一盡收眼底,各具特色的橋樑也一座座迎面撲來,使人目不暇接。夜遊塞納河則別有一番情趣。岸上燈光閃爍、熠熠如畫,河中風清水澄、優雅寧靜。兩岸的名勝被燈光照明,其中許多都集中在塞納河兩岸,特別是遊艇上都裝備有強聚光燈,一束束白光放射出去,將兩旁的景物照得通明,不但建築物的外形清晰可見,連上面的裝飾與雕塑在遊人的目光中都不會漏過。
巴黎的橋是有名的,全市大小橋計有35座,總長度可達5公里,這些橋均有著各自的發展史,橋的規模及建築風格也大相逕庭,許多橋的命名是與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有關,也有一些橋的名字取之於著名人物。由於塞納河將巴黎分成兩半,南北之間只有靠橋樑溝通,橋在巴黎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便顯而易見。
巴黎原是塞納河中的一座小島,歷經千百年的發展而躍升為世界著名的城市。塞納河東段狀如小船的島城是巴黎的發源地。小島四周的10座橋,將小島與岸上城區連結起來。
巴黎塞納河沿岸古蹟眾多,為遊客旅遊觀光的勝地。
島上的巴黎聖母院,建於1163年,是巴黎第一座哥德式建築。教堂一直是巴黎宗教活動的中心,可以同時容納9000人。聖母院的鐘樓,建於1330年,裡面存放著當時巴黎唯一的一口鐘。它的著名不僅因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也因為它是巴黎最大、最古老同時也是最出色的天主教堂。建築占地面積5500平方米,包括一個唱詩班席和後堂,一個短的耳堂和中堂。中堂的側面有雙側堂和方形的小禮拜堂。正門向西,共分三層。最底層並排著3個桃花形門洞。還建有南北2 座鐘樓,各高69米,1330年落成。南鐘樓巨鍾重達13噸,堪稱“鍾工”。北鐘樓設有一個387級的樓梯直通高達60米的尖塔,較鐘塔高山21米,更為引人矚目。
塞納河右岸主要有國際廣場、巴士底廣場、羅浮宮、協和廣場、愛麗舍宮、戴高樂廣場等名勝;左岸有艾菲爾鐵塔;河中西岱島上有巴黎聖母院;西南部有凡爾賽宮;西北部蒙馬特高地上有露天畫廊。這些都是世界上聲名赫赫的建築,為世界各國人所嚮往。
艾菲爾鐵塔建於1889年,是為慶祝法國大革命100周年而建,是巴黎的象徵,舉世聞名。出於工程和美觀上的考慮,塔的底部為四個半圓形拱,因而要求電梯沿曲線上升。玻璃外殼的電梯由美國奧蒂斯電梯公司設計,為該建築特點之—,使之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遊覽點之一。在1930 年紐約克萊斯大廈建成以前,該塔為世界上最高的建築。
愛麗舍宮建於1718年。曾為皇家宮殿,現為法國總統府,是—座用大理石塊砌成的兩層樓。主樓的外表雖然樸素無華,但內部的廳堂、廊道卻高大寬闊,陳設講究,處處金碧輝煌。
羅浮宮建於1190年。藏有40多萬件藝術珍品,尤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被稱為“萬寶之宮”。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最著名的“宮中三寶”,一是米洛斯島的維納斯像;二是無頭斷臂、雙翅振飛的薩莫特拉契(斯)的自由(勝利)女神雕像,該雕像高2.75米,系帕里安大理石質地,她無疑是古希臘時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三是義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的畫作《蒙娜麗莎》。
在塞納河北岸偏東的巴士底獄廣場和偏西的協和廣場之間,是巴黎市政府的所在地。塞納河南的拉丁區是法國最大的大學區,著名的巴黎大學就坐落於此。乘船沿塞納河往西,可以到達位於河北岸的羅浮宮。
穿過協和廣場,就來到著名的亞歷山大三世橋。亞歷山大三世橋的由來與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親亞歷山大三世有關。亞歷山大三世曾與法國簽訂法俄聯盟協定。1870年,普魯士戰勝法國,法國修建了此橋,命名為亞歷山大三世橋。1896年,尼古拉二世為亞歷山大三世橋奠基。建成的橋長107米,在南北兩端的橋墩上豎立著4座橋塔。塔頂上有一座騰空而起的青銅飛馬。亞歷山大三世橋與南岸的殘廢軍人院和北岸的大小皇宮,都集中體現了19世紀華麗的建築風格。
亞歷山大三世橋有35座橋樑橫跨塞納河兩岸,給無限風光的塞納河沿岸,又增了一抹飛虹。亞歷山大三世橋以西聳立著世界上著名的艾菲爾鐵塔。艾菲爾鐵塔建於1889年,為的是慶祝法國大革命100周年。艾菲爾鐵塔作為巴黎最高的建築,是巴黎的象徵。
凡爾賽宮及其園林
英文名稱: Palace and Park of Versailles編號: 565-003
1979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I) (II) (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屆會議報告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凡爾賽宮,法國國王路易14世到路易16世的王宮,經過數代建築師,雕刻家,裝飾家,園林建築師的不斷改進,潤色,一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是歐洲王室官邸的第一典範。
凡爾賽宮和園林是17世紀專制王權的象徵,也是法國古典主義藝術最傑出的典範。
凡爾賽宮最初是路易十三修建的用於特獵的行轅,路易十四當政時開始建宮。從1661年動工,到了1689年才得以完成。宮殿主體達707米,有700多個房間,中間是子宮,兩翼是宮室和政府辦公處、劇院、教堂等。室內地面、牆壁都用大理石鑲嵌,並飾有雕刻、油畫等裝飾。中部的鏡廳是凡爾賽宮不同於其他皇宮的地方,長73米,寬100米,高12.3米。拱頂是勒勃蘭的巨幅油畫。長廊一側是17面落地鏡,鏡子由483塊鏡片鑲嵌而成,將外面的藍天、綠樹都映照出來,別有一番景色。廳內兩旁排有羅馬皇帝的雕像和古天神的塑像,並有3排掛燭台、32座多支燭台和8座可插150支蠟燭的高燭台,經鏡面反射可形成3000支燭台,映照得整個大廳金壁輝煌。
凡爾賽宮的園林在宮殿西側,面積有100萬平方米,呈幾何圖形。南北是花壇,中部是水池,人工大運河、瑞士湖貫穿其間。另有大小特里亞農宮及雕像、噴泉、柱廊等建築和人工景色點綴。放眼望去,跑馬道、噴泉、水池、河流,與假山、花壇、草坪、亭台樓閣一起,構成凡爾賽宮園林的美麗景觀。
凡爾賽宮位於距巴黎西部15千米的凡爾賽鎮(另一資料:凡爾賽在離巴黎不到24公里的地方)。她歷史悠久,雄偉壯觀。作為其最著名部分的鏡廳,更是盡顯當年皇室的奢華之風。其園林則具有歐洲古典園林藝術的風格特徵。而作為世界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見證地,更是使它聞名於世。
凡爾賽宮及其園林的總面積為1.11平方千米,其中建築面積只占0.11平方千米,其餘為園林面積。
1624年,法王路易十三決定在原來只是小村落的凡爾賽修建城堡,作為王家狩獵時的行轅。凡爾賽宮於1661年動工,1682年,凡爾賽宮正式取代了巴黎,成為路易十四的政權所在地。其中大規模的宮殿和園林修建始於1685年,歷時28年才最後完成。
宮殿建築在東西軸線上,呈南北對稱之勢。連花園也呈幾何圖形狀。在長達3千米的中軸線上分布著雕像、噴泉、花壇、草坪、柱廊等。宮殿的主體長707米,以王宮為中心,兩翼分布著宮室、教堂、劇院等。凡爾賽宮外觀雄偉壯麗,室內由大理石鑲嵌而成,到處都有琳琅滿目的各種裝飾和雕刻、掛毯及巨幅油畫。
二樓的“鏡廳”呈長方形,73米長、14米寬,400多塊的鏡片分別裝在17扇落地窗和四周的牆壁上。拱形天花板上繪著描繪了中世紀人們生活場面的巨幅油畫(勒布陀作的畫,都是泰承路易十四在1661到1678年間的統治的。這些頌揚國王的藝術增添了皇位上的光環。這就是路易十四刻意要追求的)。站在廳堂中央,人們可在各角度的巨鏡中,看到自己一連串由大而小的影子。當年皇室貴族盡情歡樂、豪華奢靡的生活由此可見一斑。
凡爾賽宮的園林在宮殿兩側。這座園林分為三部分,以水池為中心,南北兩端皆為花壇。跑馬道、水池、噴泉、花壇、河流與假山、亭台樓閣一起,使凡爾賽宮的園林成為歐洲最具古典主義風格的園林藝術的傑作。
凡爾賽宮作為近代史的重要見證而聞名於世。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幾乎都與凡爾賽宮有關。現代歷史著名的《凡爾賽和約》即《協約國對德和約》於1919年6月28日在鏡廳簽署,標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法蘭西第三和第四共和國的總統也是在這裡選舉產生的。1871年1月18日,德皇威廉一世在鏡廳舉行加冕禮,宣布德意志帝國成立。承認美國獨立的條約也是在1783年1月20日於凡爾賽宮簽訂的。作為法國人光榮紀念的當年與會代表所用的一切用品,仍保存在鏡廳的一角。這座壯觀的王宮由此吸引了無數遊客。
凡爾賽宮自1661年起開始建造,曾有過很多模仿凡爾賽宮的努力,但到目前為止,它還是路易十四無法模仿的創建:太陽國王的宮殿。
路易十三選址此地建立一個規模不大的莊園作為遊獵的基地。他的兒子路易十四也喜歡遊獵,但對這塊土地卻有更為精心的計畫。他對現有的宮殿均感不滿(包括羅浮宮和杜伊勒利宮),因而於1660年決定將凡爾賽闢為龐大雄偉的宮殿,雄心勃勃的他要建成規模最後可容納整個法國的朝廷。
工程開始於1661年,兩年內被譽為太陽國王的路易十四花了巨資,引起了財政部門極度痛苦的抗議。事實上工程將繼續持續幾十年,動用數萬名工人,耗資不斷增加。最初的建築師是路易斯·勒伏,後業由朱爾斯·哈多依·馬沙特接替,他從事凡爾賽的建造達30年之久。安德烈·勒諾特爾負責園林。由於他宏大的花園設計大大地超過了原先的莊園,這才決定把它建成一個極其豪華的宮殿。飾以無數的噴泉、雕塑和假山洞的凡爾賽宮的花園在太陽國王在位的頭幾年成為吸引巴黎貴族階層的地方。凡爾賽宮的花園設計成能收藏大量的雕塑作品、鏡廳前面的水壇有兩個湖,每個湖內有四個雕塑代表法國的河流:雷諾定代表羅亞爾河和羅亞爾特河,圖別代表索思河和羅納河,拉翁格勒代表馬恩河和塞納河,考賽伏克斯代表加龍河和多爾多涅河。還有一些生動的動物群體和無數古典神話中的形象,包括酒神巴克斯話中的形象,包括酒神巴克斯、太陽神阿波羅、眾神信使墨丘利和森林諸神領袖塞利納斯。另外還有一些看起來忠實於古代原作的藝術複製品,例如考塞伏克斯所做的維納斯和福格尼的磨刀匠。法朗哥斯·格拉頓的叫做南姆菲斯浴池的噴泉是以一個鉛制的浮雕而名命的,圖別的鉛制光輝傑作描述了太陽神阿波羅驅馬趕車躍出水池的情景。建於1676年的恩克拉多斯噴泉是一件巨大的作品,雕刻家加斯帕特·馬斯刻劃了提坦恩克拉都斯被埋在岩石底下的受苦形象。
1664年、1688年和1674年這裡又成為鋪張的文藝豪華演出和由拉里創作的經典歌劇以及莫里哀與拉辛戲劇中的背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整個地方就像一個舞台背景。這個傳統傳給了路易十四的繼承人,特別是臭名昭著的瑪麗·安江尼特,她在宮內造了自己的劇聲,又建了一個富有田園風光的小村莊,里而配備了一些牧人和農民,這樣她和她的朋友能扮成農民嬉戲。
占地101公頃的凡爾賽宮花園,有數量繁多的人工景色,散步場所和花圃,還有一條大運河及它自己的小“威尼斯”。宮殿本身的花園就令人吃驚,花園的正面有640米長。1682年凡爾賽宮成為路易十四的長住之地,整個法蘭西朝廷不久在此建立。
路易十四死於1715年。路易十五請了建築師加布里埃爾著手進一步的修建工程,包括造一座歌劇院和特里阿農宮。路易十六時,又增建了漂亮的圖書館。瑪麗·安東尼特占用了特里阿農宮。但1789年10月法國革命降臨凡爾賽,宮殿被革命軍占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