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所探討的,主要是對城市工業化和城市化影響最大的四種工業類型園區: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創意產業園區和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推動下,城市化與工業化是園區發展升級的兩大推手,尤其是在大的城際交通、城市更新、產業振興以及新一輪城鎮規劃等優勢利好的驅使下,園區升級成為城市經營者的頭號課題與決策聚焦點。隨著中國城市化率的不斷提高,各園區都面臨著產業升級、規劃變更、土地價值評估等多方面的壓力,如何實現產業積聚提升、城市功能融合、人口質素改善和政府稅收持續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專業顧問,世聯有幸參與了中國工業園區的發展,對於國外工業園區做過系統、深入的研究與分析,也在國內進行過一些有益的實踐,在此一併與業內人士分享。圖書目錄
序 產業與城市融合,工業地產發展的人本主義
第1章 中國工業園區走向業強,止步城弱
1.1 走向業強
1.1.1 蛇口試驗:中國工業園區的起步
1.1.2 技術升級、產業結構調整的“助推器”
1.1.3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
1.2 止步城弱
1.2.1 上海紡織工廠的歷史蛻變
1.2.2 工業園區的“候鳥效應”
1.2.3 上海張江“雙城記”
第2章 中國工業園區的升級驅動
2.1 從產品規模化生產基地向技術創新基地升級
2.1.1 城市化運動催生工業園區升級
2.1.2 “實驗室經濟”
2.1.3 “區位品牌”效應
2.2 工業園區升級的三種理論依據
2.2.1 新城市主義
2.2.2 精明增長
2.2.3 循環經濟
2.3 成功升級的園區典範
2.3.1 M50 創意園,中心城區的“ 退二進三”
2.3.2 張江科學技術園,遠郊工業園區的“ 亡羊補牢”
2.4 工業園區本質的再解讀:“ 產業”與“ 地產”的兩重維度
2.4.1 工業園區盈利模式的轉變
2.4.2 工業園區建築形態與物業功能的變化趨勢
第3 章主動融入城市:工業園區升級路徑之一
3.1 蘇黎世西部工業區的復興啟示
3.1.1 工業美術和高科技業推動產業更新
3.1.2 “ 混合適居城市”理念下的功能置換
3.2 上海八號橋:老廠房的另類利用
3.2.1 文化與時尚創意的交叉定位
3.2.2 八棟房子與四座橋的工業美學
3.3 田子坊:從弄堂工廠到上海的蘇荷
3.3.1 自民間開始的轉型歷程
3.3.2 功能置換與創意產業的悖論
3.4 深圳天安數碼城:從老工業區到都市辦公綜合區
3.4.1 天安數碼城的前世今生
3.4.2 轉型的關鍵舉措
3.5 筍崗物流園:從產業倉庫到城市貿易服務區的變遷
3.6 香港數碼城: 從高科技開始到豪宅區結束
第4章 功能複合的產業新城:工業園區升級路徑之二
4.1 日本“ 矽谷”筑波科技城:從研發園區到產業新城
4.1.1 日本最大的科學中心和知識中心
4.1.2 從“ 貿易立國”到“ 技術立國”
4.1.3 從“ 自殺之城”開始的三級跳躍
4.2 蘇州工業園區:荒地上崛起的工業中心
4.2.1 15 年立園史
4.2.2 制勝之道: 規劃先行
4.3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從“ 製造”到“ 智造”的嬗變
4.3.1 從9.5 平方公里起步
4.3.2 四大功能區布局
4.3.3 金橋功能區的成功之處
第5章 環保旅遊生態城:工業園區升級的未來之路
5.1 工業旅遊:“ 逆工業化”的園區升級
5.1.1 德國魯爾,一個老工業園區的優雅轉身
5.1.2 魯爾區工業遺產旅遊的開發模式
5.2 生態工業示範園: 循環經濟下的新型工業組織形態
5.2.1丹麥卡倫堡循環工業園,工業共生體系
5.2.2 卡倫堡循環工業園的循環經濟效益
5.3 從低碳經濟到低碳型園區
5.3.1 世界首座“ 零碳城”馬斯達爾: 沙漠裡的綠色烏托邦
5.3.2 馬斯達爾產業規劃與預期效益
後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