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性自主

auton 他認為,由於干預社會活動來獲得官僚自主性是不夠的,而且也不能得到真正的自主性。 相反,官僚體制必須鑲嵌於社會關係中,與社會相連線,只有官僚自主性與社會鑲嵌性相結合,國家才能獲得發展。

概念定義

彼得·埃文斯(Peter Evans)將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的“鑲嵌”(embedded)概念加以拓展,運用於政治經濟學領域,並且用“嵌入性自主”(embedded autonomy,又名鑲嵌自主性)作為描述國家與社會、市場互動關係的新概念。這種互動關係表明,國家機關在具有自主性的同時,也必須與市場有適當程度的連線,國家機關對經濟發展才能擔當“當家主政”與“助產者”的角色。

文獻來源

埃文斯在其著作《嵌入性自主:國家與工業轉型》中,認為開發中國家要成功實現工業化,就如同所有成功發展的國家一樣,國家必須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埃文斯並不認為官僚體制干預社會活動越多,國家就越容易取得成功。他認為,由於干預社會活動來獲得官僚自主性是不夠的,而且也不能得到真正的自主性。相反,官僚體制必須鑲嵌於社會關係中,與社會相連線,只有官僚自主性與社會鑲嵌性相結合,國家才能獲得發展。
埃文斯認為國家與社區之間的關係存在兩種模式,一是互補性,國家為社區居民提供有形或無形的公共物品,以此來增強雙方合作與互補的關係。二是嵌入性,政府官員為社區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進而形塑自己作為社區成員的身份,在社區居民中獲得較高的認同和肯定。
LindaWeiss和JohnM.Hobson以“鑲嵌的自主性”和“孤立自主性”兩個概念來區彆強國和弱國。前者善於協調合作,與社會交融來獲得在政策發展的主導性。但後者卻常以專斷和強勢的姿態,高高在上,試圖對社會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卻並沒有得到社會真正的支持和認可。真正的國家能力強的國家,也即真正的“強國”必須要善於協調,能夠和民間社會力量建立合作互惠的關係,從而開拓其“基層行政能力”,並依託此種能力來促進經濟和社會的良性發展。⑤而弱國作為“專制國家”,雖然看上去有絕對的強制力,但實際上是能力很弱的國家。這類國家通過對社會的壓制來實現政策目標,導致政策難以有效執行,國家意志得不到真正貫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