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距離秭歸縣城約一公里處,有個屈原沱,岸上有屈原廟。傳說屈原投汩羅江死後,她的姐姐夢見屈原駕龍舟而歸,第二天便在江邊等候弟弟。只見一條頭似艨艟、背鰭如帆的大紅魚溯江而上,游到這個沱灣里,向姐姐點頭三下,巨口一張,將屈原的屍體吐出浮在江面上,容貌如生。屈原的姐姐就和鄉親們一起把屈原埋在沱灣岸邊,築墳建廟,以供祭祀,並把這個沱灣取名“屈原沱”。相關介紹
傳說屈原於農曆五月初五投江,人們聞訊後爭相駕舟飛馳去救,並用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讓蛟龍魚蝦吃了粽子不去吃屈原的身體。此習俗流傳至今,就有了五月初五龍舟競渡及包粽子的風俗習慣。
不過傳說也略有不同之處。有的說包粽子的習俗起源於祭祀屈原後,把祭祀過的糖食供品用蓼葉包紮成三角形的包兒丟下江去,是犒賞那條運送屈原屍體的大紅魚的。也有說駕龍舟是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
但不管傳說如何,總是從懷念屈原而起。民心總是向著那些愛國愛民的民族英雄。屈原是一個懷才不遇的忠君愛國愛民的楚國忠臣,又是一個受屈遭貶流放南方的大詩人。他那悲憤填膺的詩歌《離騷》、《九歌》唱出了他心中的鬱悶,他以自己寧赴清流葬身魚腹而不願與世皆濁地苟且偷生的悲壯之舉,獲得了人民的同情和讚美。他的自投汩羅江本是悲劇,但普通百姓最同情這樣的悲劇性英雄,那些關於屈原的美好傳說和習俗,就反映了中華民族普通老百姓抑惡揚善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