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小林七郎,宮崎駿的御用背景大師。是小林Production的建立者。也是日本動畫美術界的一位泰斗級人物。他長期從事背景美術工作,並且培養出很多代動畫人。
個人創作
《少女革命》和《SIMOUN》的背景美術工作都是由小林Production負責的。
繪畫語錄
若能把握 黑白之間的明暗關係,那么就能找到對於 色彩世界的 感性感受與 理性理解上的 一致點。
不管是電影或是照片, 黑白影像往往更能確實 捕捉目標。
要充分展現色彩的魅力,就必須在未上色前的黑白世界裡累計充分的技術。
畫完後可以去色觀察明暗的合理性。
顏色雖然可以直接表達感受,但也要結合 光和 空氣一起呈現,才能產生 和諧的氣氛。而且,自然界中所有東西都處於 平衡狀態,因此,在上色的時候, 面積大的物體 顏色柔和、 明快, 面積小的物體 鮮艷、強烈。
點描法:例如表達陽光下的樹葉,顏色可以從白、黃、黃綠、綠、到青綠、青、青紫、黑等,做階段性的展開。而直接在最亮處塗白色,則不協調,所以用點描法,通過 過渡來表現 自然舒暢的效果。
空氣感:如上例,白色的光照射的物體下絕不會有黑影。
光線較多的明兩部分,和相對光線較少的陰暗部分,都是能產生空氣感的地方。
為了畫出有空氣感的,代表 空氣顏色的 青色,也要 適度與 陰影搭配使用。
上例,最好不要直接塗綠色,最好分成黃色和藍色再上色。用色的範圍要儘可能大。如上例,一般人都知道綠和藍屬於同一色系,而黃和白在光的表現上也是不可或缺的。
這么想來,往昔那種葉子是綠色的,泥土是茶色,太陽是紅色......多么單調又缺乏創意,希望各位 從直接觀察自然開始, 再超越既有巢臼,就可以很自然地畫出理想中的畫了。
變形:必須以正確的技術將“寫實圖” 延伸,再 自由發揮,單憑感覺來畫,往往無法跳出固定畫法和模仿的範圍。
單純化:卡通的,有喜感的。
筆法:濃淡、強弱、筆觸的大小,參考水墨畫及日本畫的技法,並用畫筆來 寫字以練習繪畫的 節奏感,是很不錯的方式。
層次: 前景+中景+背景的靈活運用,可調整它們之間的 橫向位移、距離或加鹼等等。
塑造立體空間的真實感,所謂的逼真,並不是只把眼睛看到的景色畫的和照片一樣,而是 添加立體的空間感。
所謂的素描,就是洞察景象,感受結構、內在,產生立體感。
=====================================================================================
現今資訊超載,人們往往處於被動地位,來吸收現成的新知。
可以隨心所欲地作畫,真是一大樂事,而作品受到大眾的喜愛與接受,也令人雀躍不已。所以我們往往想畫一些容易理解、令人愉快、甚至能使人產生驚喜共鳴,而有所領會的畫。
一張畫質素的好壞,其原因來自提筆畫圖之前,如果連日常生活中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物,都能誠實地去揣摩,那么不論是誰都能畫得很好,小朋友們憑著自己的理解,可以輕鬆愉快地畫畫,但隨著知識增長卻畫不好了。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沒有將廣泛的知識運用在繪畫上之故。
我們以單純的心,用新奇的眼光和心情,希望能夠重新喚起孩童時期的對事物都像第一次的新鮮感。若是抱持這種觀念,原本麻木習以為常的事情,一定能伴隨驚喜與感動,得到全新的理解和體會。
假若素樸的感受性與誠摯的心是一種天性,那么再加上一些努力,應該就能畫出一幅好畫。而所謂的努力,相信是每個人都能辦到的,那就是包含基本理解力的基礎技術,及其套用。
一般來說,概念性的歸納出的知識對於創作是有害的,因為這些所謂的常識,會使你對事物的理解流於習慣性,趨於統一標準,受到局限,生動的靈感就此絕緣。但它在技術表現等方面,卻又無法否定的地位。
例如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小石頭,一草一木,街道等,俯拾這些微妙的感觸,以至呈現出的新鮮美妙的影像,就有了無限可能。
說繪畫的具體技術就是單純化的技術,一點也不為過,以單純化的方式下筆,這就是寫生,尤其一些職業畫家,似乎不經意間把作品完成了,不拘泥於任何方法,其實他們仍然是靠著自覺意識,才能完成一幅畫。
平時多寫生、臨摹,式練自己的理解力。
==========================================================================================
樹木之美:濃淡差別,營造安靜和沉穩的感覺,輕快敏銳,富節奏感的線條和筆觸,以及明快的光與影。枝葉具有重疊性和伸展性,表達他們的真實感時,抓住樹幹、枝,及最顯眼的重疊部分。
越是複雜的形體,明、暗、輝亮、反射等就越扮演重要的角色。
把各要點分清主次,不必一一畫出不重要的細節。
岩石:把握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