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寶鋼文化經典故事(第二卷)(1986-1998)》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序一/1
序二/1
序三/1
敢為天下先
效率與活力/3
寶鋼“小廠長”/15
鋼城文明三部曲/25
化虛為實的“狠招”/35
卸掉“枷鎖”/45
三期工程決策背後的故事/55
9672,寶鋼信息化從這裡起步/63
三聲鈴響,必有應答/73
春江水暖鴨先知
尋找最苛刻的用戶/81
2.7億元買信譽/91
一起質量異議喚醒了寶鋼/99
把倉庫建到用戶“家”里/107
會當凌絕頂
國產汽車著“中裝”/115
“焊神”曾樂/127
“中國管線鋼之父”陳鈺珊/135
讓寶鋼高爐與世界高端對接/145
相期春同榮
“大房小車”,夢想成真/155
用工人名字命名的操作法/165
讓每一枚黨徽熠熠生輝/175
我們也能自主管理/187
上下同欲者勝
“86·1”寒流來襲/199
“8·13”斷橋——突如其來的考驗/209
與“A肝”奮戰的日日夜夜/219
寸草報春暉
捐資助學點燃“希望”/229
一腔報國深情公益支教為證/239
高雅藝術遇知音/249
後記/257
後記
2013年的夏天,高溫綿延,“烤驗”著《寶鋼文化經典故事》(第二卷)編纂團隊的每一位成員。終於,厚厚一沓書稿,帶著大家的“熱度”,編竣付梓。
寶鋼這個鋼鐵巨子從“85·9”點火投產那一刻開始,就面臨著一個巨大的考驗:全套引進一流裝備技術、管理軟體的寶鋼,能不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寶鋼人能不能管理好這個現代化的鋼鐵航母?全體寶鋼人以高度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以“辦世界一流企業、創世界一流水平”為目標,闖出了一條在高起點引進基礎上消化、吸收、創新的道路,不僅研發生產出一大批國家急需的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鋼鐵精品,也為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探索和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向全國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寶鋼文化是伴隨著寶鋼的建設、改革、發展凝聚而成的寶貴精神財富。第二卷時間跨度從1986年到1998年,這十多年也是寶鋼文化形成、發展的非常重要的階段,沉澱下了大量文化故事。本書從中遴選了26個故事,內容涵蓋觀念轉變、管理創新、產品研發、市場開拓、員工風采、社會責任六個方面。
這一歷史階段時代特徵鮮明,是中國從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重要時期,也是寶鋼奠定各項管理和事業發展根基的關鍵階段。新舊觀念的衝突、傳統與現代管理模式的碰撞,始終貫穿在這些故事中。編纂團隊的成員被故事精彩的情節、豐富的內涵深深吸引,將對老一輩寶鋼人的景仰之情化為編好故事的強大動力,大家分頭蒐集線索、消化素材、尋訪當事人,不僅按期完成了故事的創作,還根據各自的創作意圖、採訪體會和對文化內涵的理解,分別撰寫了一段編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入編纂團隊的青年骨幹們,分外珍惜此次創作機會,為了還原歷史多方走訪,甚至不惜數易文稿,直到滿意為止。
第二卷從3月初啟動,黨委書記辦公會專門聽取了編纂情況的匯報,寶鋼集團副董事長、黨委書記劉國勝先後多次參與框架結構的討論、指導故事的編寫;黨委副書記伏中哲逐篇審閱,提出了多處修改意見。在編輯整理過程中,黨委宣傳部的王丹雲、許健同志付出了辛勤勞動,所有故事都經過了3—4輪修改,對事實存疑、表述欠妥之處要求補充採訪、反覆斟酌。曾長期從事史志工作的徐憲民同志不僅為故事的修改付出了大量心血,還為部分作者提供了相關史料。
當前,我們正處於我國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轉折期,也是推進企業二次創業的歷史關鍵期,牢記寶鋼歷史、堅持和弘揚寶鋼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我們要感謝那些記錄歷史的人們。除了參與《寶鋼文化經典故事》系列叢書編撰工作的成員,還有曾經為這些故事留下重要史料和相關記載的人們。在過去幾十年中,第二卷中的不少故事曾多次被創作過,也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按姓氏筆畫排序):門春悅、王水、陳志宇、李厚玉、張躍進、張樹庭、陳雅妮、嚴家森、楊承厚、項小米、鍾群、段啟淮、秦文明、莫臻、郭啟祥、倪家榮、黃強、蔣瑞松……由於資料來源廣泛,且時間倉促,部分資料未及聯繫相關人士。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與感謝。
此外,在故事創作過程中,寶鋼老幹部處為故事當事人、親歷者的尋找和聯繫給予了大力支持。同時要感謝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領導對《寶鋼文化經典故事》系列叢書出版的高度重視,感謝上海人民出版社編審齊書深以及編輯樓嵐嵐的辛勤付出,在有限的時間裡順利完成了編輯出版工作。
編者
2013年9月
序言
用講故事的方式傳承和弘揚企業文化,是寶鋼的傳統。《寶鋼文化經典故事》講述的是寶鋼建設、改革、發展過程中的故事,有的雖然已經過去了二三十年,但讀來依然那么鮮活,讓人熱血澎湃。這是寶鋼的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是前輩對後人的慷慨賜予,它帶給我們前行中的激勵是永恆的。
什麼是文化?有人說它是一種態度,有人說它是一種行動,也有人說它是一種力量。不管是什麼,文化的傳播都要根植基層,要有血有肉,不能大而空,不能走形式、玩概念。我很高興也很感動,這些故事能夠以人物為核心,主人公不僅有領導,更有普通員工;不僅有第一代寶鋼人,還有寶鋼工程的建設者。他們都無愧於“寶鋼人”這個稱號,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代代相傳。也許,故事中所講述的“舍小家顧大家”、“過家門而不入”、“不分晝夜連續奮戰”等片段,在今天的寶鋼青年看來,有些難以理解甚至認為不夠人性化,但在寶鋼創業初期,這不僅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而且每天都在上演。這是寶鋼人的一種樸素的情懷,這就是寶鋼文化的源頭。
對一個企業來說,戰略會調整最佳化,產品會升級換代,技術會創新發展,而文化則是精神追求的積澱,是永恆的存在。它是出發點,也是企業的最終指向。經濟全球化浪潮以及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使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紛雜,我們在二次創業的進程中,需要有一種力量來連線過去、直面當下、挑戰未來。用故事的形式傳承文化,就是對文化的一種自覺堅守。寶鋼建設發展30多年來,典型人物和經典故事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已經滲透到了寶鋼人的日常習慣和行為規範中。我相信,這種力量也一定會激勵我們用更堅定的信念和行動去追求心中的夢想。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我理解的文化自覺,是有意識地去倡導、建設、營造一種文化,在踐行中回望我們的歷史,反思我們的得失。編撰《寶鋼文化經典故事》系列叢書,可以幫助我們照亮通向未來的路,在挑戰和機遇並存的時代放寬胸襟,開闊視野,自信前行,百折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