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明代方誌
一、明嘉靖《寧羌州志》
成書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知州王一鳴撰修,此為本縣誌書之昉篇,清代已佚,今難詳其規制和內容。明萬曆寧羌知州盧大謨評之曰:“掇拾雖工,而體裁駁雜”。
二、明萬曆《重修寧羌州志》
成書於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知州盧大謨修,學正郭慶軍與訓導謝錫主持輯纂。凡8卷,1.3萬餘言,依次為輿地、古蹟、建置、壇廟、田賦、官績(附職官)、人物、雜誌。初稿編纂,歷時3月,復徵詢鄉紳,裁故益新。盧牧親自刪潤,並為之序。據考清同治年間已無梓板,僅手抄本傳世,且斷簡殘篇,載述缺略。後殘卷亦失傳。1984年,寧強縣誌辦公室,派員轉印全志於南京大學圖書館。
《盧志》文字樸實,記述簡約,但失之過略,且無門目部局。名人題詠,未另列藝文專章,分附於輿地、古蹟卷中。
第二節 清代方誌
一、清道光《續修寧羌州志》
成書於清道光十二年(1832)知州張廷槐修撰、凡4卷,卷一包括續序、原序、凡例、星野圖、輿圖、縣治圖、建置、幅員道路、形勝、關隘、山川、古蹟、丘墓、坊表、里編戶口、鄉村、市集、津梁、驛傳鋪舍、城池、公署、軍制、勛制、職官、武職;卷二包括食貨、學校、祀典、名宦(附鄉賢);卷三包括選舉、人物、水利、風俗、祥異(附拾遺)、(物產;卷四獨設藝文。編目設定不無欠當之處,個別章節有目錄而內容缺如,想必墨遵上司下達之編目所致。《張志》是在“大憲催齎,亟於編次”的情勢下,恪遵府志,參以舊志,增添改並而成。全志近6萬言,較前志卷帙宏擴,內容豐富,並增繪輿圖。但因急就趕製,難免有考訂欠周之處。
《張志》版藏寧羌州衙,後毀於兵燹。鹹豐時書已不全。光緒年間,州衙內僅殘存3卷,後失傳。1986年經省地方志編委辦公室協助,始徵得4卷全帙。
二、清光緒《重修寧羌州志》
為知州馬毓華修,學正郭書香與訓導曹良模主持纂述。參與其事者共112人,查閱府州舊志,摭以當近見聞,邀集紳耆,周諮博訪,草創討論,歷時半年,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仲春告成。
《馬志》凡5卷,約7萬言。卷一列序文,輿地;卷二設建置,賦役;卷三為武備、官師;卷四人物;卷五藝文,附雜記。卷內有輿圖7幅,星圖1幅。編目較前志簡明精當,文詞較前志樸實雅馴。但因當時資料匱乏,記述悖謬處在所難免。原梓板藏州衙,已佚,但該志書尚不乏完本。
三、清光緒《寧羌州鄉土志》
成書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知州陳芑芬督輯,本邑學人黎彩章編纂。
《寧羌州鄉土志》沒有瑣細的分卷列篇,全書只分歷史、地理兩大門類,共3萬餘言。歷史門中分列建置沿革、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節烈、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門中分列境界、區劃、山脈、水志、道路、物產、商務。書中簡明記敘從秦惠王伐蜀到太平天國時期發生在本縣境內的10次重大軍事活動,對本縣的山系水文、道路、物產現狀,不但記載詳細,還給予精練的歸納。本志組合嚴謹,取材翔實,文詞通達,眉目清楚,但用三分之一強的篇幅表彰封建的忠臣義士、烈女節婦,是瑜中之瑕。
後張國淦將其收入《鄉土叢編》,由燕京大學圖書館出版。1969年,台灣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據燕京大學圖書館版本影印,收入《中國地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267號)。
第三節 民國方誌
一、修志之舉
民國32年(1943)2月25日組建寧強縣編修縣誌委員會,各鄉鎮長、中心國小校長及各鄉鎮紳士為委員兼採訪,縣長王孟周任主任委員,王岱安、金化鵬任副主任委員,黎琴南任總編纂,3月6日正式辦公視事。至年底編出部分草稿5冊,因經費等諸多艱難,修志工作中輟,志稿亦散失無存。
民國35年(1946)陝西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公署公函到縣,要求編修縣誌,函稱“查郡邑繫於志書,記人物之興衰,傳地方之史實,論文化者多重視焉。此次抗戰八年,實歷空前浩劫。雖幸本區各縣未被兵氛,然民命供獻於疆場,物資報效于軍國。山河道路,或修建而改舊觀;政治民風或演變而呈新象。舉凡事事可記,人之可書者允宜及時載筆傳信來茲。否則日遠年淹,必將多所淹沒。聞各縣縣誌有多年迄未修輯者,有稍事增訂尚未付刊者。各縣縣長為旌揚人材,扶植文化計,應速召集地方人士,商討編修縣誌事宜。徵聘賢才,成立機構。所有章程之擬訂,經費之妥籌,採訪之不厭周詳,體例之務求謹嚴,積極進行。統限1個月內,詳呈備案,紀念勝利,纂輯典章,計日觀成,實為厚望。”時縣長王慕曾接函,批轉給縣參議會核辦,以此塞責,而終無修志實舉。
二、《寧強縣經濟調查報告書》
本書全稱為《寧強縣經濟調查團全縣經濟調查報告書》,雖謂報告書,然頗具方誌特色。
民國31年(1942)寧強縣政府邀集黎琴南、姚化晴、劉紹、鄒桐士諸先生,組成寧強縣經濟調查團,自是年8月始,歷時3月,足跡幾遍全縣。歸來,舉凡興革之宜,各抒所見,詳草報告,由黎琴南先生彙編成冊。
《報告書》既詳記本縣的經濟、自然現狀,又簡要追溯歷史淵源。卷首依次有國民黨鄂陝甘邊區警備司令祝紹周、陝西省第六區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魏席儒及寧強縣長王孟周的序文。正文10章,另有附錄1、附表15、附圖5,卷末有編後記1篇。全書近10萬字,民國32年(1943)1月成稿,34年(1945)4月刊行,今仍傳世。
《報告書》是我縣第一部用現代科學觀點實地勘查而寫出的語體方誌性著述,記之有考,述之有理,言簡意賅,文體雅重,更貴乎不乏創新見地。
相關詞條
-
文元核桃
延慶縣誌中列有核桃,說明核桃成為北京栽培樹種有800多年的歷史。北京核桃...
核桃起源 名字由來 核桃特點 收穫時間 文元核桃發展 -
羌博園
。歷史背景 羌博園 羌博園 寧強縣是羌族故地(有氐羌歷史可考),據寧強縣誌...可尋。據有關文獻記載,寧強古稱“羌州”,至今寧強縣城仍有最繁榮的主幹道“羌州路”連線陝西和四川。而寧強也習慣於被稱為“寧羌”,系衛、州舊稱,古屬...
地理區位 景區建設 人文價值 歷史背景 -
陝西茶俗
的叫“烘青”。品種很多,最有名氣的有“寧強雀舌”,“紫陽毛尖”,“秦巴霧毫”,“午子仙毫”、“漢水銀梭”等數種。寧強雀舌產於三千里漢江第一城,京津水源涵養地的核心區——陝西省寧強縣漢水源生態保護區,寧強雀舌是由陝西寧強...
大巴山茶鄉 陝西好茶 茶壺會 灌灌茶 糊油茶 -
蒼溪燈戲
溯源據史、志書記載,蒼溪古屬巴國閬中縣轄,始建縣於西晉太康280---289年間,至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地理 蒼溪燈戲2 ...
溯源 分類 特點 演變 脈絡 -
米倉山
起寧強境內的嘉陵江,東至紫陽任河,為漢江水系與嘉陵江水系的分水嶺。南鄭縣...。舊《漢中府志》、《南鄭縣誌》稱漢山“四峰八面”。“八面”之說不確。“四...山二十四坪”之說。據舊《漢中府志》、《南鄭縣誌》記載和當地老年人說,漢山...
地理環境 主要山脈 主要山峰 -
貴州矮馬
畜牧局畜禽品種改良站站長邱林證實:“紫雲的縣誌中明確記載有,叫嘰馬...、雲南馬關矮馬和陝西寧強矮馬4個矮馬種群。可是由於後天與其他馬種的雜交,現存...
簡介 尋訪火花“叫嘰馬” 從遠古走來的精靈 叫嘰馬生存現狀 打響保住貴州矮馬之戰 -
嘉陵江[長江主要支流]
以後,東峪河與清姜河分別轉成西南和東北流向,相背而流。根據鳳縣縣誌記載...瓮子鄉登蹬埡出境,流入寧強。在縣境內流程86.75千米,集水面積...
幹流概況 水文特徵 主要支流 流域概況 水利概況 -
米倉古道
、曲折、險峻。《南江縣誌》記載,秦末漢初,從陝西的南鄭起到四川的道路中就有米倉道。舊時《巴中縣誌》載,漢平關,建安22年(公元217年),張郃從此...寧強、南鄭兩縣至旺蒼百丈關的米倉古道,也是金牛道匯入米倉道的又一重要間道...
名詞解釋 古道走向 歷史地位 文化遺存 -
李自成[中國民變領袖李自成名號]
] 據《米脂縣誌》記載:“米脂李姓,分太安里二甲李氏和永和石樓李氏。一支是太...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思想主張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