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根據一項在我國本土進行的大型專題研究而形成的專著。該項實證調查持續近三年,涉及我國兩個大學集中的城市中的八所大學和1996名在校青年學生。通過實證研究,調查青年學生對各種媒體的使用情況,作者研究了青年人的媒體素質及其掌握媒體素質的過程,從而在高等教育的框架中,探討開展媒體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研究首次根據我國青年人的媒體素質將他們進行分類。研究結果表明,我國青年學生可以分成六種媒體使用類型,即:“初學者”、“普通使用者”、二電腦專家”、“批評家”、“網蟲”和“全能者”。
作者簡介
呂巧平,1969年3月生於河北元氏。1991年7月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德語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1994年3月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獲文學碩士學位。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獲教育部留學基金資助赴德研修。她首先在德國美因茨大學套用語言與文化系進修翻譯學與翻譯教學,隨後於2002年10月轉入德國比勒菲爾德大學教育系學習,專業為媒體教育學,並於2007年3月獲博士學位。目前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語學院德語系教師。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問題的提出
第一節 歷史背景
第二節 我國目前的研究現狀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第四節 研究假設
第二章 理論探討
第一節 媒體的概念
第二節 媒體素質的概念
一、媒體素質概念的理論探討
二、“媒體素質”與“媒介素養”
三、媒體素質的內涵
第三節 使用與滿足論
第四節 布爾迪厄的習癖理論與資本類型理論
第五節 知溝擴大假設
第六節 媒體社會生態環境理論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研究過程
第一節 研究整合方法
第二節 問卷調查
一、問卷設計
二、採樣過程
三、數據分析方法
第三節 個人訪談
一、個人訪談的目的
二、個人訪談問卷
三、挑選被採訪者的原則
四、採訪人
五、採訪情況
六、採訪內容的紀錄
七、採訪內容分析過程
第四章 問卷調查結果
第一節 被試的社會人口特徵
一、全體被試的社會人口特徵
二、北京西安兩地被試的社會人口特徵比較
第二節 青年學生的媒體活動
一、青年學生的業餘媒體活動
二、知溝的量化
三、青年學生人口特徵對媒體活動的影響
第三節 媒體使用時間
第四節 青年學生的媒體消費需求
第五節 青年學生的媒體環境
一、個人擁有媒體量
二、社會活動中心的媒體環境
三、上網地點
第六節 媒體素質的掌握
一、電腦學習方法
二、學習動機
三、學習阻礙因素
第七節 媒體素質的各個組成部分
一、媒體批判能力
二、媒體知識
三、媒體使用
四、媒體創作能力
第八節 媒體使用類型
一、各種媒體使用類型描述
二、各類型中的電腦與網路使用者
三、各類使用者的社會人口特徵
第九節 問卷調查的分析結果綜述
第五章 個人訪談分析結果
第六章 促進媒體素質教育
第七章 前景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調查問卷
附錄二:媒體素質個案調查調查問卷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