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清光緒四年(1878年)三月,輪船招商局會辦的 朱其昂在天津的紫竹林村外開了一家牌號“貽來牟”的機器磨坊,是為天津第一家近代化私人麵粉工廠,開創了天津機磨麵粉的先河,成為中國北方最早民族企業,也是中國食品工業最先使用機器生產的廠家。貽來牟機器磨坊雖然稱為機器磨坊,其實真正使用機器的部分只是由蒸汽機代替了驢馬牲口來推磨,但僅僅這一個改變就讓朱其昂獲得了豐厚的利潤。最開始的時候,“貽來牟”機器磨坊只有一台磨麵機,司務員2人,小工10幾個人。但由於機器磨麵“出面極多,且面色純白”,還是讓朱其昂一年就賺到了六七千兩銀子。後來,“貽來牟”機器磨坊的生產能力不斷擴大,所用的石磨也改成了由進口的德國石塊加工成的盤。而在“貽來牟”機器磨坊的影響下,上海、福州、北京等地也相繼辦起了機器麵粉廠,其機器生產的成分也越來越高。此後,境內民族工業和外資工業相繼發展起來。後來,由於操作不當,造成鍋爐爆炸,引起廠房大火,工人死傷,機器被毀,磨坊遂一蹶不振。
它的牌號之所以叫“貽來牟”這樣一個奇怪的名字,是因為“來”在古漢語有小麥的意思,而“牟”通“麥牟”,當大麥講,“來牟”可統稱麥子。在《詩·周頌·思文》中則有:“貽我來牟,皇命率育”。所以“貽來牟”即為送來麥子,恰好與這個機器磨坊的用處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