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黃芪、桂心、巴戟(去心)、石斛(酒浸)、澤瀉、茯苓、乾薑(炮)各三兩(90g),防風、獨活、人參各二兩(60g),天雄(炮,去皮臍)、芍藥、附子(炮,去皮臍)、半夏(湯浸七次)、細辛(去苗)、白朮、黃芩、瓜蔞根各一兩(30g)。
用法
上銼散。每服四錢(12g),水二盞,加生薑七片,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功用
益氣溫陽,養陰清熱,健脾和胃。
主治
肉虛極,體重怠惰,四肢不欲舉,關節疼痛,不嗜飲食,食則咳,咳則右脅下痛,陰引背及肩,不可動轉。
方義
本方主證為脾陽虛衰,中氣不足。方選黃芪、人參、白朮、茯苓補中益氣,健脾燥濕助運;肉桂、巴戟、乾薑、生薑、烏頭、附子、細辛溫脾腎,助陽氣,散寒濕,止疼痛;石斛、芍藥養陰血,益脾胃;半夏、澤瀉燥濕利水、降逆調中,以除體重怠惰等症;黃芩、瓜蔞根清熱養陰益胃;防風、獨活散寒除濕,以消關節疼痛等症。
運用
方中天雄味辛,性熱,功能祛寒壯陽。今藥源所限,多以附子代之,藥效尚可。然天雄,附子,烏頭雖出一物,辨尚有別:天雄、附子本同而末異,其初種之母為烏頭,附烏頭旁生者稱為附子;種而獨生無附,長三四寸折為天雄,則烏頭其中空,以氣為用;天雄其中實以精為用,氣主發散,故欲散寒者用烏頭,精主斂藏,欲暖精、溫腎、守藏著用天雄。
加減化裁
關節疼痛不甚者,去烏頭、附子、獨活、細辛。
使用注意
本方藥性溫澡,且烏頭、附子等藥毒性較大,當中病即止。對於年老體衰即孕婦等需慎用,在臨床使用時,要注意觀察其毒副反應,預防烏頭鹼中毒。。
附方
大黃芪湯
組成:黃芪、芍藥、桂心各三兩,甘草、人參各一兩,大棗二十枚,生薑、半夏各八兩。
功用:益氣溫中,健脾燥濕。
主治:五臟內傷。
出處:《千金》卷十九引胡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