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莫里森在電影學校結識了喜歡彈鋼琴的鍵盤手雷·曼札克,兩人一拍即合,決定組建一支令世界震驚的搖滾樂隊:The Doors。很快,莫里森在這裡找到了其他兩位樂隊成員:鼓手約翰·丹斯莫和吉他手羅比·克雷格。不久,大門樂隊因《Light My Fire》一躍成名,萬千樂迷為之瘋狂。在擁有金錢名利諸多光環後的莫里森,卻始終無法被任何人真正了解,有人認為他是詩人、藝術家,也有人把他當做瘋子、癮君子。27歲的莫里森最終選擇了死亡來結束這段無以倫比的個人傳奇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方·基默 | 莫里森 | |
凱爾·麥克拉克倫 | 曼扎萊克 | |
弗蘭克·威利 | 克里格 | |
梅格·瑞安 | 帕梅拉·庫森 | |
凱薩琳·奎南 | Patricia Kennealy | |
Michael Wincott | Paul Rothchild | |
麥可·馬德森 | Tom Baker | |
Josh Evans | Bill Siddons | |
Dennis Burkley | Dog | |
Billy Idol | Cat | |
凱文·狄龍 | John Densmore | |
John Densmore | Engineer - Last Session | |
Gretchen Becker | Mom | |
Jerry Sturm | Dad | |
Sean Stone | Young Jim |
職員表
製作人 | 布萊恩·格雷澤、馬里奧·凱薩、朗·霍華德、克萊頓·湯森德 |
導演 | 奧利弗·斯通 |
編劇 | 奧利弗·斯通 |
攝影 | 羅伯特·理察森 |
選角導演 | 麗莎·布賴莫·加西亞、比利·霍普金斯 |
藝術指導 | 芭芭拉·凌 |
美術設計 | 拉里·富爾頓 |
服裝設計 | 瑪莉妮·斯圖爾特 |
視覺特效 | 麥可·歐文斯 |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以上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序列 | 曲目 | 歌手 |
01 | The Movie | The Doors;Jim Morrison |
02 | Riders on the Storm | |
03 | Love Street | |
04 | Break on Through (To the Other Side) | |
05 | The End | |
06 | Light My Fire | |
07 | Ghost Song | The Doors;Jim Morrison |
08 | Roadhouse Blues (Live) | |
09 | Heroin | The Velvet Underground;Nico |
10 | Carmina Burana: Introduction | |
11 | Stoned Immaculate | The Doors;Jim Morrison |
12 | When the Music's Over | |
13 | The Severed Garden (Adagio) | The Doors;Jim Morrison |
14 | L.A. Woman |
幕後花絮
花絮
吉姆·莫里森真實生活中的女友帕特麗夏,在片中扮演了莫里森和金妮麗婚禮上的主婚人。
扮演童年莫里森的演員肖恩·斯通是該片導演奧利弗·斯通的兒子。
瓦爾·基爾默在試鏡之前,背下了吉姆·莫里森創作的所有歌詞,還寄給導演奧利弗·斯通一盒磁帶,裡邊是基爾默自己演唱的幾首大門樂隊的歌曲,斯通表示這完全破壞了他對基爾默的好感。
瑞·曼薩克多次拒絕奧利弗·斯通協助拍攝的邀請,他認為這部電影是對這個樂隊的恐怖記錄。
基爾默拍攝時戴上了特別的隱形眼鏡,這就使得他在莫里森醉生夢死的場景中,雙瞳顯得擴大了。
該片拍攝近鏡頭時採用基爾默的聲音,大遠景鏡頭則用的是莫里森本人的聲音。
大門樂隊鼓手約翰·丹斯摩爾在片中客串出演了莫里森個人演唱會上的錄音師。
導演奧利弗·斯通在片中客串出演了莫里森就讀UCLA電影學院時的教授。
該片籌備期間,瓦爾·基爾默幾乎用了一年的時間完全按照莫里森的方式生活。
湯姆·克魯斯、賈森·帕徹克和約翰·特拉沃爾塔都曾考慮過出演莫里森一角。
影片結尾展示的是吉姆·莫里森真正的墳墓,拍攝於法國巴黎的Père Lachaise公墓,然而墓碑上的莫里森雕像在該片發行後不久,就被盜走了。
瓦爾·基爾默扮演吉姆·莫里森非常令人信服,大多數人都沒有注意到兩者之間的身高差異,吉姆·莫里森是5尺9寸,瓦爾·基爾默是6尺3寸。
片中莫里森在錄音室憤怒地把電視機摔壞這段場景在真實生活中從來沒有發生過,因為吉姆·莫里森從來不會那么做。
1.吉姆·莫里森真實生活中的女友帕特麗夏,在片中扮演了莫里森和金妮麗婚禮上的主婚人。
2.扮演童年莫里森的演員肖恩·斯通是該片導演奧利弗·斯通的兒子。
3.瓦爾·基爾默在試鏡之前,背下了吉姆·莫里森創作的所有歌詞,還寄給導演奧利弗·斯通一盒磁帶,裡邊是基爾默自己演唱的幾首大門樂隊的歌曲,斯通表示這完全破壞了他對基爾默的好感。
4.瑞·曼薩克多次拒絕奧利弗·斯通協助拍攝的邀請,他認為這部電影是對這個樂隊的恐怖記錄。
5.基爾默拍攝時戴上了特別的隱形眼鏡,這就使得他在莫里森醉生夢死的場景中,雙瞳顯得擴大了。
6.該片拍攝近鏡頭時採用基爾默的聲音,大遠景鏡頭則用的是莫里森本人的聲音。
7.大門樂隊鼓手約翰·丹斯摩爾在片中客串出演了莫里森個人演唱會上的錄音師。
8.導演奧利弗·斯通在片中客串出演了莫里森就讀UCLA電影學院時的教授。
9.該片籌備期間,瓦爾·基爾默幾乎用了一年的時間完全按照莫里森的方式生活。
10.湯姆·克魯斯、賈森·帕徹克和約翰·特拉沃爾塔都曾考慮過出演莫里森一角。
11.影片結尾展示的是吉姆·莫里森真正的墳墓,拍攝於法國巴黎的Père Lachaise公墓,然而墓碑上的莫里森雕像在該片發行後不久,就被盜走了。
12.瓦爾·基爾默扮演吉姆·莫里森非常令人信服,大多數人都沒有注意到兩者之間的身高差異,吉姆·莫里森是5尺9寸,瓦爾·基爾默是6尺3寸。
13.片中莫里森在錄音室憤怒地把電視機摔壞這段場景在真實生活中從來沒有發生過,因為吉姆·莫里森從來不會那么做。
穿幫鏡頭
1971年莫里森正在窗戶邊的時候,可以在另一邊看到一個廣告牌顯示的是1990年。
莫里森正在閱讀《The Portable Nietzsche》這本書,而該書最早發行的時間是在1982年,而此時吉姆·莫里森已經去世多年。
莫里森跟隨帕姆在木板路上走著的時候,可以在一家商店的窗戶上看到一大夥工作人員和一個話筒竿子。
在舊金山演唱會場景中,可以在莫里森的襯衫上看到一個攝影師的影子。
片中大門使用的家庭移動攝影機型號,是在1970年代晚期生產製造的,即該場景發生的十年之後。
莫里森正在酒吧喝的酒其實在1980年代末才出現 。
1.1971年莫里森正在窗戶邊的時候,可以在另一邊看到一個廣告牌顯示的是1990年。
2.莫里森正在閱讀《The Portable Nietzsche》這本書,而該書最早發行的時間是在1982年,而此時吉姆·莫里森已經去世多年。
3.莫里森跟隨帕姆在木板路上走著的時候,可以在一家商店的窗戶上看到一大夥工作人員和一個話筒竿子。
4.在舊金山演唱會場景中,可以在莫里森的襯衫上看到一個攝影師的影子。
5.片中大門使用的家庭移動攝影機型號,是在1970年代晚期生產製造的,即該場景發生的十年之後。
6.莫里森正在酒吧喝的酒其實在1980年代末才出現 。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 1. Carolco Pictures Inc. [美國] 2. Imagine Entertainment [美國] 3. Bill Graham Films [美國] 4. Carolco International N.V. 5. Ixtlan Corporation [美國] |
發行公司 | 1.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美國] (2001) 2. Image Entertainment Inc. [美國] (1991) 3. Kinowelt Home Entertainment [德國] (2003) 4. LK-TEL [阿根廷] 5. TriStar Pictures [美國] (1991) 6. Canal+ Droits Audiovisuels [法國] (2001) 7. 哥倫比亞三星電影發行公司 [美國] 8. Columbia TriStar Films [法國] (1991) 9. 亞提森娛樂 [美國] (1997) 10. Live Entertainment [美國] (1997) 11. Unirecord Internacional [西班牙] 12. Live Video [美國] (1996) 13. Pioneer Entertainment [美國] (1997) 14. 獅門影業家庭娛樂公司 [美國] (2007) 15. Maple Pictures [加拿大] (2007) 16. Universal Pictures Benelux [荷蘭] (2008) |
影片評價
《大門》採取的是不同於一般人物傳記片的手法,截取了莫里森一生的幾個片段,並且並不完全拘泥於史實,甚至有一些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如那個反覆出現的死於車禍的老印第安人)來表現吉姆和大門樂隊的傳奇經歷,取得了很好效果。導演奧列佛·斯通對影片的氣氛和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方·基默的表演也十分出色,把這個人物刻畫得非常到位,不但是形似,而且是神似。該片和奧列佛·斯通的其他作品一樣,上映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但其藝術價值卻是毋庸置疑的 (《新快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