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研古鎮

麗江古城大研鎮坐落在玉龍雪山下麗江壩中部,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獅子山,東南臨數十的良田沃野。海拔2400米,是麗江行政公署和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所在地,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遺產。古城以江南水鄉般的美景,別具風貌的布局及建築風格特色,被譽為"東方威尼斯","高原姑蘇"等稱號。

當你漫步古城,眼前呈現出一幅古樸,典雅,幽靜餓的畫面。納西風格的名居鱗次

櫛比,清清的溪流穿城過巷,一座座小橋如彩虹橫跨小溪,排排垂柳在清風中搖。無數小巷彎彎曲曲。縱橫交錯,晃若迷宮。古城中店鋪林立,各式商品琳琅滿目,尤其是晶亮閃光的各式銅器和花樣翻新,款式新穎的各色皮革時裝,引著眾多的遊客。擅長於經營 的納西婦女們沉著地討還價,一樁樁生意就在她們的笑容中做成了。在幽靜的深巷裡,不時看到 披七星披 的納西老人,或三五成群,玩一種古老的紙牌遊戲,或神態悠閒地在古城中漫步,或獨坐屋檐之下,若有所思。在古城幽 的環境裡,人的心境頓時變得舒適而歡愉了。在敞開的院門中,你可以看到納西人家的庭院裡那爭奇鬥豔的各式花卉,給你一種"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感受。

麗江古城始建於南宋,距今約有800年的歷史。歷代均為滇西的政治,軍事重鎮和納西,漢,藏

等族經濟文化交往的樞紐。元初,忽必烈南征大理,革囊渡江進入麗江,曾在古城一帶駐軍整訓,至今仍留下許多相關的納西地名。元初,古城居民至少已有千餘戶,明初,古城街道建設和集市貿易已初具規模,至少已有千餘戶,至明末已呈繁榮景象。大旅行家徐霞客記述麗江古城?quot;居廬駢集,榮坡帶谷","民房群落,瓦屋櫛比","其宮室之麗,擬於王者"。由此可見,當時麗江古城已是一座規模較大的高原集鎮。由於古城處於滇川康藏交通要衝,是歷史上茶馬古道的重鎮。自清代初葉以來,商旅雲集,各路馬幫往來不斷,大研古鎮成為重要的貿易中轉站。木里,源鹽,永寧,下關,大理,維西及中甸,拉薩等地客商匯集於此,交換各種土特產品及日用品,曾一度成為內地通達印度的重要集鎮。大研鎮在土府時代不築圍牆,四周的高山可以作為天然屏障。據傳麗江世襲土司為木姓,木字若加上框,成?quot;困"字,木府便因忌諱而不設城牆。

發源於城北的玉泉河南流至城頭雙大石橋下,分為西河,中河,東河三條岔河穿城而過。每條小河又分成若干支流,穿街繞巷,入院過牆,流遍全城。條條街道見流水,戶戶門前有清溪。清澈的溪流,為居民用水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也增加了空氣的濕度,調節了古城的

氣候,還有利於防止古城的火災。建於明清時代的300多座大小石拱橋,石板橋跨於清溪之上,顯得古樸而恬靜。

古城中心,由整齊繁華的鋪面圍成一塊方形街 ,稱四方街,街道寬廣,主街有4條,向四周輻射。每條街道又分出許多小街小巷,街巷相連,四通八達。每條巷道均由五彩花石鋪就,雨季不泥濘,夏季無塵土,顯得光滑平整。四方街上,仍保留著古代清洗街道的裝置,可以定期沖刷街道,保持古城潔淨,十分省力。

古城保留了大片明清年代的民居建築,均為土木結構瓦屋樓房,多數為三坊一照壁,也有為不少四合院,融會了納西,白,漢等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民居布局靈活,注重裝飾,精雕細刻,門窗多雕飾花 圖案,色調濃烈。庭院內喜種植花木,擺設盆景,無戶不養花。形成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小橋,流水,人家"的高原水鄉風貌。

為更好地保護麗江古城,讓古城在現代文明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麗江向聯合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於是1997年12月3日通過決議,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麗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使古城真正走向了世界,為進一步保護好古城及發展麗江旅遊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