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當下不少人讀書,已經遠離了修身養性、補充知識等初始目的,而讓讀書成為了一種時髦活動,僅僅當做一種炫耀工具。因為缺乏獨立判斷,總是被出版人、薦書人,被花花綠綠的宣傳廣告及評價牽著鼻子走。
而諸多出版人以及書榜排名,包括專家推薦,已經陷入了唯利是圖的傾向中,給“垃圾書”留下了空間。 現在,國民閱讀不僅數量少,質量也很低。大量出現的‘垃圾書’正是這一現象的腳註。
特點
1、粗製濫造,千書一面。例如:“人生成功必修課”、“十堂課教你成為理財高手”之類的書籍;
2、炒作很兇的暢銷書,李鬼橫行,真偽難辨。
3、網路是‘垃圾書’泛濫的重災區。許多網路文學網站為了賺取點擊量,一味製造低俗的快餐作品。有的作品嚴重脫離生活實際,有的作品高調宣揚暴力、拜金主義等不良價值觀。
產生原因
1、個別出版機構金錢至上,為了獲得經濟利益,許多出版社紛紛降低出版門檻,有人掏錢就給出書,什麼賺錢就出版什麼,從而導致跟風出版盛行,產生大量“垃圾”圖書;
2、為出書而出書現象普遍;
3、個別作者相互吹捧、胡亂推薦;
4、淺閱讀時代,圖書不再內容為王等。
影響
‘垃圾書’泛濫正是當下社會文化亂象的一個縮影。 其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1、浪費讀者時間和金錢;
2、好書被淹沒;
3、讓人們對閱讀失去興趣;
4、無益於社會文化的發展與傳承;
5、拉低全社會思想與審美水平等。
應對之策
扭轉‘垃圾書’滿天飛的局面,就要杜絕時髦讀書,多一些獨立批判性閱讀。特別在圖書選擇上,根據自己的個性判斷,善於在良莠不齊的書刊中選出精品。讀書就像買衣服,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自己最需要的才是最優選擇。
正因如此,諸多讀書人積極倡導獨立性閱讀,比如愛默生在《書籍》一文對讀者提出三條實用準則:第一,決不閱讀任何寫出來不到一年的書;第二,不是名著不讀;第三,唯讀你喜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