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有耕地330畝,人均耕地51.56畝;有林地800畝。全村有農戶17戶,有鄉村人口64人,其中農業人口64人,勞動力3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0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1.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59元。該村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林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30畝(其中:田11畝,地319畝),人均耕地51.56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烤菸、茶葉、核桃等作物;擁有林地8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9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77畝,主要種植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果;全村有荒山荒地面積799.3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 電話。全村有17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17戶通電,無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戶(分別占總數的17.6%和17.6%)。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19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9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9輛,無農用車,無拖拉機。 全村無沼氣池農戶,安裝太陽能農戶1戶,無小水窖,未進行“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00畝,有效灌溉率為60.6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5畝。 該村到2009年底,全村農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2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00萬元,占總收入的37.66%;畜牧業收入10.70萬元,占總收入的50.3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0頭,肉牛10頭,肉羊5頭)林業收入0.45萬元,占總收入的2.12%;工資性收入2.04萬元,占總收入的9.60%。農民人均純收入2259.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林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0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人(占勞動力的36.7%),在省內務工1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以烤菸、茶葉種植業為主,主要銷售往本縣。2008年烤菸、茶葉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3.5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茶葉、核桃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烤菸、茶葉、核桃、花椒、蠶桑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7戶,共有鄉村人口64人,其中男性34人,女性30人。其中農業人口64人,勞動力30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聚居地,其中彝族64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人,占人口總數的1.5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0人,參合率93.75%;享受低保2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鄉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室5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9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17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青雲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安定鄉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5公里,距離中學19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人,其中小學生4人,中學生1人。 該村無文化活動室、圖書室和業餘文娛宣傳隊。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9.3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集體經營狀況和村集體財務情況。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4人,均為男黨員。該村有團員2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在飲水方面:飲水管道老化,水池容量小,源頭急需建造水池。2、在通電方面:電路老化,木質電桿多,村民家中電 路隱患嚴重。3、在道路方面:我村路況非常惡劣,坑坑窪窪,下雨時泥濘不堪。4、我村信息公共服務不暢通,生產信息不靈,嚴重製約著我村的生產發展。5、農產品結構單一,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夠。6、農民看病難,儘管從2006年實行了合作醫療, 農民還是無法看得起病, 小病忍著, 大病拖著, 因病返貧現象時有發生。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以烤菸、蠶桑、茶葉、花椒等支柱產業,不斷增加農民收入。2、加快農田水利、道路基礎設施建設。3、要加大農村教育投入,使農村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4、繼續實施交通道路暢通工程,不斷改善農村道路狀況。5、加強農村公共衛生事業建設,不斷改善農村衛生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