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由來四川省三都博物館占地73.75畝,第一期工程的建築面積為6800平方米,有三層樓,共設八個展館:一樓有四個展區:陶瓷藝術館、瓷器藝術館、石刻藝術館和精品藝術館;二樓"書畫藝術館"分類展出書畫大師作品、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和四川書畫民家作品;三樓"木刻匾額館"薈萃了各個時期各個地方的名匾。
名稱淵源
華陽(樊鄉)原名廣都,是古蜀開明王朝所建三都之一,與新都、成都並稱三都,今廣都城遺址位於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境內,華陽三都博物館即是依託這一地域名建立起來的私立博物館。博物館由民營企業成都花雨集團投巨資所建,占地73.8畝,建築面積13000餘平方米,為漢代風格園林式博物館。三都博物館於2009年10月28日正式開館至今,已免費接待遊客10多萬人次。
黃龍溪分館
三都博物館黃龍溪分館於2011年6月30日開館,擁有歷代名家書畫、陶瓷精品、青銅器、石雕、木雕、漢陶、玉器等文物共一萬餘件,這些文物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色,其中僅三都地區的文物就達1000餘件,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開館慶典
華府大道館
2009年10月28日,四川省三都博物館在國家級新區----四川天府新區華陽街道舉行了隆重的開館慶典儀式,為四川民間博物館的發展又添了一名生力軍,也為全國第九屆民間收藏文化高層論壇的召開增光添彩。
黃龍溪分館
2011年6月30日,四川省三都博物館黃龍溪分館開館,這標誌著四川省三都博物館向全國最大的一批民間博物館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同時也標誌著蜀中第一名鎮黃龍溪的文化品位得到了實質性的提升。此舉將實現民間文化保護與傳承、古鎮文化品位提升、古鎮旅遊價值提升和區域傳統教育基地的構建等諸項收益,可謂名館牽手名鎮實現多贏。
會上,原成都軍區副司令員、中將、四川省三都博物館名譽館長范曉光宣布黃龍溪分館正式開館,原中國文物局副局長、中國收藏家協會名譽會長、三都博物館名譽館長閆振堂為同時成立的全國民間博物館館長聯誼會展覽中心授牌,閆振堂並向華陽贈送了其親筆題寫的書法作品,省文化廳廳長鄭曉幸為黃龍溪分館授牌,原省文化廳廳長、四川省收藏家協會會長張仲炎也向三都博物館黃龍溪分館贈送了珍貴藏品。
隨後,雙流縣人大、縣政協領導還向雙流全縣黨員和部分學生贈送了博物館邀請券,以此增強廣大黨員和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文物意識。
活動期間,全國20位民間博物館館長齊聚華陽(黃龍溪),縱論民間博物館發展大計,舉行了主題為“傳承民族文化、守護精神家園”的全國民間博物館館長大簽名活動 。
建成於2011年的三都博物館黃龍溪分館,是華陽黃龍溪遠近聞名的一座民辦博物館。其中收藏的歷代名家書畫、陶瓷精品、青銅器、石雕、木雕、漢陶、玉器等文物多達一萬餘件,讓人嘆為觀止。
三都博物館黃龍溪分館位於古鎮黃龍溪民俗文化演藝中心內,規劃面積1000平方米,分主題展廳、固定展廳兩部分。該館總體布局為庭院園林風格,以漢代風格建築為基調。其中展出的藏品大多都是來自於全國各地民間博物館的精品,包括名家書畫作品、古物青銅雕刻及漢陶藏品等各種藝術珍品,其中不乏唐三彩、宋青花等珍貴陶、瓷藝術品,及唐寅、仇英、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潘天壽等書畫名人和林則徐、康有為等政治名人的傳世作品。
在展館內,“西壩窯”展區可謂獨具特色。其中的宋代西壩窯制精品顯示了當時高超的工藝水平。西壩窯兼具宋代南北名窯之長,西壩窯瓷中的窯變釉、彩釉、釉下彩瓷足以和河北定窯、磁州窯、福建建陽窯系媲美;其白瓷系器物尤為罕見,藝術風格獨樹一幟。
不僅如此,館內還設有水文化館,集中展示千年水碼頭黃龍溪本土歷史文化。
該館不僅為成都華陽市民提供了一個鑑賞名品、陶冶情操的好去處,也為全國民間藝術家及藝術藏品提供了一個絕佳的交流展示平台,同時,還能讓更多市民進一步了解黃龍溪古鎮厚重的歷史文化。
在“2014成都創意設計周—雙百創意總動員”活動中,該館除了免費向觀眾展示外,還舉辦了現場書畫筆會和文物鑑定沙龍。
地理位置
華府大道場館
成都市雙流區協和街道(原華陽街道西)華府大道二段38號
黃龍溪場館
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旅遊風景區鎮龍街5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