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春季里個相思末艷陽子個天,東風搖曳垂楊線,可人子個憐。
遊絲牽惹桃花片,春光在眼前,玉人怎不見?
恨天不與人方便!錦帳里個春寒宋獨自子個眠。
奴的天呀!玉人兒怎把良心變?
夏季里個相思末正日子個長,羞風飄動浴鴛鴦,熱難子個當。
鬢雲蓬鬆嫩梳妝,淚如湘江水,點點濕衣裳。
今生不是並頭蓮,前世里個燒了末斷頭子個香.
奴的天呀I能一日訴訴奴衷腸?
秋季里個相思宋玉露子個凋,梧桐葉落秋漸老,傷懷子個抱。
遙望銀河渡鵲橋,孤雁聲聲憐,寒蟲哪卿叫。
金風颯颯桂香飄,明月里個悠悠來憶吹子個簫。
奴的天呀!黃菊瘦又見芙蓉嬌!
冬季里個相思末朔風子個吹,雪花飄飄措梅開,鎖陽子個台。
奴郎一去不回來,為你俏冤家害奴如痴醉,一片冰心有誰哀?
依然里個梅帳宋獨自子個睡,奴的天呀!冤家嚇,自有青天在!
作品鑑賞
自然景色越是美好,卻越是襯托出相思之人“可人子個憐”,即更加惹人憐愛。它使人觸景生情,“遊絲牽惹桃花片”,那“遊絲”,猶如相思的縷縷情思,牽惹得人思緒聯翩,精神恍惚,大好的“春光在眼前”,可是“玉人怎不見?”玉人,即美人,這裡指她的情人。她為什麼不能與情人相會呢?這是由於封建社會客觀環境的制約,封建禮教提倡男尊女卑,允許男子可以朝三暮四,喜新厭}}!因此她要“恨天不與人行方便!”作者不只是把情人的變心歸咎於情人個人,而是把怨恨的矛頭直指統治那個社會的“天“,這是其深刻之處。因為與情郎不得團聚,她不得不“錦帳里個春寒末獨自子個眠”,忍受著孤玻、淒涼之苦。她既很懷疑、又想不通“玉人兒怎把良心變”?美好的春光與不美好的愛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強烈的反襯,使讀者也不能不和詩人一起無可奈何地發出呼喚:“奴的天呀軍”句中“里個”、“末”、“子個”等,屬襯字,無義、下同。
夏季日長夜短,氣候炎熱難熬,連鴛鴦都需要沐浴在薰風之中。薰風,即東南風,和風。在這樣“熱難子個當”的高溫下,詩人看到鴛鴦鳥尚且能成雙成對,而自己卻孤身一人,不僅感到無精打彩,“鬢雲蓬鬆徽梳妝”,而且傷心不已,哭得“淚如湘江水,點點濕衣裳”。她之所以如此傷感,乃因為她的情郎變心離她而去,使她“今生不是並頭蓮”,即這輩子不能與情人結婚,她認為這是由於她“前世里個燒了末斷頭子個香”,即對佛不敬而遭到的報應。這種宗教迷信思想當然是荒謬的。但她之所以產生這種思想,卻是由於現實的不幸和痛苦,使她無法找到合理的解釋。她只有無可奈何地呼喚老天爺,讓她“能一日訴訴衷腸",使她積悶在內心的痛苦能得到釋放。
秋季令人感到更加“傷懷”,因為不僅萬物凋零,還有“遙望銀河渡鵲橋,孤雁聲聲憐,寒蟲卿哪叫”。據唐韓鸚《歲華紀麗》卷三引《風俗通》雲:“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渡過天上的銀河,與她的丈夫牛郎相會。七夕,即陰曆七月初七,正值初秋。雁為匹鳥,失偶成孤雁,則叫聲悽厲可憐,寒蟲的卿卿叫聲,也足以頻添無限的淒涼之感。何況颯颯的秋風,飄來桂花的陣陣芳香,在悠悠的月光下,回憶著吹簫的聲音,仿佛那黃菊瘦與芙蓉嬌,也跟詩人一樣在經受著淒涼與優愁的折磨。這裡作者既從視覺、聽覺,又從感覺、味覺等多方面寄情於景,融情於景,令人感到無處不充溢著值得痛心、惋惜的相思之情。
冬季里北風吹,雪花飄,本是萬物蕭疏的季節,面臘梅卻能傲霜鬥雪,一花獨秀。象徵男女合歡的場所—陽合,卻牢牢地鎖著。為什麼呢?因為“奴郎一去不回來”。在這種情況下,詩人傷感萬分,“為你俏冤家害奴如痴醉,一片冰心有誰哀?”冰心,喻心地清明純潔,表里如一。儘管情郎不在,她依然獨自睡在梅花帳子裡。她對愛情的堅貞不渝,有青天可以作證。通過傾吐四季相思之情,一個善良、純真而又可憐可愛的婦女形象,便活躍在我們的眼前。它足以使我們強烈地感受到,情郎一旦“把良心變”,該是給他的妻子帶來多么巨大的精神痛苦早在舊社會,中國婦女在愛情婚姻問題上所受到的委屈和壓力,實在太大了。可見婦女的解放,不只是政治上、經濟上的,在愛情婚姻上,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藝術風格上,它雖然感情沉鬱,如泣如訴,但它給人的感受,卻是淒涼而不消沉,憂愁而不傷感,顯得悲中有壯,柔中有剛。儘管相思之情似乎已經要把這位女主人公的身軀壓倒,然而她那顆熾熱和頑強、純潔和美好的心靈,卻仍舊足以給人以鼓知和亢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