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哲學對話:柏拉圖、休謨和維根斯坦》,蒂莫西·斯邁利 (Smiley,T.) 編,張志平 譯,灕江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很多偉大的哲學家都曾用對話形式闡述他們的思想。本書分別考察了柏拉圖、休謨和維根斯坦採用對話形式寫作的理由,並探討了哲學內容與文學形式之間的相互作用。
作者介紹
戴維·塞德利
(David Sedley),劍橋基督學院研究員,劍橋大學哲學教授。他發表的論著包括與朗(A. A. Long)合著的《希臘化時期的哲學家》( The Hellenistic Philosophers, 1987),以及很多有關古代哲學的論文。他與G. Bastianini一起編輯了長達335頁的有關柏拉圖《泰阿泰德篇》的佚名評論。另有《柏拉圖的〈克拉底魯篇〉》( Plato’s Cratylus, 2003 ,Cambridge)和《創世說的古代批評家》(Creationism and its Critics in Antiquity, Berkeley ,2007 ) 等著述。他曾在普林斯頓、伯克利和耶魯做古典學與哲學的客座教授。1986—1992年曾擔任《古典學季刊》( Classical Quarterly)的編輯,並於1994年當選為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
喬納森·丹西
(Jonathan Dancy),基爾大學(University of Keele)哲學教授,1988—1989年在匹茲堡大學做客座教授;1993—1994年在牛津萬靈學院做訪問學者。其主要著作有:《當代認識論導論》(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Blackwell, 1985),《貝克萊:一種導論》( Berkeley: an Introduction, Blackwell,1987),《道德的理由》( Moral Reasons, Blackwell, 1993),《實踐的現實》( Practical Rea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和《無原理的倫理學》( Ethics Without Principl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簡·希爾
(Jane Heal),劍橋大學哲學教授,聖約翰學院研究員。維根斯坦是她的研究重點,已出版的著述有《事實與意義:奎因和維根斯坦論語言哲學》( Fact and Meaning: Quine and Wittgenstein o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Blackwell, 1989),《摩爾悖論:一種維根斯坦的進路》(‘Moore’s Paradox: a Wittgenstein Approach’, Mind, January 1994),以及《心靈、理性和想像:心靈與語言哲學論文選》( Mind, Reason and Imagination: Selected Essays in Philosophy of Mind and Langua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1997年當選為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
編輯推薦
《哲學對話:柏拉圖、休謨和維根斯坦》編輯推薦:對話是一種基本的交流形式,以對話的形式來表達哲學思想的寫作,也由於具備了對話的形式而獲得了某種內容上的不同:它可能更為豐富、複雜和深入地表達了作者的哲學思考。《哲學對話:柏拉圖、休謨和維根斯坦》選取了哲學史上三位不同時期的代表性哲學家柏拉圖、休謨和維根斯坦,由英國當代的三位哲學教授從對話形式與其內在哲學思想的關係入手進行作品解讀。論文來源於這三位學者在英國國家學術院圍繞“哲學對話”主題所作的演講。三位學者戴維·塞德利(David Sedley)、喬納森·丹西(Jonathan Dancy)和簡·希爾(Jane Heal)都是英國劍橋等大學哲學研究領域的著名教授,其中有兩位是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
名人推薦
戴維·塞德利揭示了柏拉圖在《斐多篇》中對劇中人物在嚴格哲學意義上的運用已經達到了相當程度;這篇論文也附帶表明,完成這項任務對歷史、哲學和語言學方面的知識儲備要求已達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喬納森·丹西研究的是《自然宗教對話錄》中作者自己的聲音的問題,但是他把它完全倒置過來,並根據休謨認識論的獨特性而提出一種完全嶄新的闡釋。而簡·希爾在此對《哲學研究》中的諸多聲音及其與維根斯坦《哲學研究》主題構想的關係,進行了開創性研究。
——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 蒂莫西·斯邁利(Timothy Smiley)
閱讀推薦
對話是一種基本的交流形式,以對話的形式來表達哲學思想的寫作,也由於具備了對話的形式而獲得了某種內容上的不同:它可能更為豐富、複雜和深入地表達了作者的哲學思考。本書選取了哲學史上三位不同時期的代表性哲學家柏拉圖、休謨和維根斯坦,由英國當代的三位哲學教授從對話形式與其內在哲學思想的關係入手進行作品解讀。論文來源於這三位學者在英國國家學術院圍繞“哲學對話”主題所作的演講。三位學者戴維·塞德利(David Sedley)、喬納森·丹西(Jonathan Dancy)和簡·希爾(Jane Heal)都是英國劍橋等大學哲學研究領域的著名教授,其中有兩位是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
目錄
序言
演講一
柏拉圖《斐多篇》的戲劇人物
戴維·塞德利(DavidSedley)
演講二
“因為作者在此被抹去”:
對休謨在《自然宗教對話錄》中運用對話形式的哲學反思
喬納森·丹西(JonathanDancy)
演講三
維根斯坦與對話
簡·希爾(JaneHeal)
譯後記
文摘
蘇格拉底並非第一位進行哲學對話的人,柏拉圖也並非第一位書寫哲學對話的人。但是,由於柏拉圖作為劇作家、哲學探索者和散文大師的獨特天賦,他對交談中的蘇格拉底的刻畫也就為這種體裁的寫作樹立了標桿。如果說柏拉圖對這種藝術形式的處理是精妙絕倫的,那么其中的一個原因將會是:對他來說,對話就是哲學。甚至“辯證法”——他用來表示正確的哲學方法的術語——從非常字面的含義上講就是指進行對話的學問。
眾所周知,柏拉圖哲學經歷了從早期著重敘述其老師蘇格拉底的思想,到中期主要表述他自己的理念論(theory of Forms),再到晚期藉助新的視角和方法重新思考其以往想法的發展。對話形式本身在發生改變,這也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早期階段,令人難忘的是柏拉圖對蘇格拉底探問他所遇到的那些人的信念、生活和價值體系,並羞辱他們、開導他們或者更經常地只是簡單地挫敗他們,所作的一覽無遺的描述。而後,我們卻趨向於發現,蘇格拉底——或者代替他成為主要發言者的不論什麼人——在把其對話者變成發展其自己的建設性見解的搭檔。
與這些眾所周知的發展交織在一起的還有另一種發展,它很少得到專門的考慮,但是如果我的看法沒錯的話,它卻能給這種多維的研究路徑(multi dimensional medium)增加另一種維度。下面,我的討論就將集中在柏拉圖實際上是如何對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進行角色分配這一點上。
儘管我主要關注的人物將是西米亞斯(Simmias)和克貝(Cebes),但還是讓我從另外一組對話者也就是格勞孔(Glaucon)和阿狄曼圖(Adimantus)開始吧。他們是柏拉圖的兄弟,並且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他們也是《理想國》(Republic)中大多數時候蘇格拉底首要的對話者。而《理想國》的首要目標就是要通過構建理想城邦來論證實現正義的好處。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曾注意到,對此二人,蘇格拉底都僅在一種情形下借其父名稱之為“阿里斯通之子”(son of Ariston)。這兩次稱呼都發生在很關鍵的時候,並且,蘇格拉底都很大方地對當事人的發現給予肯定。在第4卷(427c 6d 1)中,在完成他對理想城邦的構建時,蘇格拉底對阿狄曼圖評論說:“那么,阿里斯通之子,到目前為止,你們的城邦是會被建立起來的。”而在第9卷中,在他的整個論證達到高潮時,蘇格拉底問了格勞孔一個結論已包含在其中的問題:“我們是雇一名傳令官呢,還是由我自己來宣布:阿里斯通之子斷定,最善良、最正義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人——也就是最具王者風範並給自己作王的人……?”(580c)
更明確地說,“阿里斯通之子”第一次是指阿狄曼圖,而第二次則是指格勞孔。但是對於當代讀者來說,這種借父名(在古希臘就相當于姓)對其子的稱呼當然首先指的是比他們更著名的兄弟——柏拉圖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