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1987年3月15日凌晨2時39分,亞麻廠內傳出一陣震天動地的爆炸聲,附近的人們以為是發生了地震,距亞麻廠幾百米遠的消防支隊大樓也發生了劇烈的震動,消防隊員們被巨響和搖晃驚醒了,推窗望去,只見亞麻廠冒出熊熊烈火——爆炸引起了劇烈的燃燒。
這次事故中人員死傷眾多,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
(1)廠區疏散通道少、寬度小、疏散距離長,因而發生爆炸後,車間內許多工人難以疏散,烈火圍困無法逃生。有5名工人因找不到出入口,擠在一起被火燒死。
(2)爆炸時磚砌承重牆倒塌,樓板、沒有施焊的屋面板塌下,砸傷了不少工人。
(3)地溝內的爆炸,掀翻了機器設備,在場人員來不盡避讓,被壓死壓傷。
這次哈爾濱亞麻廠爆炸,其爆炸威力之大,造成的後果之嚴重,在國內外都是罕見的。
火災原因
這場災難的根源,是長期以來一直被人們忽視的細微塵埃。但是引起這起爆炸事故的 火源,有關方面組織人員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提出了幾種不同的看法,如靜電、電氣、撞擊等,但因為現場遭到嚴重破壞,難以找到強有力的證據,最後未能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見。
主要教訓
(1)沒有充分認識粉塵爆炸的危險性。這次爆炸是麻粉塵爆炸。各種纖維在紡織過程 中,都會產生粉塵,即細小的塵屑顆粒,其粒徑一般為1~400微米。以黃麻粉塵為例,粒徑大於90微米的,占31.8%;小於90、大於28微米的,占12.7%;小於28、大於12.5微米的,占9.25%;粒徑小於12.5%微米的,基本上是塵土。粉塵顆粒中,其化學成分大致是:含碳約44%,含氫約6%,含氧約29%,含氮約1%。因此,這些粉塵屬於可燃粉塵。未經篩分的麻粉塵,據試驗,其爆炸極限為70克/米3,最小點火能量640毫焦,最大爆炸壓力0.7兆帕,壓力上升速率1.11兆帕/秒。如經過篩分,去掉粒徑小於12.5微米的顆粒(主要是塵土),其爆炸危險、爆炸威力便大大增加,據試驗,其爆炸下限降至50克/米3,最小點火能量降至300毫焦,最大爆炸壓力增至0.22兆帕,壓力上升速率達2.2兆帕/秒。所以,麻粉塵爆炸會造成巨大的破壞。
這次爆炸事故的爆炸威力是相當大的,在梳棉和前紡車間下面有一條幾百米長的地溝,上面澆築有20厘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地坪,爆炸時,地溝上的地評被炸開、塌下;10多米深的地下室的一台重約10噸的機器,爆炸時掙脫固定螺栓,飛向空中,落在它處,爆炸中,梳麻車間屋頂上的瓦片蕩然無存,被震碎的門窗玻璃、死者的衣服碎片和肢體飛到幾百米之外,據計算,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形成每秒1000~3000米的火焰傳播速度。有人估算,這次爆炸的威力相當於數噸TNT炸藥當量。
對於麻粉塵的爆炸危險性,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識不足,人們往往只看到纖維有較強 的吸濕性,不易懸浮的一面,而沒看到有些地區或場所氣候乾燥,相對濕度很低,無“濕”可吸的一面。近年來,我國發生的幾起麻粉塵爆炸事故多發生在氣候乾燥的地區和季節(10月到次年5月),這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
(2)忽視除塵工作的重要性。哈爾濱亞麻廠對除塵工作雖也採取了一些措施,但很不 得力。建廠30多年,粉塵從未徹底清掃過,車間內積存的粉塵很多,特別是梳麻、前紡車間,經常是麻塵飛揚,人們相距幾米之外就看不清對方,粉塵濃度常在爆炸極限之上。這次爆炸後,現場清出的麻粉塵有數噸之多。可見,正是由於人們對除塵工作不夠重視,才導致了這樣的一場悲劇。
(3)建築布局不合理。該廠將擁有1.5萬錠規模的梳麻、紡紗、織布等工序的6個車間連在一起,組成一個總面積達3.7萬米2的大方塊,各個車間之間沒有任何防火分隔,特別是極易產生粉塵、爆炸危險性較大的梳麻、前紡車間,與其他車間緊緊相連。而且設有多台有爆炸危險的濾塵器的中央換氣室,竟布置在廠房的中心位置。
除了地上建築緊緊相連外,梳麻、前紡車間敷設的除塵管道3條地溝又在地下把東部換氣室和中央換氣室連通起來,塵雜氣流運輸通風管道又把這兩個換氣室和除塵室連線起來,這些管道當中都沒有獨立分段隔離設施。這次爆炸時,這些地溝、管道成了爆炸的傳播通道一處爆炸,立即引起了連鎖反應,因而地處中央地帶的中央換氣室爆炸,使周圍建築遭到嚴重破壞。
(4)有爆炸危險的設備過分集中布置,缺乏必要的泄壓設施,該廠原設計的袋式濾塵器和集塵斗,極易積存麻粉塵,有很大的爆炸危險。這些濾塵器、集塵斗大都集中布置於一室,其中13套濾塵器的集塵斗布置在地下室內。這些設備間均無分隔。這次爆炸首先是從一台濾塵器開始而後波及到其他的,全廠17台濾塵器幾乎全部被毀,只有3號濾塵器因與其他設備有牆隔開,才得以免遭厄運。
安裝這些設備的廠房都未考慮泄壓條件,尤其是地下室的泄壓條件更差,因而發生爆炸時威力較大。此外,廠內許多沉重的設備安裝在地溝蓋板上,地溝內發生爆炸時壓力難以泄出,結果,強大壓力炸翻地溝蓋板,掀翻了機器。中央換氣室兩側是磚砌承重牆,爆炸時,牆壁倒塌,樓板塌下,造成重大損失。有些廠房的大型屋面板只是浮擱在鋼樑上,相互間沒有施焊,爆炸時屋面迅速掉落。
(5)地下麻庫位置不當,麻庫設在前紡車間的地下室,當時難有數百噸亞麻,而且麻難緊挨著容易爆炸的集塵器系統,集塵器系統又和電氣線路並行。在這次事故中,地下麻庫爆炸劇烈,使上面鋼筋混凝土樓板、主梁遭到嚴重破壞,麻庫上方的前紡車間破壞程度最為嚴重。爆炸後庫內燃燒猛烈,消防人員進行撲救十分困難,這裡的延燒時間也最長。
(6)必須高度重視纖維粉塵的防爆問題。
①防止粉塵爆炸的最基本措施是做好除塵工作,除塵效果差的老式除塵裝置要儘早進行改造;建築物、機器設備、通風管道上的積塵都要及時清除;通風管道要儘量設定得短些,少用彎管、反管、漸縮管,以減少積塵;風速要適當控制,以防風力過大攪動粉塵而形成“塵雲”(大量粉塵懸浮)。一般說來,棉紡廠通風管道的風速直在8-15米/秒。麻紡廠的宜在18-20米/秒,雜塵氣流通風管道應與其他通風管道分開,袋式濾塵器應與建築物保持一定距離。
②要有良好的泄壓條件。經常容易產生粉塵的車間,特別是安裝除塵設施的建築,一定要注意泄壓要求,宜採用框架結構。袋式濾塵器、集塵斗不宜過分集中安置。更不可安裝於難以泄壓的地下室內。除塵系統的管道也要有泄壓裝置,以便在爆炸壓力上升前能立即關閉與生產系統的連結口。
③選用建材時和施工過程中,也要考慮防塵要求,容易產生粉塵的建築物,其牆體、屋頂、樓板等應保持表面光滑,不宜採用有凹形的建築材料,以防積塵。哈爾濱亞麻廠有些廠房的屋面承重梁是工字鋼,下緣積存了大量粉塵,發生爆炸時,這些積塵和地面、設備上的積塵同時揚起,連續發生空間粉塵爆炸,加劇了破壞威力。
④建築布局要合理。各車間之間要按規定留出防火間距;有爆炸危險的梳麻、前車間、換氣室等,要布置在廠區邊緣,與其他建築物保持較大的距離,各車間應留出必要的 疏散通道,其寬度、疏散距離應符合規範的要求,以便萬一發生事故時人員能及時疏散。
⑤嚴格控制火源。在有粉塵的場所,要嚴格控制一切火種,電氣要符合G一1的要求,同時,要特別注意防止產生和積聚靜電,除塵裝置的金屬部分要完全接地;吸塵裝置要加裝金屬網,以防雜物混進除塵系統摩擦、撞擊而產生靜電;布袋濾塵器應儘量採用容易吸濕和導電的天然纖維織物和抗靜電織物。
纖維粉塵的防爆,是一個新的課題,有些具體技術措施還有待人們進一步去研究和探討。
事故處理
廠長、一名副廠長被撤職,紡織工業局局長,一名副局長分別受到記過和記大過的處分,一名副市長(兼市經委主任、市工業生產安全委員會主任)也受到記過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