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線上訊息: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在所有哺乳動物中,最兇殘的不是人們通常所能想到的獅子、老虎或者狼,而是食肉的有袋類動物,如生活在澳大利亞的袋獾和已經滅絕的袋獅。
評選最“兇殘”動物 袋獅重返人們視野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日前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對眾多的食肉性哺乳動物的咬力(bite force)進行了評估。他們發現,俗稱“塔斯馬尼亞惡魔”的食肉性有袋類動物——袋獾才是現存的世界上最強大的獵食者。
通過研究動物的頭骨化石,科學家在已經滅絕的食肉哺乳動物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結論。他們發現已經滅絕的袋獅(Thylacoleo,marsupial lions)與袋獾比較起來,其兇猛程度更勝一籌,是所有食肉哺乳動物中咬力最強的。這種體重達200多磅(約100多公斤)的生物最後一次在澳大利亞大陸上漫步已經是大約3萬年前的事情了。
研究小組表示,這些“有著不安性格的食肉動物”曾經是澳大利亞大陸上占統治地位的頂級掠食者,在到處充斥著馬刀齒貓(saber-toothed cat)的北美州和南美州,它們也占據著類似的小生態環境。
有袋類食肉哺乳動物的攻擊力不可輕視
研究小組的成員們分析了39種現存的和已經滅絕的哺乳動物的頭骨,並計算出它們的犬齒所發出的咬力。隨後根據估測體重對每種動物的咬力進行了調整,以便得出一個可以在不同種類的動物之間進行對比的相對值。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古生物學者,同時也是哺乳動物研究專家的史蒂芬·羅(Stephen Wroe),是這個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他說:“袋獾的食肉能力通常被人們輕視或低估。而一隻6公斤重的袋獾足可以殺死一隻30公斤重的袋熊。”
同樣地,研究結果還顯示,這些有袋的食肉動物在大約3萬年以前就已經漫步在澳大利亞的土地上了,那時它們撕咬獵物的能力就差不多已經和現在的獅子一樣強大了。史蒂芬說:“一隻袋獅的平均體重為100公斤,而它所產生的咬力卻可以與現存的體形最大的獅子(大約250公斤)撕咬獵物的能力相媲美。”
報導說,研究人員已經於上周在英國皇家學會的學報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腦容量越小撕咬獵物的能力就越強大?
在胎盤類哺乳動物(幼體在母親子宮裡發育成長的哺乳動物)中也有一些長有利齒的超級殺手存在,這其中包括非洲獵犬、美洲虎和雲豹。這胎盤類哺乳動物中,已經滅絕的恐狼(Dire Wolf,體形比較大,與現代狼具有親緣關係)相對於它的體形來說,咬力最為強勁有力。這種古狼與現代的灰狼相比,具有相對寬而短的頭部,腦殼較小,同時它的牙齒也更大,身體更為健壯結實。
史蒂芬和他的同事注意到,在已經滅絕的袋獅身上也有相似的適應當時環境的特徵。以前的研究曾顯示,在食肉哺乳動物中擴張的腦容量使容納下頜肌肉的空間變得窄小。這是不是意味著,腦部越小的哺乳動物其咬力就越強大呢?對此,史蒂芬表示:“這種特徵具有普遍性,我們的發現也說明了這一點。但是在我們下結論之前,仍然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完成。”
史蒂芬表示,食肉類胎盤哺乳動物的腦容量平均是有袋類哺乳動物的2.5倍。這或許能夠幫助人們解釋,為什麼許多有袋類食肉動物在研究過程中被發現具有相對來說非常強大的撕咬獵物的能力了。
袋獅這種動物首先是由英國著名的化石學家理察·歐文在1859年描繪給世人的。歐文相信,他的最新發現向人們描繪了最兇殘同時也最具破壞性的食肉獸類。而目前更多的工作則是由史蒂芬和其他澳大利亞科學家們在研究化石證據的基礎上進行的。
袋獅的相關知識: 袋獅屬於雙門齒目;袋獅科,生活在上新世—更新世的澳大利亞。袋獅是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已滅絕成員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同時它也是澳洲歷史上最大型的肉食性哺乳動物。(國際線上獨家資訊 王高山)
推薦閱讀
科學家欲破解"塔斯馬尼亞惡魔"的死亡之謎
國際線上訊息: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的野生動物官員們就陸續接到一些不同尋常的報告,這些報告顯示,一些被稱之為“塔斯馬尼亞惡魔”的有袋動物——袋獾的面部都出現了嚴重潰爛的傷口,更有許多袋獾因為患上了這種奇怪的面部腫瘤病而死亡。
“塔斯馬尼亞惡魔”遭遇真正的“魔鬼”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3月29日報導,袋獾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哺乳動物,同時也是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特有的生物種類。袋獾以它那獨特的嚎叫聲和暴躁的脾氣著稱於世,塔斯馬尼亞最早的居民因為被夜晚遠處傳來的袋獾可怕的尖叫聲嚇壞了,因此稱它們為“塔斯馬尼亞的惡魔”。
但是,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塔斯馬尼亞惡魔”卻遭遇到了真正的“魔鬼”。一些最初的調查結果顯示,有數萬隻的袋獾因為感染上了一種名為“袋獾面部腫瘤”(Devil Facial Tumor Disease)的疾病而死亡。
艾里斯泰爾·斯科特是塔斯馬尼亞農業部門一個袋獾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他介紹說,初步的研究顯示,這種奇怪的面部腫瘤疾病正在塔斯馬尼亞東部迅速蔓延。他說:“監控結果顯示,這種奇怪的疾病已經遍及了塔斯馬尼亞州65%的地區。在這種疾病出現之前,袋獾最多時的數量約達到13萬至15萬隻。而現在,已經有大約7.5萬隻袋獾因為患上這種疾病而死亡,這對塔斯馬尼亞地區袋獾的整體數量無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得了這種怪病之後,袋獾會首先在嘴部周圍出現毒瘤,然後腫瘤會慢慢擴散至頸部,有時候還會出現在身體的其它部位。成年袋獾較之幼年袋獾更容易患上這種疾病。同時,因為腫瘤會干擾到袋獾的進食,所以生病的袋獾通常會變得非常衰弱,這個時候,雌性的成年袋獾就很容易喪失它們的幼仔。在潰爛的傷口出現後,袋獾會在6個月之內死亡。在塔斯馬尼亞的某些地區,所有的袋獾會在短短18個月內喪命於這種可怕的疾病。
科學家試圖破解這種神秘的疾病
目前,一個專門的袋獾實驗室已經在塔斯馬尼亞的北部城鎮朗塞斯頓建立起來。科學家們希望在實驗室中能找到這種神秘疾病的起因以及它不為人知的傳播方式。現在科學家們是基於“這種疾病是靠身體接觸傳播”的假設進行研究工作的。斯科特說,在動物界中,以前惟一有過記載的一次是一種通過交配傳播的犬類惡性腫瘤,而這也是他們在研究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惟一一種疾病。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分析這種疾病的染色體結構,並已識別出它的染色體組型。
研究者表示,他們已經能夠在實驗室里培養這種腫瘤細胞,並能對它進行測試。對這種疾病作出正確的診斷並最終能研製出相關的疫苗是這個科研小組的主要目的。目前,研究者正致力於了解關於這種疾病的更多知識。塔斯馬尼亞政府也在努力地採取一些措施,希望能阻止這種疾病進一步蔓延。
為了阻止這種疾病的快速傳播,一道防護線正在塔斯馬尼亞北部地區建立起來,現在塔斯馬尼亞北部地區是至今為止還沒有受這種可怕疾病影響的地區。同時,塔斯馬尼亞政府也在考慮是否將袋獾這種動物作為瀕危物種列入澳大利亞的《瀕危物種法》。這一舉措將使袋獾受到人們的保護,從而免受其它危險因素(如因為水質污染或土地開發而使其棲息地遭到破壞等)的干擾。同時,這也要求當地政府起草一份關於袋獾種群恢復的計畫書,這份計畫書應該著重於控制已經發生的疾病,並同時防止它傳播給更多的動物。
對此,斯科特表示,這種疾病“已經給野生的袋獾種群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但科學家們相信,在眼下這段時期內,袋獾還不會從塔斯馬尼亞的棲息地滅絕。
目前,塔斯馬尼亞島上袋獾面臨的窘困局面也驚動了澳大利亞大陸的相關人士。澳大利亞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和一些動物園也聯合起來,開始就有關事宜進行討論。如果塔斯馬尼亞島上野生袋獾的生存情況繼續惡化,那么圈養的袋獾會被人們送到澳洲大陸。目前,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上共生活著大約150隻圈養的袋獾。
相關:袋獾屬袋鼬科有袋動物,是袋鼬科現存體形最大的成員,繼袋狼滅絕後成為現存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袋獾的食物包括鼠類、蜥蜴、和兔子等,另外它也喜食其它動物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