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陰陽
《周易》認為宇宙是太極,太極產生陰陽兩儀。太極陰陽是宇宙的一元兩面。宇宙是太極,國家、企業管理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相處,產生既相對又互補的運動觀,一物之進必是一物之退才能產生均衡中和。管理者(陽)與被管理者(陰)共同參與的中道管理,這種管理概念,稱之為中庸管理,它是現代最實用的管理法。太極陰陽原理體現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容忍、進退,應當成為管理者的座右銘。不要以達到最大利潤作為經營管理的唯一準則,而忽視人類本身的自尊感和價值觀。而是承認任何一個人都是一個太極,他本身是融合的,待人要因人而異,始終維持其自尊,使組織充滿和氣。象個大家庭一樣,使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都稱心如意。這種中道管理(或稱“中庸管理”)西方叫品質管理圈。它既不同於以人事為中心的管理,也不同於以生產為中心的管理。品質管理圈可定義為:現場人員自動自發地參加品質管制活動。凡工作性質相似的作業人員組成小組,定期集會參與討論,並同心協力以創新思想熱心鑑定、分析和解決有關產品品質及其他現場的問題。這種品質管理圈是採用易經“致中和”原理,符合乾卦的“安人”概念。
根據易理,陰陽兩僅分為四象,即老陽、少陰、少陽、老陰。今人丁善懿在《易經與科學管理》一文中將管理者的素質歸納為“二知四巧”,“二知”為工作上的知識和職責上的知識,“四巧”為領導、教導、方法、技巧。或者說,管理者的職責範圍有兩方面:①建立良好人際溝通關係。②設法安人及解決不能避免發生的問題。要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在於四點:即第一讓每個職工知道他本人的工作應如何進展;第二該表揚的應及時表揚;第三先告訴職工各種影響他們自身改變的因素;第四知人善任,充分發揮每個職工的專長。管理者如能掌握這四個基礎,便能活用待人與用人的原則。
當管理者面對問題時,要先定下解決問題的目標,這便是“經”。然後考慮時空四時的四象環境來用“權”,以求通權達變。還要考慮四點,即把握權不離經,考慮內外環境的變易,惟時適變和因時制宜。在解決問題時也要注意四點,即搜尋事實,審度與決定,採取行動與考察結果。就是說凡事都要善始善終,不能虎頭蛇尾。
管理者的領導方式也可歸納為四個字;安和樂利、所謂“安”是要大家安心於事,一切有安全保障感。“和”就是要致和,使人際關係達到和諧之境。“樂”是大家喜氣洋洋,皆大歡喜。“利”是透過理性的觀念,合情合理的追求利潤。
雖然這種類比法有一些牽強,但易理太極陰陽強調事物對立統一兩方面的思想,對管理者如何處理與被管理者的關係,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位中應時
《周易》強調位、時、應、中。位,指空間變化。六十四卦每一卦分陽位、陰位,每一卦從下往上又分下位、二位、三位、四位、五位、上位。如陽爻處陽位,為“得正”,主吉,反之則不得位,多主凶。也就是說事物發展有空間基礎,如具備這個基礎則往往成功,失去空間基礎,則往往失敗。管理上也是如此,應考慮各層次職員的位置,使他們各得其所,各盡其能。這就要求任人唯賢,讓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才能。日本的管理符合由下而上的六爻管理。一切數據、決策、信息、溝通……是由下而上,由內而外,從基層反映到上層。東南亞國家的管理,受易經天大、地大、人亦大的傳統精神及時位觀念的影響,企業內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一視同仁,希望大家都成為自覺自愿的、不違規矩的倫理,主動關心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高層、中層、基層各居天人地爻位,中層管理者是第一線管理人,地位十分重要,故在選拔、培植和派任上對企業的興旺關係極大。西方管理不太注重這一點,如美國一般高級管理者的興趣僅是生產、銷售和商品的消費;重視資源的使用,不斷追求有形財富的積累。因此,高級管理當局要下屬自由發揮去管人、理人而不制定條條框框,只要能達到目標,就可獲得合理待遇;但如達不到目標,就會毫不容情地解僱,這是一種非常現實的經濟管理制度。
中,指中位,中道。六十四卦中,二、五兩位為中位,不管陰爻還是陽爻居中位,皆吉。然如陽爻居五位,陰爻居二位,則既得正,又得中,為大吉。管理者管理企業,管理下屬均要遵循中道,不可有私心雜念,不可有所偏頗。
應,指陰陽對應,呼應。六十四卦中,一與四,二與五、三與六爻相應。凡陽爻與陰爻,陰爻與陽爻相應,稱為“有應”;陽爻與陽爻,陰爻與陰爻相應,稱為“無應”。一般情況,有應為吉,無應為凶。陰陽相感應亦是管理原則之一,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只有相互感應,上下一心,才可萬物化生,百業興旺。
時,指時位、時機。六十四卦表示六十四“時”,每卦六爻的變化情狀,均體現事物在特定“時”中的變化、發展規律和卦義的特定背景。對一個管理者來說,及時等待時機、把握時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說空間的變化還可以用人力變通的話,那么時間的變化有時卻非人力可以挽救的。因而不失時機乃管理者一條基本原則。《周易》的“時”往往與信息——訊息相聯繫。《豐卦.象辭》說:“天地盈虛,與時訊息。”意為客觀世界陰陽盈虛變化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訊息”意同消長,此又可理解為信息,時間的轉移、變化蘊藏著瞬息萬變的各種信息。管理者應對這種高度敏感、高速變化的信息及時作出反應,同時還要迅速而準確地把握自己企業、經營的信息,並及時反饋給社會。
三才統一
三才統一的思想是《周易》的基本思想。《周易.繫辭》認為:“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是天、地、人三才的統一體,其中下二爻為地道,上二爻為天道,中二爻為人道。三才思想即“天人合一”思想,而天人合一思想又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觀念,它滲透到文化的各層面,包括管理領域。東方管理科學有別於西方管理科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十分重視人的因素,著眼點不是只放在物品的生產、經營上,而是重視在上司、下屬、同僚之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管理者要心物一體,要任人唯賢,善用人才,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和才能,親君子而遠小人,企業內容上下之間、左右之間同心協力。現代管理科學(包括西方管理科學)已逐漸認識這個,如管理科學提出要重視人力資源和生產資源,重視四 M資源。所謂四M資源指機械設備、原材料、製造方法、人力勞務四項,因各自的英文字母首字為M,故稱四M資源。操作者負責前三項,管理者還要加一項,即管人、理人、安人。如何使被管理者樂意按質按時完成任務,這就需要管理者了解管理上三件既分不開而作用又不相同的要素:即需要、目標和行為。企業通常有三種需要,這就是①滿足生產的需要;②滿足個人的需要;③滿足組織的需要。若要職工有好的表現,有高生產率的行為,單靠擬定目標是不夠的,應該有效地滿足三種需要著手。要克己安人,知人善任,就是要有行為的作用。這種管理思想與《易經》三才思想、重視人才的思想相吻合。
太和
《周易.乾卦.象》:“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太和”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太和是一種和諧、統一、兼容的自然境界、社會境界、政治境界。也是管理者所追求的目標。《周易》六十四卦所象徵的各種矛盾事物,錯綜複雜,包容於一體,達到一定的和諧統一。管理者在管理與被管理、勞與資,上與下等矛盾激化時,要儘量克己安人、多行退守、和平相處,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採取過激行動。要善於運用離合、異同法則,異中求同,離中求合。在正邪之間也要採取寬大包容態度,化異己力量為同己力量。實際上,凡是企業內部團結,上下關係融洽,其企業一定成功。家財萬貫的美國著名企業家卡內基死後,其墓碑上寫著:這裡埋葬著一個人,他最大的特點是善於把強於自己的人團結起來,一道工作。作為一個管理者,要充分注意把整個企業的各種力量聚結在一起,為實現統一的目標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