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民國25年考入寶郡聯立中學,後轉邵陽縣中卒業。民國28年入湖南第一師範學習。民國30年入國立中山大學法律系學習。民國33年日寇南侵,廣州淪陷,疏散回鄉。同年下期起,先後被聘為邵陽縣中,循程、松坡中學教員。日寇投降後,復入中山大學學習,民國36年7月取得法律學士銜,卒業後,繼任松坡中學教員。解放後,擔任公辦隆回一中第一任校長。
革命史
吳步程任松坡中學教員時,隆回的國民黨、三青團為縣治之爭,互相殘殺,給人民民眾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吳步程利用在校給學生上公民課的機會,聯繫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罪行,熱情地介紹解放戰爭勝利發展的大好形勢,激發學生對國民黨黨團鬥爭的憤怒與不滿情緒。隆回第一任縣長李萼上任途經桃花坪時,遭到松坡中學數百名學生的圍攻和毆打。
1948年秋,吳步程家鄉的荷香橋代用中心國民國小青年教師範水源等20多人,把專橫獨斷的校長范之禹趕下了台,改選眾望所歸的吳步程兼任該校校長。吳上任伊始,組織教師學習毛澤東著作,秘密傳閱解放戰爭勝利發展的情報信息,還指示青年教師肖治國打入當地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民眾團體“荷香橋關帝會”,做爭取和團結民眾的工作,並利用當地青年學生組建了“西勝鄉新民學友會”。當時,該校主事、國民黨勢力的代表羅卓漢蠱惑青年學生,妄圖購槍搞武裝,對抗解放。吳步程指導肖治國以“新民學友會”名義,在中心學校(關帝廟)召開了有40多名青年學生參加的大會。會上,大講“新民學友會”的宗旨和全國大好的革命形勢,揭發了國民黨勢力的圖謀。
1949年春,吳步程在邵陽參加共產黨的地下活動,奔走邵陽、隆回、洞口一帶,宣傳革命形勢和馬克思列寧主義,並組織革命青年學習《山東土改法》、《新民主主義論》,利用擔任“外五鄉回邵籌委會副主任”的公開身份,大力做各界人士的統戰工作。為了解除青年學生求學的困難,與同仁(胡清漪、劉承)在桃花坪創辦求是中學(後併入松坡中學),同時潛入國民黨軍營,分化瓦解敵軍。同年6月23日,經左維、伍魁元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被編入邵陽城市支部教師小組。入黨後,吳步程經組織安排,在知識青年和進步人士中組建黨的外圍革命組織“新民主主義研究會”。他在西勝鄉發展了肖治國、范水源等五六人為會員,還在石下江等地發展了會員。8月,荷香橋和石下江的“新民主主義研究會”正式成立。“新研”組織青年和教師學習毛澤東著作,進行革命形勢教育,向人民民眾開展革命宣傳,為迎接隆回解放做了大量工作。
1949年10月,隆回解放,10月15日,他赴邵陽迎接由南下工作隊組建的隆回縣委、縣政府的負責人,向他們詳細匯報當時隆回的情況,協助縣委、縣政府開展工作。他分別找到桃洪鎮的保、甲長,向他們宣傳形勢,交代政策,鼓勵他們將功補過,並為南下幹部當嚮導,深入到公路沿線發動民眾,完成桃洪鎮和公路沿線的鄉村征糧任務,支援過境部隊。
為了肅清隆回境內的國民黨殘兵、游雜部隊和土匪,吳步程積極協助駐軍和工作隊進行清剿,向國民黨軍政中上層人士宣傳共產黨的政策,動員游雜部隊向人民政府投誠,先後說服國民黨新六軍副軍長劉建章和“國大代表”劉鎮越投誠。
奮鬥史
1950年冬,吳步程投入土改工作隊,在蔭山鋪搞試點。1950年1月任縣文教科副科長,1951年8月,兼任隆回縣立中學(原松坡中學)校長,10月任縣土地改革委員會副主任。1951年冬,任六區區委副書記(駐地水車,現屬新化),分工在奉家山大山區蹲點,工作兢兢業業,與民眾同甘共苦。 1953年5月,他調邵陽專署文教科工作,致力教育事業。他嚴謹樸素,既是一個有才幹的政治工作者,又是一個有見識的教育工作者,在肅反運動中,受到錯誤處理,被判刑三年,1961年春病故,享年42歲。1982年,黨和政府為他徹底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