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吊

印度洋吊

dian Ocean Surgeon

dd
中 文 名: 印度洋吊
俗名別名: 虎紋吊(香港)
英 文 名: Indian Ocean mimic Surgeonfish
拉丁學名: Acanthurus tristis
地理分布 分布在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孟加拉灣(Bay of Bengal)和安達曼海往西至馬爾地夫和查戈斯群島(Chagos Islands),以及往東至印度尼西亞南部的海島(至少到達巴厘島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群體產卵型
食性 藻食性

印度洋吊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8條 背鰭軟條(總數):23-33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22-29條
成魚體長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隨著成長而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背鰭和臀鰭軟條稍延長;胸鰭鈍圓形;幼魚時尾鰭呈截形,隨著成長逐漸呈彎月形,成魚時上下葉延長。成魚體乳黃色泛紅,頭部灰藍色,鰓蓋緣具黑色斑紋。腹鰭、背鰭、臀鰭和尾鰭均為黑褐色,尾鰭具藍色緣;胸鰭基部黑色,餘部淡色透明;尾柄棘溝黑色。幼魚體乳黃色泛紅,體側具數條黃褐色豎紋;頭部灰色泛紅,具橙色和藍色眼圈;胸部橙黃色;背鰭末端和尾鰭均為黑色並具鮮藍色緣;臀鰭灰藍色具褐色斑紋,另具黑色和藍色緣。印度洋吊幼魚和老虎新娘神仙(Centropyge eibli)非常相似,因此也得名“虎紋吊”,這是大自然生物的一種擬態行為。仔細觀察兩者的頭部和吻部,還是很容易分辨出蓋刺魚科和刺尾魚科的特徵的。
對於新海水族來說,在挑選魚只時,需要細心觀察以區分印度洋吊幼魚與老虎新娘神仙(Centropyge eibli),切勿指鹿為馬。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25cm
習性 棲息於較淺的瀉湖和面海珊瑚礁區水深2-26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有珊瑚生長的岩礁區和沙礫區中。主要以海藻為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