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拔[千斤拔]

千斤拔[千斤拔]
千斤拔[千斤拔]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釘地根,學名:千斤拔。別名:蔓性千斤拔、一條根等。植物分類為豆科千斤拔屬植物。生於山坡、草地、原野、路旁、灌木叢中。以根入藥。春、秋採挖,洗淨切片曬乾,也可鮮用。分布於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台灣等省。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植株

直立或披散亞灌木。  

幼枝三稜柱狀,密被灰褐色短柔毛。  

葉具指狀3小葉;托葉線狀披針形,長約0.6-1厘米,有縱紋,被毛,先端細尖,宿存;葉柄長2-2.5厘米;小葉厚紙質,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偏斜長4-7(-9)厘米,寬1.7-3厘米,先端鈍,有時有小凸尖,基部圓形,上面被疏短柔毛,背面密被灰褐色柔毛;基出脈3,側脈及網脈在上面多少凹陷,下面凸起,側生小葉略小;小葉柄極短,密被短柔毛。  

總狀花序腋生,通常長2-2.5厘米,各部密被灰褐色至灰白色柔毛;苞片狹卵狀披針形;花密生,具短梗;萼裂片披針形,遠較萼管長,被灰白色長伏毛;花冠紫紅色,約與花萼等長,旗瓣長圓形,基部具極短瓣柄,兩側具不明顯的耳,翼瓣鐮狀,基部具瓣柄及一側具微耳,龍骨瓣橢圓狀,略彎,基部具瓣柄,一側具1尖耳;雄蕊二體;子房被毛。  

莢果橢圓狀,長7-8毫米,寬約5毫米,被短柔毛;種子2顆,近圓球形,黑色。  

花果期

花、果期夏秋季。  

千斤拔的葉莖 千斤拔的葉莖 千斤拔 千斤拔 千斤拔 千斤拔

生長環境

常生於海拔50-300米的平地曠野或山坡路旁草地上。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雲南、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廣西、廣東、海南、江西、福建和台灣等地。  

菲律賓亦有分布。  

名稱

千斤拔 千斤拔

千斤拔(植物名實圖考)蔓千斤拔(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吊馬樁,吊馬墩,一條根,老鼠尾,鑽地風(四川)  

別名

千斤拔的果實 千斤拔的果實

金雞落地、土黃雞、老鼠尾、透地龍、牛大力、千里馬、牛頓頭、一條根、土黃昏、吊馬樁、千斤吊、大力黃、千尾盪、三股絲、金牛尾、千金墜。  

出處

出自《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lemingia prostrata Roxb.[Flemingia philippinensis Merr. Et Rolfe;Moghania philippinensis (Merr.et Rolfe)Li;M.prostrata(Roxb.)Waang et Tang]  

栽培

土壤選擇及整地

千斤拔為多年生藥用植物,主要以根部入藥,主根發達,入土深,側根少或無,宜旱作,怕澇,生命力強。因此應選擇土層深厚的沙質壤土或壤土(土質疏鬆較有利植物根的生長)為宜,排水條件良好,土層厚度,內無板結層。翻地最好是秋翻,若來不及秋翻,春翻也可以,但必須保證土壤墒情,打碎坷垃、整平地面,否則會影響全苗壯苗。起畦寬約1.2m,高約30cm,畦長視地形而定。

播種

一般在3月底4月初播種最為適宜,氣溫達15度以上,此時氣溫較高,出苗快,冬前又有較長的生長期。播前施用優質農家肥每畝2000千克,45%複合肥每畝40千克做基肥,播種方法採用撒播較好,播種量每畝約1千克,後覆土不超過3cm,一般從播種至出苗需要10d左右。

田間管理

(1)施肥

千斤拔為多年生根類藥用植物,第一年在施基肥的基礎上追肥三次,呆出苗約15cm左右時畝施尿素3kg,第二次在中耕除草後(大約在6月下旬)施複合肥20kg/畝,第二次在9月份,施45%複合肥10kg/畝。第2、第3年每年春季幼苗萌發前追施複合肥每畝25千克,7月份再追施一次複合肥每畝30千克。施肥選擇在下雨前後施,以下小雨為適。

(2)中耕除草

千斤拔幼苗期(前六個月)生長比較緩慢,容易生長雜草與千斤拔爭光搶肥,幼苗期應及時除草30厘米高時種植地已全部封行。無需人工除草。

(3)病蟲害防治

千斤拔髮現的主要病蟲害是在千斤拔孕蕾時有豆莢螟開始入侵花蕾,產卵;待結成果莢時幼蟲就在果莢內蛀食種子而造成空莢,防治方法是現蕾時用樂果1000倍或氰氯菊酯1500倍兌水噴霧,一個星期噴一次。

採收加工

人工栽培的千斤拔三年即可收穫,一般在第二年採種完後即可收穫。因為此時當地氣溫還比較高,陽光較為充足,採收回來的藥材易曬乾,存放不易發霉。有條件的地方最好是在冬天收穫,此時藥材的質量是最好,而且可錯開農時。用勾機勾挖可取後藥材根部。秋收回來的千斤拔,先除去地上基葉,用水洗去泥沙,再削去鬚根,攤在太陽下曬乾,然後數十根紮成小把,裝入竹簍或用打絞機打成捆,若不能及時出售,可置乾燥處貯藏,注意防蟲防霉。商品以足乾、呈圓椎形、成條粗壯,棕紅色,斷面白色,顯粉性,呈菊花紋,無陽枝、無蟲蛀、無霉變者為佳。

醫藥價值

根供藥用,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強筋壯骨、消炎止痛等作用。  

功能主治

千斤拔的果實 千斤拔的果實

祛風除濕、舒筋活絡、強筋壯骨、消炎止痛。

苗藥:根治風濕骨痛,腰肌勞損,偏癱,及慢性氣管炎,乳腺炎,小兒麻痹後遺症,毒蛇咬傷《湘藍考》。

白藥:根治風濕關節炎,腰肌勞損,血崩,白帶,跌打損傷《滇藥錄》。

侗藥:根治風濕骨痛,腰骨疼痛,軟困目眩,四肢無力,消化不良《桂藥編》。

彝藥:根治瘡瘍膿腫《桂藥編》。

壯藥:根治風濕骨痛,腰骨疼痛,軟困目眩,四肢無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桂藥編》。

瑤藥:用於風濕骨痛,腎炎,支氣管炎。  

《植物名實圖考》:補氣血。

《嶺南採藥錄》:祛風去濕。治手足痹痛,腰部風濕作痛,理跌打傷,能舒筋活絡。

《南寧市藥物志》:壯筋骨,去瘀積。治跌打損傷,風濕骨痛,四肢酸軟無力,黃疸。

【性味】甘;澀;平  

【歸經】肺;腎;膀胱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磨汁塗,或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1.《植物名實圖考》:補氣血。2.《嶺南採藥錄》:祛風去濕。治手足痹痛,腰部風濕作痛,理跌打傷,能舒筋活絡。3.《南寧市藥物志》:壯筋骨,去瘀積。治跌打損傷,風濕骨痛,四肢酸軟無力,黃疸。  

【摘錄】《中華本草》  

化學成分

根中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已確定結構有:蔓性千斤拔素(fliemiphilippinin)A、B、C、D,刺桐素(erythrinin)B,燃料木素(genistein)此外還含有5,7,3′,4′-四羥基-6,8-雙異戊烯基異黃酮(5,7,3′4′-tetrahydroxy-6,8-diprenly isoflavone),千斤拔素(Flemichin)D,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以及碳原子數為22~30的正烷酸。利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髮油,用GC-MS進行測定出39個化學成分,其中相對百分率含量大於4%的分別確定為a-雪松烯,7-雪松烯,雪松烯,8-愈創烯,halicene。  

藥材來源

為豆科千斤拔屬植物千斤拔,以根入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磨汁塗,或研末調敷。

採收儲藏:秋後採挖,洗淨,切段,曬乾。春、秋採挖,洗淨切片曬乾,也可鮮用。  

實用選方

千斤拔的根 千斤拔的根

①治風濕筋骨痛及產後關節痛:千斤拔每次七錢至一兩,同豬蹄一隻,以酒、水各半燉爛,去渣,食肉及湯。(《江西中醫藥》(10):64,1957)

②治慢性腎炎:千斤拔一至二兩,水煎服。(《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③治咳嗽:千斤拔鮮根一至二兩,水煎服。(《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④治跌打損傷:千斤拔七錢至一兩,酒、水各半煎服。(《江西中醫藥》(10):64,1957)

⑤治婦人白帶:千斤撥七錢至一兩,同豬精肉二、三兩,寬水同燉,去渣,食肉及湯。(《江西中醫藥》(10):64,1957)

⑥治黃腫:千斤拔一兩,酒磨服。

⑦治喉蛾:千斤拔研細末,吹入喉內。

⑧治腫毒:千斤拔,酒磨搽患處。(⑥方以下出《湖南藥物志》)

⑨治牙痛,牙癰:千斤拔一至二兩,蜂房三至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⑩治蛇咬:千斤拔,水磨搽患處。(《湖南藥物志》)

藥膳配方

千斤拔紅棗雞腳湯:

千斤拔的花 千斤拔的花

原料:雞腳6隻,紅棗10枚,花生仁100克(連衣),千斤拔100克,春根藤60克。

做法:千斤拔和春根藤洗淨切碎,雞腳過開水燙後去硬膜及爪甲,將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煲3小時,然後加入上等魚露和味素調味。

吃法:飲湯,吃雞腳、紅棗和花生仁。(千斤拔和春根藤不要吃!)

功效:強筋健骨,用於風濕痹症日久、肝腎俱虛之下肢酸軟;或產後氣血兩虛之下肢痿軟無力;或中風后遺之步履困難、雙膝酸軟乏力。  

豆科·菜豆族·木豆亞族植物

木豆亞族(Subtrib. CAJANINAE Benth.),世界有13屬,大部產於亞洲、非洲、大洋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有5屬:木豆屬千斤拔屬、野扁豆屬、鹿藿屬、雞頭薯屬。小葉3片,有時1,稀5或更多,背面具腺點;常無小托葉;花序無節;小苞片缺;花瓣常紅色或黃色,有時被短柔毛;花柱常無毛,柱頭頂生,頭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