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北洋橋
北洋橋是武漢市歷史悠久的石拱橋。
據《洪山文史》稱,北洋橋是武漢市歷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武漢市尚存原貌的古拱橋,橋長50米,寬7-11米。兩頭寬,中間窄,拱橋跨度14米。北洋橋是武漢市唯一尚存原貌的石拱橋,它的結構與趙州橋結構相似,始建於唐代,歷經戰亂,屢毀屢建。現在人們看到的北洋橋,是明弘治甲子年(1504年)重新建造的,離現在整整500年,位於洪山區和平鄉北洋橋村。寬闊的河面上,北洋橋如長虹飲澗,富有強烈的層次感和韻律感。‍‍
2004年,洪山區和平鄉北洋橋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一致同意將北洋橋的保護問題寫進該村《村民自治章程》,並派專人保護古橋。
“北洋橋歷經滄桑卻能保存下來,得益於這裡的村民世世代代對古橋 的保護。”北洋橋村委員會書記孫達方如是說。
近代保護北洋橋最慘烈的一次鬥爭發生在1938年。古稀老人陳大華、高天保回憶:有一天,一群日本兵開著一輛坦克企圖從北洋橋上通過,當天上百村民拿著鋤頭、鐮刀、棍棒守在橋頭,與日本兵發生“火併”,兩名日本兵被打死。次日遭到日本兵的瘋狂報復,一名村民被槍殺,所有青壯年男女全部外逃,北洋橋卻得以保存。
68歲的陳國永老人站在橋邊講述,“文革”期間破“四舊”,橋上石碑的碑檐被砸爛,石碑被推倒,村民心疼得直落淚。村民王樹聲和另外幾位村民用“牛車”將最大的一塊記錄有“此橋興自唐代……”的石碑運到一地溝邊,假裝當“跳板”使用。石碑逃過滅頂之災。
1988年,北洋橋被列為市級保護文物。隨後的十幾年中,村民們更是將北洋橋當成“寶貝”愛護,演繹了許多動人故事。為了防止大型車輛碾壓,他們與文物部門一道,在橋兩邊修起“防護墩”,杜絕2噸以上的車輛通行;1994年秋天,有一輛大卡車夜晚經過,將橋的一角撞壞,幾位村民連夜追趕,要回了維修賠償費。
據悉,北洋橋村規劃以古橋為中心,建一條“仿明清一條街”,使這一文物產生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散文:味道里的故事“北洋橋”
元月二十八那日,大霧瀰漫在武漢的上空;輕輕的、薄薄的、飄遮在新火車站那“千年鶴歸”造型凸顯特色的景致上,使之武漢新火車站更加具有著神秘感! 沒有購到回家過春節的火車票,隨後穿行在新火車的景觀里,從東頭一直走到了西頭寬敞的公路上。延著公路,我開始尋找著那五百多年的古老橋-----“北洋橋”!
古雲夢澤消失,分解出眾多湖泊港汊。
武漢是一個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有著“百湖之城”的美譽,舟與橋就成為了武漢人賴以生存、交流、溝通的必需。
因新火車站的建設,又一次打破那沉睡五百多年的古老橋----“北洋橋”。
據查:北洋橋是我市唯一尚存原貌的石拱橋,與趙州橋結構相似,始建於唐代,歷經戰亂,屢毀屢建。現在人們看到的北洋橋,是明弘治甲子年(1504年)重新建造的,離現在整整506年。
又名白楊橋、白洋橋。位於武昌城北8公里處洪山區和平鄉北洋橋村東湖港上。始建於唐代,明萬曆三十年(1602)重建,清代和民初曾屢加修葺。橋為單孔拱頂,全長50米,寬7.76米,淨跨10米。雙圓心拱,橋身為紅沙條石砌築。1995年對橋面進行過全面維修。1988年被武漢市政府定為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進行了重新裝飾。繼續發揮著行人、行車的作用。
我一路尋問,下得公路,沿著一段鄉間寂靜的小路,在北洋橋村東湖港上村落處。一座單孔石拱、紅砂條石砌築的古橋映入眼帘。也許是寒冷的冬日,古橋無景相絀,使之我觀看到古橋的渾然。橋向兩岸延伸,猶如一道小小彩虹,降落於人間。
沿著小河的兩邊是民房環繞;從橋的北面,我慢行地走過引橋。引橋和橋面都是青麻石鋪墊,橋頭二座石獅子佇立在路旁,年復一年的忠於職守地守候著這古老的橋!
不寬的橋面,竟然在兩側還貫通階梯形成人車分流。引橋的兩邊是一個八字形矮墩是“限載墩”。
橋面由三道組成:橋中砌有四十八縱橫相排的磚石(我自己數的),約2.5米寬能通行小汽車的坡道。
兩邊是人行的台階道約1米多寬,數著橋面的台階道,上九台台階道,下九台台階道(我自己數的)。正好應了古代使用“九”個數字特有的寓意、象徵!
拾階而上,數得是十四壘麻石護欄;時不時偶爾出現一、兩個行人和小汽車,匆匆從不寬的橋面上通過。
站在“北洋橋“上,看到小河中有很多工業垃圾,枯萎的水草與生活垃圾漂浮在河面上,讓人感到“小河”的命運何去何從???遠遠望去是在建的新橋和寬敞的新公路。
古橋的南頭,豎立立存的三塊石碑,從碑文得知,此橋興自唐代,明弘治年間重建,明萬曆年間和民國四年曾對此橋進行過兩次維修。
最為奇觀是古橋的那紅砂條石砌築的基墩,古橋西邊是完整無缺的平面,而古橋東面卻有小四方形的紅砂條砌築錯出。我想是不是古橋東面曾經修葺多次???
史料記載(網上查):此地“北洋橋”乃是東南祁鄭湖和西北余家湖的兩湖交匯之處,曾為淮揚荊襄沔黃蘄諸路客商往來必經之地。橋址處原為一渡口,曾是安徽、江西等地客商來漢必經之路,久而久之形成集鎮。
明朝初年,一周姓官員路經渡口,見200多人等一艘小舟,便說服其好友陳廷英捐1000多兩白銀和400擔大米,在此修建了一座石橋。因渡口名叫白洋渡,石橋便取名為白洋橋,後訛傳為北洋橋。
但縱觀歷史,它卻是命運多舛:
(資料)近代保護北洋橋最慘烈的一次鬥爭,發生在1938年。有一天,一群日本兵開著一坦克企圖從北洋橋上通過,當天上百村民拿著鋤頭、鐮刀、棍棒衝上橋頭,與日本兵對峙並發生衝突,兩名日本兵被打死。次日遭到日本兵的瘋狂狂報復,一名村民被槍殺,所有青壯年男女全部外逃,“北洋橋”卻得以保存。
(資料)“文革”期間破“四舊”,橋上石碑的碑檐被砸爛,石碑被推倒,村民心疼得直落淚。村民王樹聲和另外幾位村民用“牛車”將最大的一塊石碑運到一地溝邊,假裝當“跳板”使用。石碑逃過滅頂之災。
五百多年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光陰如白駒過隙,河水在小橋下流淌,古橋卻巋然屹立。
我感嘆!
單孔的小石橋:簡單古樸、堅固耐久、結構精巧、線條秀麗、橋身斑駁、雄姿依舊!
“北洋橋”呈現出了先民的勤勞與智慧,可見了古人人本的思想遺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