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個理想的詩會,曾點說過這樣的話:“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北京青年詩會的動議便來自“冠者五六人”,這個命名的運思過程,按照柏拉圖的說法,率先設計的是這個活動的一套或幾套理念。
我們正處於馬克思所謂的“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之間的停頓和換檔處,這是兩幕重頭戲之間短暫的清場和擺置,是兩個音部之間的間奏曲。這裡出現了一個“中間地帶”,一個“間”,它意味著不斷拉長的道路和等待,意味著隨時到來的拯救和超越,有點類似阿甘本分析過的那個“彌賽亞時間”。在這個思想節點上,“橋與門”應當是一個恰切的綜合意象。兩者各自可以發展出諸多詩學見識,又可以放在一塊來思考,實現兩者間的融合與轉化。
對當下在北京生存和寫作的詩人們來說,不論是在“門”前還是在“橋”上,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迅疾和兇猛的風暴。北京詩人,尤其是年輕詩人或青年詩人(這裡沒有八零後、九零後這樣的代際劃分,年輕或青年,主要指的是寫作者與詩歌的一種微妙關係,一種寫作的年齡狀態和暗藏潛力的精神面貌,與詩人的實際年齡無甚關係)要面對這個時代充滿悖謬的“橋與門”:中心的邊緣性(北京詩人或藝術家的活動坐標在圓明園、宋莊、望京等邊緣地帶),讓詩人保持持巨大的活力和無限的潛力;前進的曲折性(從體驗“一橋飛架南北”的通暢到迷惑於辨不清方向的城市立交橋),讓提升寫作的難度和建立文本內在的複雜性成為一個詩人從事寫作應當必備的素質,因為生存的艱難就是寫作的艱難,反過來,駕馭了寫作的難度,生活的線團也有望被解開。
今天在北京從事寫作的詩人,我們驚嘆於他們的創造能力和生產規模,這裡並非冷清寂寥,而是寫出的作品太多了,我們寧可詩人們少寫一點,多想一點。因此我們更傾向於提出“一次性”的概念(它也為今天的詩人建立自己的“橋與門”)。“一次性”,在這裡有兩層含義:其一,就是把每一次都當做第一次,或者用時髦的語言表達為“人生若只如初見”,詩人每一次下筆,都懷著像新娘第一次進入婚房時那樣的興奮、羞慚、渴望、期待、遐想……詩人要攜帶著對一個未知領域的穿越精神來從事寫作。少寫一點,但寫得更凝鍊、深刻。其二,“一次性”也可理解為把每一次都當做最後一次,或者如常言所說:“朝聞道,夕死可以”。曼德爾施塔姆夫人回憶錄中也有類似精彩的表述。把每一次都當做最後一次,詩人的語言將獲得空前的抒情性,這也是我們在中國傳統詩詞中最受心靈觸動的地方。每一次寫作,都是一次離別,都是一個不可複製的時刻。尤其在瞬息萬變的資訊時代,一個寫作者如何能將作品保存下來,進入一個超越性軌道,這種“一次性”的心態將會幫助他認清自己的使命,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注在作品上。因此,“一次性”有必要成為今天詩人寫作的一項精神維度,在這個崇尚更多和更快的時代里,我們更應該維護寫作的尊嚴,寧可少寫一點,也要爭取寫得好一點。
誠如此,“橋與門”的命題可以在如下四層含義上做出理解:
一、作為一種現象學,“橋與門”有著它的現實來源。生活在北京的詩人們應該最能體會到,北京就是一座生長在“橋”上和“門”里的城市,同時容納了它的傳統形式和現代質素。“橋與門”成為了北京這座城市既具體又抽象的地域標識,表達著活躍於北京的寫作者們一種文化共識、思想方式、修辭習性和行動姿態。
二、作為一種歷史觀,“橋與門”暗示了我們對悠久深厚的傳統文化的繼承方式和轉化意識。在中國現代詩學中,傳統,越來越成為現代詩人的一個問題,它在為我們鋪就橋樑的同時,也提供了解決矛盾和轉換危機的隱蔽門徑。“橋與門”的歷史觀告訴我們,線上性時間軌道中,應當重新納入我們傳統的圓形時間。
三、作為一種認識論,“橋與門”的意象在幫助我們隨時修訂和糾正現代人的思想姿態,過渡和轉換不僅是一種外部操作,同時也形成每一個思想主體的內省機制。“橋與門”作為一種詩性的方式,代替了“革命”這種暴戾和粗放的激進手段,進而形成一種作為目的的手段。它在本質上是一套美學方案,身處過渡時代的我們,要抵達的是藝術的生命,而非媚俗的活著。
四、作為一種行動力,“橋與門”重新定義和塑造了過渡時代的人們所應當具備的一副“現代身體”(能夠將現代性切割下的破碎化的身體重新聚合起來),澆灌和培育了每一個現代寫作者的新型四肢,重新伸出了雙腳和雙手,讓雙腳走在“橋”上,讓雙手推開“門”。“橋與門”為從“認識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轉化提供著指引,也將我們長期浸淫的“名詞思維”轉變為“動詞思維”。重新聚合的“現代身體”中潛藏著一種詩意化的行動哲學,正是“橋與門”。
活動發起人:
陳家坪、李浩、張光昕、張杭、江汀、蘇琦
特邀詩人:多多,王家新,西川,臧棣,藍藍,姜濤,冷霜。
朗誦詩人邀請:
阿西、安琪、車鄰、陳遲恩、陳家坪、陳危、戴濰娜、江汀、昆鳥、李海鵬、李浩、李怡靜、盛華厚、蘇琦、王東東、王辰龍、王志軍、韋錦、徐亞奇、殷龍龍、張杭、張慧君、趙成帥
美術設計:
昆鳥
支持機構:
鴻坤·羅納河谷
支持媒體:
中國詩歌網 、詩生活網 、華夏時報、重慶青年報、網易藝術 、詩品、海棠藝術、幕間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