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無機化學研究所

在此期間,徐光憲院士獲2008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其他人員還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教育部提名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分析測試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 此外,學術骨幹還獲得了包括何梁何利科技成就獎和科技進步獎、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優秀青年教師獎等國內重要獎勵科研共7項,還獲得了日本材料技術研究協會頒發給外國人的特別獎及通用汽車中國科技成就獎各1項。 在教學方面,我所承擔了全校(包括醫學部八年制學生)的普通化學和無機化學的理論和實驗課教學任務,並取得了優秀成績,獲得北京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和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各1項,還分別榮獲北京市精品課和國家級精品課獎勵各1項。

簡介

無機化學研究所現有教師29人,其中教授13人、特聘研究員2人,副教授11人、高級工程師2人,講師1人,包括中科院院士4名(徐光憲、黎樂民、黃春輝和高松教授),長江特聘教授2名(嚴純華、高松),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嚴純華),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嚴純華,1996年;林建華,1997年;高松,2006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名(嚴純華、林建華、高松和李星國)。現有教師中博士生導師19名;博士學位擁有者24名,占81%;4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共有20名,占教師總數的65%。形成了一支以優秀中青年學者為骨幹、老中青教師梯隊較為合理的學術隊伍,呈現出團結合作、努力創新的發展態勢。研究人員主持完成了包括國家科技部973項目和863項目、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項目、創新群體項目等各類項目30餘項。
無機所的研究人員近5年來,在國內外SCI收錄刊物上發表論文500餘篇,申請中國發明專利27項,獲得授權專利20項。在此期間,徐光憲院士獲2008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其他人員還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教育部提名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分析測試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此外,學術骨幹還獲得了包括何梁何利科技成就獎和科技進步獎、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優秀青年教師獎等國內重要獎勵科研共7項,還獲得了日本材料技術研究協會頒發給外國人的特別獎及通用汽車中國科技成就獎各1項。
本所的研究內容緊緊圍繞無機和稀土化學的核心問題,面向我國科技和產業發展目標與需求,主要從事稀土材料化學、無機納米材料化學和固體材料化學等領域的基礎研究與套用基礎研究,致力於稀土資源的開發和套用,研究新型稀土光、電、磁等功能材料及相關典型無機材料的合成方法、結構和性能,以及相應的理論方法和材料設計問題。
本所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配位化學與分子基功能材料、固體無機化學與功能材料、物理無機化學與分子設計、稀土分離化學及技術、稀土納米材料化學、無機碳簇和碳納米管化學等,具體研究內容是將無機配位化學、無機固體化學、物理無機化學和稀土化學等基礎學科與分子基功能材料及器件、無機固體功能材料、納米材料和團簇化學、以及材料設計方法和理論等前沿領域相結合,著重研究稀土分子基、納米及介觀體系和無機固體體系的光、電、磁材料的控制合成方法、結構與性能的關係,研究無機及其複合材料在分子、團簇、納米、介觀、薄膜和固體等多種凝聚態、多尺度下的功能機理及調控規律,揭示相關化合物、複合物材料的性質機理,指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開發。
在教學方面,我所承擔了全校(包括醫學部八年制學生)的普通化學和無機化學的理論和實驗課教學任務,並取得了優秀成績,獲得北京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和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各1項,還分別榮獲北京市精品課和國家級精品課獎勵各1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