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棉

劉澤棉

劉澤棉(1937-)生於四代相傳的陶藝世家,師承叔公劉佐朝,並深受劉傳等名家的影響,曾於1958年進修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87年、1997年先後兩次在香港舉辦個人作品展。2002年應邀到美國路易州大學講學,進行陶藝交流。

基本信息

簡介

1937年生於石灣的陶藝世家,1947年隨父習陶,1955年進石灣美術陶瓷廠從事陶藝創作至今。廣東省工藝美術家,1993年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

劉澤棉 劉澤棉

50多年來,他創作了許多優秀陶塑作品 。五六十年代,劉澤棉創作了大量的陶藝作品,大多是傳統的人物形象:羅漢、達摩、鍾馗、皇帝、張飛、文成公主、文姬歸漢等等,也創作了動物陶塑《大鴨》、《神仙魚》等。六七十年代,由於受“文革”時期的影響,主要是創作工農兵形象的作品。如《楊子榮》、《紅色娘子軍》、《農婦》等。1963年到南海農村深入生活。他以一個老農為形象創作了人物陶塑《喜悅》。代表作有《持杖羅漢》、《引福歸堂》、《伏虎羅漢》、《十八羅漢》、《八仙賀壽》、《竹林七賢》、《鍾馗飲酒》、《水滸一百零八將》等。不少作品獲全國陶瓷美術設計一等獎、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珍品獎、優秀新產品一等獎等獎項,不少珍品還被國外收藏。

最高興的事:自己創作的作品得到社會認可 。

劉澤棉大師創作的陶塑作品,一直是石灣美術陶瓷廠最暢銷的石灣公仔。近幾年,他創作的陶塑原作《鄧麗君》、《紫氣東來》,分別在拍賣會上拍出了20多萬元的高價。

人物生平

捏制“公仔”,大師童年玩具

1937年出生於石灣陶藝世家的劉澤棉,是“劉勝記”的第四代傳人。其叔公劉佐朝是清代光緒至民國年間的陶藝大家。劉澤棉雖然出生名門,但童年時期正值戰亂和社會動盪,為維持生活,他幾歲就隨父學藝,捏制的“山公”和小動物成了他童年的玩具,劉澤棉的藝術天賦也開始顯山露水。

劉澤棉 劉澤棉

當時,劉澤棉就住在陶藝名師劉傳附近,他經常跑去看劉傳刀刻手捏,學捏“公仔”。童年這段“窺師”學藝的經歷培養了他對石灣公仔的濃厚興趣,從此,他如痴如醉地迷上了陶塑藝術。

解放初,正在讀國小3年級的劉澤棉懷著對領袖的深厚感情,塑造了一尊毛主席像,並被選送到鎮工商聯陳列館展出,如此生動的作品讓人們不敢相信這是出自一個14歲的孩子之手。為此,他受到了南海縣委書記的接見,並獲得了30元的獎金,一個陶藝童星產生了。

1958年,劉澤棉到了石灣美術陶瓷廠,在集中了曾良、劉傳、廖堅、吳灶生、梁華甫等著名藝人的創作室工作。在藝人薈萃的大家庭里,他博採眾長,貪婪地吸取各家的藝術營養。他還利用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的機會,廣泛聽取知名教授的講課,與全國著名的老藝人“泥人張”張景祜和“面人湯”湯子博交流。此舉開闊了他的視野,使他的藝術見解獲得飛躍與升華,創作激情如泉噴涌,成功地創作了《善惡同眠》、《大鴨》等優秀陶塑作品。

劉澤棉 劉澤棉

上世紀60年代,技藝日趨成熟的劉澤棉到南海平洲體驗生活,當時雖然正值大旱之年,但由於以集體的力量建設了水利設施,使大旱之年仍能豐收在望。這時,劉澤棉被飽經滄桑的老農發自內心的喜悅之情深深感染了,萌發了創作的衝動,並成功地塑造了人物陶塑《喜悅》。這件力作問世後,一直暢銷不衰。時至1994年,當江澤民總書記到石灣美術陶瓷廠視察時,見到這件表現老農手捧清茶、舒眉笑臉,雖飽歷風霜但內心充滿歡樂的陶塑時,非常感興趣,連聲稱讚:“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改革開放後,陶藝創作進入了百花齊放的新時期。這時劉澤棉的創作衝動如泉涌。為了創作《十八羅漢》,他和胞弟劉炳、兒子劉兆津踏遍了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雲南筇竹寺、廣東南華寺等佛教造像藝術寶庫,先後捏了160多個小泥稿,經反覆篩選定稿,塑造出18個姿態各異、富有個性的羅漢。在創作《水滸108將》時,小稿竟然擺滿了一屋!在創作上千錘百鍊、精益求精,使大師獲得了累累碩果。

成就與榮譽

劉澤棉 劉澤棉

1965年作品《力量的源泉》被中國美術館收藏,1983年作品《十八羅漢》、《東坡賞荔》、《石上羅漢》獲全國評比優勝獎,1989年作品《水滸108將》獲全國第八屆百花獎優秀新產品一等獎及1990年全國陶瓷行業評比一等獎;1990年作品《十八羅漢》獲全國工藝美術評比單項最高獎“珍品獎”,並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 。1986年作品《鍾馗飲酒》省政府作為禮品贈送給英國女王。1992年放大近1米高《十八羅漢》被省政府贈送泰國淡浮院收藏。2000年作品《老子》被送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作品《石上羅漢》獲全國百花獎優秀新產品設計一等獎。2002年作品《達摩》被美國路易州大學博物館收藏。

劉澤棉在2015年將陶藝作品《司馬遷》捐贈給國家檔案館永久收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