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曆程
在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年月,誕生於東北嫩江支流霍林河畔。家庭特別貧窮,在解放後的1950年進村民辦國小。由於韓戰,他未能讀完國中。在國中二年級時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8年3月18日回國。1959年10月考入解放軍錦州步兵學院。在軍營里歷任營文書、團政治處文化、青年、組織幹事。於1969年6月30日轉業回家鄉大安市工業戰線。歷任工廠人事科長、廠黨委書記。1987年4月調入大安市文化館任館長、書記。1996年6月退休,現定居解放軍軍需大學院內。
人物代表作
讀國小時,靠翻著四角號碼字典看完了中國古典名著,愛上了文學。60年代開始發表詩歌作品。但因歷史原因停筆。80年代的改革春風吹化了他詩的靈感,又重操文學之筆,開始詩、散文、評論創作。先後出版了系列詩集《尖尖的春天》、《辣辣的夏天》、《橙橙的秋天》、《咚咚的冬天》和《情系十方》、抒情敘事長詩《孤島濤聲》。同時發表了近百篇散文、文學評論。其中《詩歌創作的主元與多元》、《詩壇觀風向》等篇在詩壇上引起效應。《品青》獲世紀杯一等獎;《我們什麼也不像》獲中國首屆微型文學二等獎;《嫩江》獲詩人千家作品大展三等獎,代表作《劉海林的鄉情》獲中國藝術界名人作品展示會代賞獎。其業績入錄《中國藝術家傳集》、《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當代詩人大辭典》。現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受到詩人、作家、評論家熱情評肯,被譽為江畔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