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72
年1月於濱海縣獐溝中學高中畢業。1972年12月-1978年10月在濱海縣工藝美術廠國畫車間工作。
1978年10月-1982年6月在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獲文學學士學位。
1985年9月-1986年6月在武漢大學中文系文藝理論助教進修班學習。
1982年7月-2002年6月先後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文教研室、哲學社會科學部藝術教研室任教,曾任哲學社會科學部副主任,2000年1月起任教授。
2002年6月調入南京藝術學院,歷任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副主任,藝術學研究所副所長、音樂學院副院長。
2004年9月起任博士研究生導師。、
2008年10月-2013年5月任人文學院院長、音樂學研究所副所長。
職務
現為南京藝術學院江蘇省文化藝術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琴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音樂與表演》副主編、《藝術學研究》副主編,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藝術學院第四屆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校教學委員會委員,藝術學理論學科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學分委員會(人文學科)主任委員。
學術團體:全國藝術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音樂美學學會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華美學學會會員、江蘇省音樂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等。
教學
主要講授課程:音樂美學專題研究、中國音樂美學史、西方音樂美學史、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國傳統音樂美學、古代樂論選讀、中西藝術與美學比較、藝術美學專題、文化哲學專題、中西文化比較、莊子思想闡釋等。
研究生培養:擔任音樂美學、藝術美學、藝術文化學方向碩士生導師,中國傳統音樂美學、中國音樂文化、中國傳統藝術美學方向博士生導師。
網路教學:錄有超星學術視頻:《中西藝術與美學比較》、《中國藝術的”月神“精神》、《中國傳統音樂美學建設的幾個問題》等。
著作
2018年《中國音樂美學思想史論》,中國文聯出版社
2018年《藝術之道的學理透視》,中國文聯出版社
2016年《音樂美學教程》(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守承文化之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特殊性研究》(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2年《傾聽弦外之音——音樂美的文化之維》 安徽文藝出版社
2012年《江南文化中的古琴藝術——江蘇地區琴派的文化生態研究》(第一作者)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藝術的生命精神與文化品格》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5年《園林城市文化》(合作)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年《中國音樂的神韻》(修訂本)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年《古琴藝術論》 江蘇文藝出版社
2002年《文化與人格——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一次比較》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02年《中國音樂的人文闡釋》上海音樂出版社
1998年《中國音樂的神韻》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2年《品玩人生——中國新文學大師幽默小品精萃》黃山書社
1990年《青年文學手冊》(合作)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9年《新編美學百科詞典》(副主編)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8年《文學概論》(合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
論文
2018年《禪宗哲學中的音樂本體論——禪宗音樂美學思想研究之一》,中國音樂學(1)
2018年《<文子>音樂美學思想中的“所以聲”》,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
2018年《禪宗的“悟”的音樂心理——禪宗音樂美學思想研究之三》,音樂與表演(4)
2018年《“感應論”音樂美學的理論自覺——《呂氏春秋》《淮南子》《樂記》的論樂理路》,音樂研究(2)
2018年《孔子“鄭聲淫”內涵的新考再證》,黃鐘(2)
2018年《藝術被“灌注”生命的歷程——從傳神寫意到韻律化》,中國文藝評論(3)
2017年《現代藝術荒誕性的審美本質》,藝術百家(3)
2016年《對琴樂演奏之道的潛心追求——成公亮的古琴演奏藝術及其美學理路》,音樂與表演(3)
2016年《<溪山琴況>的音樂美學思想》,當代音樂(10)
2015年《中國古代聲樂演唱美學的歷時性展開——從《師乙篇》到明清唱論的歷史演進軌跡》,音樂與表演(2)
2015年《中國古代思想範式中的全息機制——對羅藝峰《中國音樂思想史五講》中範式研究的一種解讀》,交響(3)
2014年《中國傳統音樂美學的學理重建》,音樂與表演(2)
2014年《儒家音樂美學的內在邏輯與歷史演變》,雲南藝術學院學報(2)
2014年《基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特殊性的立體對位思維》,藝術學研究(10)
2013年《全球化時代地域藝術的生存邏輯》,藝術百家(6)
2013年《明清時期江蘇地區琴派興替的歷史機制——兼及藝術演進的非連續性原理與中心轉移現象》,中國音樂(2)
2012年《文化對藝術的影響機制——兼及藝術的文化學闡釋路徑》藝術百家
2012年《古代唱論的歷時性展開——由<師乙篇>引發出的聲樂美學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1年《中國古代音樂美學的理論特點》交響
2010年《音樂文化中自體守護與異體欣賞的統一如何可能?——從“多元”與“一元”的互含關係所作的論證》樂府新聲
2010年《中國傳統音樂美學建設的幾個問題》交響
2009 年《古琴演奏中的“技”與“道”——從莊子“庖丁解牛”談起》藝術百家
2009年《對音樂內在張力的精心營構——馬友德教授二胡教學與演奏理論淺識》音樂與表演
2009年《20世紀藝術美學理論的維度轉換——從主客間性與主體間性所作的考察》藝術百家
2009 年《嵇康“聲無哀樂”思想形成的理論背景》中國音樂
2008年《“保存”與“生存”的雙重使命——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特殊性》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8年《找回藝術學的真正“自我”——從藝術學的獨特對象所作的學科定位》藝術學研究
2008年《中國藝術表現中的“含蓄”辨微》美與時代
2008年《探尋歷史上的金陵琴派》樂府新聲
2007年《走向主體間性的音樂美學——兼及音樂美學研究中的文化學維度》藝術學研究
2007年《中國音樂美學的邏輯形態——從內涵邏輯解讀中國音樂美學的理論特點》中國音樂
2007年《中國音樂美學的主體間性——中國傳統音樂中人與對象的關係》中國音樂
2007年《我們如何對待傳統?》音樂與表演
2007年《文化對音樂意義的限定——“文化影響音樂的機制”研究之三》樂府新聲
2006年《文化在音樂中的複製——“文化影響音樂的機制”研究之二》樂府新聲
2006年《從藝術與文學的關係談藝術學門類學科的設定》美術與設計
2006年《文化對音樂的功能預設——“文化影響音樂的機制”研究之一》樂府新聲
2005年《文人琴與藝人琴關係的歷史演變——對古琴兩大傳統及其關係的歷史考察》中國音樂
2005年《對江南絲竹音樂形態特徵的文化詮釋》中國音樂
2005年《古琴造型與裝飾之美》美與時代
2005年《中國傳統文化對藝術學科研究生教育的價值》(合作)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04年《中國文人藝術的審美取向》(合作) 社會科學戰線
2004年《<溪山琴況>結構新論》音樂與表演
2004年《南宋浙派對後世琴派的影響及其脈絡》杭州師範學院學報
2004年《音樂文化學學科化的理由與意義》樂府新聲
2004年《音樂“意境”的空間營造》中華藝術論叢
2004年《古琴年代的鑑別》(9-12期連載) 樂器
2003年《中國傳統音樂的“情感”母題及其文化意蘊》樂府新聲
2003年《中國傳統音樂的“自然”母題及其文化意蘊》中國音樂
2003年《古琴的含蓄美及其人格內涵》藝術探索
2003年《文人琴與藝人琴的不同旨趣及其走向》東方叢刊
2003年《從學科結構看當前的音樂文化研究》音樂與表演
2003年《不麗而妙者,韻也——中國藝術的審美品格》教育文匯
2003年《古琴音樂的發展手法及其特點》音樂研究
2003年《古琴神秘性探源》中國音樂
2002年《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內涵》合肥教育學院學報
2002年《中國傳統音樂的“自然”母題及其文化意蘊》中國音樂學
2001年《古琴發展問題剔微》中國音樂
2001年《走向闡釋學的音樂美學》黃鐘、音樂舞蹈研究
2001年《古琴美學的歷時性架構》黃鐘
2001年《也談音樂與文化——答胡自強先生》樂府新聲
2001年《化“中西”為“多元”——從音樂發展戰略看音樂的中西關係》人民音樂
2001年《園林城市的文化定位》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
2001年《莊子哲學對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意義——從“莊子闡釋”課引發的思考》教育與現代化
2000年《文體變遷的背後──從生命本體看中國文學的文體變遷》東方叢刊
2000年《古琴演奏之道》音樂與表演
2000年《古琴表現力抉微》中國音樂學
2000年《人文素質課的教學特性》教育與現代化
1999年《藝術教育中審美闡釋的新層面》教育與現代化
1999年《古琴的文化審美內涵》黃鐘
1999年《古琴韻味辨微》中國音樂
1999年《古琴的審美意蘊》七弦琴音樂藝術
1999年《園林城市的文脈營構》中國園林
1999年《以文化激活音樂──音樂教育中審美闡釋的新層面》人民音樂、音樂舞蹈研究
1998年《瀟灑與飄逸的極致──對絕句藝術的美學分析》東方叢刊、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1998年《韻:中國藝術的靈性所在》文史雜誌
1998年《中國人的“樂”——中國哲人對“快樂”的理解》綠色美學的崛起
1998年《人類如何才是“主體”?——傳統主體觀批判》綠色美學的崛起
1998年《綠的文化意蘊》綠色美學的崛起
1998年《“道中庸”而“致中和”──對郭因美學思想的理論軸心的詮釋》安徽大學學報
1997年《素質與知識的關係及其在教學中的意義》教育與現代化
1997年《原典閱讀:培養原創力的重要途徑──從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談起》教育與現代化
1997年《遠:審美空間的時間化》文史雜誌
1997年《哲學是一種胸襟》哲學大視野
1997年《趨於意義狀態與趨於生命狀態──中西藝術本體狀態比較》東方叢刊
1997年《中國藝術的最高審美範疇:韻》學術界、美學
1997年《中西音樂形式的差異及其文化內涵》黃鐘、音樂舞蹈研究
1997年《中國藝術之韻的時間表現形態》文藝研究
1997年《對現代人“身不由己”狀態的揭示——錢鍾書〈圍城〉意蘊之辨析》文學研究
1996年《審美的感官化與文化原初功能的消解》美學與藝術學研究
1996年《樂器神韻與歷史氛圍——對中國樂器的演進軌跡及其機制的考察》樂府新聲、音樂舞蹈研究
1996年《中西樂器的音色特徵及其文化內涵》樂器
1996年《向心靈深處的開掘——對現代主義演變軌跡的一次嘗試性描述》合肥教育學院學報
1996年《中國藝術的“月神”精神與“玩味”思維》哲學大視野、文史雜誌
1996年《在文化、歷史與生命的律動中闡釋美——中國音樂欣賞課教學思路》黃鐘
1996年《從與意、味、氣之關係看中國藝術中的韻》文藝研究
1995年《宋明道學對人生三大和諧的綜合》合肥工業大學學報
1995年《從文化傳統看中西音樂傳統的不同》黃鐘
1994年《談聞一多對〈也許〉詩的修改》青年詩人
1994年《中國彈撥樂器的歷史氛圍散論》中國音樂
1994年《中西音樂美感特徵的比較》中國音樂、音樂舞蹈研究
1994年《中國古代樂器發展漫談》(上、下)文史知識
1994年《唐宋詩詞中“愁”的內涵及其演變》合肥教育學院學報
1994年《試論三大和諧的全息效應》安徽大學學報、自然辯證法研究、新華文摘
1993年《從“完形”看藝術審美與科學創造的深層聯繫》美育新論
1990年《從本體論到心理學——西方美學史的新架構》西部學壇
1989年《從“味”到“趣”——元散曲的審美特徵》文史知識
1987年《美的形態與形式化審美機制——表現論美學大綱》西部學壇、美學
課題
2011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特殊性研究》,江蘇省高校文化藝術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
2010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特殊性研究》(負責人),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
2008年《音樂美的生成——音樂美學導論》 (負責人),江蘇省高校精品教材立項
2007年“《中華大典-藝術典-音樂分典》編纂”(副主編), 國家出版總署重大項目
2007年《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承擔子課題),教育部社科研究基地重大招標課題
2004年《江蘇地區琴派的文化生態研究》(負責人) 江蘇省社科規劃課題
2002年《當代音樂文化研究的現狀與對策》 (負責人)江蘇省教育廳人文社科指導性計畫項目
2000年《莊子哲學與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負責人)安徽省社科規劃課題
2000年《古琴藝術研究》(負責人)中國科技大學教學研究課題
2000年《中西文化比較研究》 (負責人)中國科技大學教學研究課題
獲獎
2012年《中西藝術與美學比較》獲”江蘇省優秀研究生課程“稱號
2006年《中國音樂的人文闡釋》獲江蘇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二等獎
2005年《中國音樂的神韻》 獲江蘇省高校精品教材獎
2003年《古琴藝術論》 獲江蘇省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1年《中國音樂的人文闡釋——高校音樂欣賞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0年《中國音樂的神韻》(初版) 獲安徽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1998年《中國藝術之“韻”的時間表現形態》 獲安徽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997年 中國科技大學跨世紀優秀年輕人才獎
1995年《在文化、歷史與生命的律動中闡釋美——中國音樂欣賞課教學思路》 獲全國首屆“遠航杯”民族音樂教育優秀論文一等獎
1993年 中國科技大學張宗植青年教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