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興[作家]

劉同興[作家]
劉同興[作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同興,男,漢族,1942年9月出生,山西臨汾市堯都區南段村人。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北京國創書畫院院士、中國作協會員、中國劇協會員、中國國際文藝家協會會員、瓷魂齋晉陽美術館高級顧問、山西省劇協理事、中國藝術產業促進會副理事長、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會員、國家一級編劇。曾擔任山西省歌舞劇院院藝術創作室主任、黨總支副書記。

基本信息

山西書法家作家

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由音樂轉向書法和寫作創作,繼而從事書法、小說、電視劇、戲劇、歌舞、詩歌、報告文學等多種體裁的文學創作,並均有建樹。熟稔真、行、草、隸、篆等各種書體,對書法藝術有一定造詣。書法作品曾獲“最高成就金獎”、“終身成就獎”、“全球華人詩書畫大賽金獎”。事跡被收入《中國文藝家傳記》、《世界名人錄》、《中國作家大辭典》、《科學中國人》等辭書。1995年榮獲國家文化部和人事部授予的“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1997年獲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人才庫入網資格,並擔任該院文化藝術市場研究中心調研員。先後被授予“中國傑出文化名人”、“新世紀中國書畫代表人物”、“中國傳統藝術名家”等榮譽稱號。歷年來發表上演了大量作品。主要有:長篇小說《絕代老艄》、《老六閘》;中短篇小說:《威風鄉人》、《會塑像的姑娘》、《秋葉》等;電視連續劇《中國有個工人旅》、《曬太陽的地方》、《黃與黑》等;歌劇《希望之火》、《華表》、《心靈之花》;話劇《朱小彬》;散文集《故鄉隨筆》;交響大合唱《路之歌》;報告文學《西瓜大王》等。其中,中篇小說《威風鄉人》獲山西省趙樹理文學獎。電視劇本《曬太陽的地方》獲中央電視台96全國優秀電視劇本徵稿中篇三等獎。四幕歌劇劇本《華表》獲第三屆中國戲劇文學獎銀獎。五場話劇《朱小彬》(合作)獲文化部優秀創作獎、山西省文學藝術金牌獎。五場歌劇《希望之火》在北京演出反響強烈,各報紛紛發表評論,稱該劇“以其尖銳的主題、火辣辣的筆觸、藝術上大膽探索的精神在首都舞台上燃起一團希望之火。”由其擔任創作組長、總體設計並撰稿的大型歌舞《黃河鼓樂舞》曾獲山西省國際鑼鼓節、中國第二屆民間藝術節金獎。三集電視劇《黃與黑》獲1989年飛天提名獎。大合唱《路之歌》(歌詞創作)作為國慶45周年獻禮演出獲廣泛好評。

劉同興故鄉隨筆

故鄉隨筆之《記憶中的磨灘》

劉同興相冊 劉同興相冊

磨灘說是灘,實際上並不大,是一個只有三四十戶人家的村中之村,俗稱磨灘里。她隸屬臨汾河西南段村。南 段村村落狹長,由西北至東南,有一里多地,中間拐了兩道彎,像一根轆轤把,磨灘里就處在轆轤把的末端。而我家院子的位置就在末端的末端,東南角把邊。當年我家的院子又新又大,正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磚包瓦廈,院落寬展,村里人一說“新房子”,都知道是指我家。聽老人們說,就在我家往東下坡百來米的地方,從前有座磨房,靠旁邊河水作動力磨麵,周圍是一片灘地,磨灘由此得名。磨子的遺蹟至今仍依稀可見。

家鄉地理位置的優越、自然環境的幽美,以及村民堅守的純樸善良的傳統美德,使我終生難以忘懷!

劉同興書法作品圖冊1 劉同興書法作品圖冊1

就在我村北面五里遠的劉村,明朝時出過一個大人物張潤,嘉靖年曆任工部、兵部、吏部尚書等職,人稱 “張尚書”。大致相當於現如今國家部長級人物吧!為開發利用西山腳下龍子祠的泉水,他主持開挖了兩條水渠用於灌溉。龍子祠往北流向的叫上官河,往東流向的叫下官河(一說是唐朝的尉遲恭督令開挖)。兩條渠使呂梁山下汾河以西數百個鄉村農民受益。可喜的是,上官河就在我村磨灘的西邊分成三條河流:頭河、二河、三河。分河的閘口離我家也就百十米的樣子。該給哪條河放多少水,由河管會決定。小時候時常會看到下游農民扛著傢伙成群結隊氣勢洶洶來到閘口為澆地護水爭水,甚而打鬥,讓人膽寒。高高的閘板將河水封堵於閘口時,形成一個小小湖泊,清水蕩漾,深不見底,是個天然的游泳池。每臨暑天,青壯男子便在這裡耍水,小時候,家裡人絕對禁止娃娃們下水,因此,我只能欣羨地望著大人們光著一絲不掛的身子在水裡痛快地遊玩。直到上了國中,遇逢節假日,便偷偷來到閘口,大著膽子下水玩個痛快淋漓!我打小喜歡游泳與這條上官河很有關係。

劉同興部分獲獎證書 劉同興部分獲獎證書

三河分界的東南岸上,有一座山一樣的土丘,長約千米,高近百米,村里人叫它“圪塔子”,就橫臥在出我 家院門西望的視線里,走過去也就二三百米遠。所以,從小在我的印象里,我們家有山有水。後來才曉得這座山丘是當年開挖上官河時堆起來的渠土。圪塔子表層為砂石,春夏季節,長滿低矮的小草,開著一簇簇野花,小時候,我們常上去玩耍。此外,它也是放牧的好地方,丘坡里到處是羊糞蛋。每逢雨過天晴,山丘地表就會生長一種很像木耳的地皮菜,但比木耳薄、軟,土話叫“地碗碗”。每下過雨,家母就會讓我上圪塔子撿地碗碗,撿的人很多,但都能滿載而歸。撿回來後,淘洗淘洗,炒菜包餃子,都非常美味。至今我鬧不清這種地皮菜是如何變化而成的,老人們說是羊糞蛋變的,我表示懷疑。

三條清水河流經一個小小村落,那該是多么賞心悅目的事!而我家院門跟前,便有三條河中的“三河”自西向東流過。河寬兩三米,河水清澈見底,常年不斷,待在家裡,日夜都能聽到門外嘩啦啦的流水聲。河兩岸長滿大樹、灌木和青草,將河堤護衛得牢實又牢實。每當酷暑難忍的時候,就出門搬上小板凳坐在清涼的河中納涼,白天頭上有樹蔭遮陽,夜晚有清風吹拂,那叫一個美呀!最有意思的是,夜間打上燈籠,下到河裡搬起大石頭,便能捉到大大小小的螃蟹,家鄉的土話叫“夾子”,或許因為它的兩條前腿長著一對大夾子的緣故吧。洗衣裳、淘米、洗菜,出門便可,方便之極。

“三河”從我家往上四五十米的地方,是一段開闊的緩坡。河北岸擺放著一長溜不規則的平面大青石,供人們洗涮勞作。河對面有一株蒼老的皂角樹,碩大的樹冠像一把巨傘,正好為隔河的人們遮陽。因此,這裡成了鄉鄰們相聚的好去處,除了姑娘媳婦們或蹲或坐,在青石板上捶衣洗菜,人們還端上缽碗聚坐在這裡吃飯聊天,娃娃們下到河裡耍水嬉鬧,盡享天倫之樂。

劉同興書法作品圖冊2 劉同興書法作品圖冊2

磨灘里有兩大姓。“二河”以北叫北院,住戶基本姓王;以南叫南院,住戶大都姓劉。劉姓王姓各有其祖 先,但自古和睦相處,從不對立。就在“二河”與“三河”的中間位置,先人留下一座廟院,院子不大,人稱小廟。院內有一株古柏,樹齡大約在百年以上。正殿供奉菩薩坐像,東西廂房從前是五閭(磨灘編為南段第五閭)村公所,解放後分給外來貧民。給我印象較深的是磨灘里的公共財產鑼鼓傢伙、龍燈、旱船等物就保存在廟中的大殿之內。每當過春節,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村人天天都要將鑼鼓搬出來,在廟門前的小廣場上從早敲到晚。大凡村裡的男人們,無論老中青,都會敲兩下。人們吃罷年飯,穿戴一新,聚在廟前,操起傢伙,盡情揮灑著一年一度的歡愉,每張臉上都洋溢著莊稼漢的快活。一面大鼓,一對鐃鈸,一對大鑔,十幾面銅鑼,按祖上傳下來的鑼鼓經敲打起來,時而急促,時而平緩,時而激越,時而低回,真的非常好聽!聽大人們敲鑼鼓是童年過大年最愉快的事之一。因為村村都有鑼鼓,所以一到過年,四面八方整日飄散著鑼鼓聲響,那種過年的氣氛不能再足了!後來我到省城上了藝術學院,方知老家敲的鑼鼓叫威風鑼鼓。名如其實,此鑼鼓真的威風之極!

還有一件事是春節必辦的。每逢過年,村里漢子們就要在小廟左側的空地搭一架鞦韆,足有兩三丈高。打鞦韆是春節時男男女女大人娃娃們都愛玩樂一種活動。有一人打的,有兩人打的。膽大的女孩子把鞦韆打圓了,腳踏板竟能超過鞦韆頂端的老桿。讓觀者叫好不絕。

劉同興書法作品圖冊3 劉同興書法作品圖冊3

磨灘二河以南緊靠三河的村中間,有一處空曠的莊稼場,足有兩個籃球場大,出我家院子十幾步便是。這個場子好在它不僅用於莊戶人家收秋打夏,更是村人遊戲娛樂的場所。誰家老人過壽、娃娃過滿月,請來說書的便在這裡設書場。太陽一落山,各家各戶男女老少自帶板凳陸續到來,圍坐在說書人周圍聽書,有時會聽到公雞打鳴。每當酷暑之夜,鄉鄰們就各自攜帶涼蓆紛紛鋪在場子裡納涼,躺在涼蓆上邊搖著蒲扇邊聊著大天,或睡它個 通宵達旦,十分愜意!逢年過節,娃娃們還會在這裡玩“跳方”、玩“跳繩”、踢毽子、嘣蛋蛋,大人們踩高蹺,跑旱船,不一而足。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夏收季節“扎麥垛”。麥子收上場,曬碾三遍,將麥粒脫淨,就要將剩下的麥秸紮成麥垛。麥垛似一座圓形的小房子,坡頂用泥巴糊起來,以防漏雨麥秸腐爛。這種保存方法,使得麥秸可供農家一年餵牲口燒火之用。無論誰家扎麥垛,都要告知鄉鄰齊來動彈,所以這是一種異常熱熱烈而又熱鬧的勞動場面。一兩個後生站在不斷增高的麥秸堆上踩踏整理,眾男女就散布周圍,手執木杈將場上的麥秸一杈一杈往麥堆上扔,直到麥堆增加到一定高度(要看麥秸多少來定麥垛的大小)。人們邊動彈邊說笑,十分快活。活幹完,所有參與者都要在主家吃一頓粉條燉豆腐大燴菜外加炸油卷子。油卷乃用發起的新麥白面炸成,圓形,巴掌大小,中間有個窟窿,十分好吃!此種夏收的樂趣,不次於過年。

農民自古靠種地為生。磨灘里自然條件的另一個優越之處在於她有三種田地可供耕作:水地、漫地、旱地。上官河在磨灘一分為三使村東的土地全部可以水澆。一年種兩茬,冬夏種麥子,秋天種玉米,旱澇保收。糧棉蔬菜樣樣可獲豐收。即使三年困難時期,家鄉也能保住溫飽。這說的是水地。

所謂“漫地”,就是可用洪水灌溉之地。磨灘村西,地勢偏高,越往西越高,直抵姑射山腳下。因故村西的土地澆不上上官河的水,只能靠天吃飯。但每年夏天一下大雨,山洪暴發,洪水便從西山的仙洞溝里狂瀉而下。先人們專門修了引洪水澆灌的渠道,利用洪水澆地。我們那兒人稱洪水為山水,山水比河水肥地,每年只要能讓山水漫一次地,地表便可增加好幾寸厚的肥沃土層。所以漫地種麥子的畝產往往比水地還要高。山水漫地好是好,其辛苦也是難以想像的。家鄉有個怪現象,夏日打雷下暴雨,一般人們是往家跑,而我們村的男人們是肩扛閘板和鋼杴冒著電閃雷鳴及銅錢大的雨點往山地急奔,他們要趕緊去封堵山洪,好把洪水不失時機地引入自家的田地。小時候,我就見過比我大幾歲的堂兄劉東學,身披蓑衣,冒著雷雨,扛起閘板跟著爺爺衝出院子。

劉同興[作家] 劉同興[作家]

所謂“旱地”,是連山洪都澆不上的村西土地。它還在漫地以西,村里人叫“羊毛灘”。那裡一般作為墳塋或放牧之用;即便種地,也只能種些豆類或糜黍之類的耐旱作物。

老家有句民謠:“南北段,村子長(土話獨uo),大人娃娃會編活。”說得是段村人有一門編織手藝,那就是用荊條編筐編籠編平整土地用的耱耙之類編織物,在當地方圓有名。在我童年的記憶里,村中的莊稼場、空閒地兒、住家的小院裡,到處都可以看到編籠子、編筐子的男人,他們有的是爺爺輩,有的是叔伯輩,鄰里鄉親就是憑著這種祖上傳下來的手藝,把編織品挑到集市上賣些小錢,補貼家用。編織品必須用荊條,這種條子柔韌耐磨,是其它條子不能比的。我村往西走十多里路,就進入西山,其實是呂梁山脈的姑射山。山中有條大溝,名叫仙洞溝。相傳,堯王跟第一任妻子“鹿仙女”的成親洞房,就在此深山的一個山洞裡,故稱其為仙洞溝。沿仙洞溝一直往裡走,便進入林木覆蓋、鬱鬱蔥蔥的連綿高山。那裡荊叢遍野,成片成片的紫色荊花妖嬈多姿,香氣醉人。村裡的漢子們,每到秋季,便紛紛進山殺條,家鄉土話稱割荊條叫“殺條”。天不亮起身上山,天黢黑方才挑著兩大捆荊條返家。條子割回來當下不能用,要在河裡或井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方可使用。受環境影響,十幾歲上,我跟鄰里夥伴劉茂堂也進山殺過條子。一路上山,非常愉快,遇有山泉,喝上幾口,涼滋滋甜盈盈十分酣暢。但進入大山,上到高大林木覆蓋的峰坡,便渾身起雞皮疙瘩。林中四周無人,松濤呼嘯,光線黯淡,陰森恐怖,怕急了,就使力大吼幾嗓子,繼續埋頭尋殺荊條。那時雖也學會了編籠子之類,但畢竟手藝不佳,編成的物件只能自作家用。這種童年經歷,回想起來,是非常美好、又很有趣味的。

故鄉隨筆之《回顧母校散記》

劉同興[作家] 劉同興[作家]

去年九月,本人在省圖書館舉辦了一次個人書法展,由省文化廳主辦,省歌舞劇院等單位協辦。開展前兩天,忽然收到臨汾實驗中學李會明校長從網上發來的賀信,稱“攜全體師生對先生大半生所取得的藝術成就,表示極大的敬佩,對先生個人書法藝術展的舉辦致以最真誠、最熱烈的祝賀!”還說“先生既是臨汾家鄉人民的驕傲,更是母校臨汾實驗中學的光榮。”云云。閱罷,高興之外,心裡甚覺不安和愧疚,因為我做得很不夠,難能成為家鄉的驕傲。不過,這也勾起了我對母校的深切懷念。

我是1956年從“泊莊完小”考入“臨汾二中”的。當時該中學的全稱為“山西省立臨汾第二初級中學校”。她位於臨汾河西劉村,背靠呂梁山脈的姑射山,面向汾河平川。由於地處農村,風景十分優美。大門前有淙淙流淌的上官河,四周是廣袤的田野。給我印象很深的是,進校門要趴很高的台階,大約有三四十階。拱形大門座北朝南,青磚砌成,很是壯觀,老遠就能望見。門腦磚雕四個大字:“敬業樂群”。一進大門是個精緻小院,出小院便是寬敞的校園,足有一萬平方米以上。院中央一座寬大的房子建在高高的台基之上,是校圖書館。館前聳立兩株百年古柏。校園的東半邊是一排排教室,西半邊為學生宿舍。校園西北角上一道土坡,便是非常開闊的操場。臨二中當年在本地很有名氣,當我第一次跨進校門時,頓感難以言表的興奮與自豪:我也成為臨二中的學生了!

臨二中創辦於1938年,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創辦者張紫高先生是劉村一位具有民族氣節的退役軍官。1938年2月日寇侵占臨汾,面對百姓塗炭、教育荒廢的境況,張先生不忍看到娃娃們無校可進、無書可讀,懷著教育救國的信念,在地方民眾的支持下,選擇本村村北的岱山廟作為校址,拿出自己兩千塊大洋的殘廢金作為建校資金,創建了“私立劉村自立學校”,張紫高親自出任校長。所謂“自力”是指辦學經費不靠任何方面的幫助;所謂“私立”是鑒於當時的政治背景,可減少日偽的懷疑與干涉。學校開張後,張先生憑著滿腔愛國熱情和堅忍不拔的毅力,與日偽漢奸進行了長期的艱苦卓絕的鬥智鬥勇,一直將學校堅持到了日寇投降。期間的鬥爭事跡異常感人。比如,日寇積極推行奴化教育,給自立學校送來日偽教育署編寫的新民課本。每當日軍情報隊長帶憲兵來校查看時,師生們便拿出新民課本迷惑敵人,敵人一走,他們又學起了自己的教材。1947年,臨汾縣城周圍的廣大區域獲得解放,劉村也不例外。人民政府將張紫高的“自力學校”擴大為“臨汾縣平水職業中學”,當即開辦了兩個幹部訓練班,招生百餘名,畢業後大多隨軍南下。隨後又分批設班為本地集訓三百多名鄉村教師。1948年,晉綏邊區黨委將學校改名為“臨西中學”。為適應解放戰爭向南推進、前線急需文化人才的形勢,學校除正常教學外,又開辦了“幹部培訓班”。當晉綏軍區司令部組建解放大西北、大西南軍種時,全校師生踴躍參軍參乾。先後有三個梯隊的學員分批隨軍奔赴前線,成為黨在新區工作的骨幹。這些人後來分布在陝西、青海、新疆、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為當地做出了很大貢獻。建國後的1950年1月,山西省政府行文,正式將“臨西中學”更名為“山西省立臨汾第二中學”,直屬省文教廳領導。

記得在臨二中上國中時,生活相當苦。絕大多數同學交不起一伙食費,靠背饃吃飯。我亦如此。一星期回家背兩次饃饃。而且很少能吃上白面饃,多為棒子麵窩窩頭,偶爾能吃上兩面饃饃(白面與棒子麵混合所蒸)就算改善了。蔬菜根本吃不上,能吃上鹹菜就很滿足了。多數情況是帶一罐兒炒鹹鹽,就是鍋里放少許麻油,將大粒鹹鹽和蔥花炒一炒,加些調料面,裝進小罐兒內,可以吃好幾天。吃時,從罐兒內取出少許炒鹽放進碗裡,再衝上開水,相當於高湯,既當菜吃又當湯喝,就上窩窩頭一吃,一頓飯就打發了。背來的饃饃冬春還好放,夏天熱,放上三天即便拉了絲,也還得吃。我們睡的是土窯洞、土炕。十幾個同學打通鋪,睡一盤炕,一人大約只能占一尺半左右地方,平躺下肩膀緊挨,擠得很,只能側臥。一盤炕占了窯洞大部分面積,炕下只留一條窄過道,所以晚上就寢,一進窯門就得上炕。這還不算啥,最痛苦的是遭受跳蚤虱子叮咬。那時,被縫和衣縫藏虱子蟣子是常事,甚至頭髮也成為蟣子的安居之地兒。對付的辦法只能是:癢極了,脫下衣服捉虱子,再就是將內衣放進開水鍋里煮。因上中學正趕上五八年大躍進,大量的勞動是免不了的。鐵杴是每個同學必備的工具。修路、挖渠、種樹、下地、搬磚、清掃道路、收割莊稼這是常乾的活兒。大煉鋼鐵時,我們還整班同學開進蒲縣大山里,不分晝夜地尋挖鐵礦石,就地建爐煉鐵。一個多月下來,正經鐵沒煉下,遭罪不小。由於學校取暖條件差,記得每到冬天,腳都要凍腫,甚至鞋都穿不進去,手也要生凍瘡。現在看來,當時上學確實很苦,不過,當時年輕,也不覺得,以為求學必是這樣。國中臨畢業的前一年(1958)冬天,臨二中被上級重新命名為“臨汾劉村中學”。

劉同興[作家] 劉同興[作家]

老師裡面給我留下印象的有這么幾位。第一位是班主任平老師,記不得他叫什麼了,只記得他高個子,大背頭,清瘦清瘦,南方口音,平時很嚴肅,但對同學還是很關心的。五七年放完暑假一開學,突然聽說平老師被打成了右派,同學們都很吃驚!同時被打成右派的還有十幾個老師,我簡直難以相信他們會反黨。後來就再也見不到平老師了。第二位是物理老師呂虹。呂老師很年輕,長得帥,戴副眼鏡,中等個偏瘦,平易近人,愛說笑,講課生動。我就是被他講的攝影成像原理所感染,在家庭不富裕的情況下,進城買了顯影、定影原料和器材,回到家裡按照書上講的配方,利用日光試驗洗相片,竟然成功了。呂老師還親自來到我家鼓勵,在我家吃了一頓飯,跟我媽把我誇了一氣。第三位是影響我一生的音樂老師程文學,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國中老師。是他把我領進了音樂之門。我打小喜歡畫畫兒,喜歡音樂。而程老師把我的音樂細胞喚醒了。他手把手教我學會了拉小提琴、壓風琴、拉手風琴,他還教會了我識簡譜。當時在同學裡能識簡譜的很少很少。程老師還吸收我參加了學校的文藝宣傳隊樂隊,當了一名小提琴演奏員。我們每禮拜利用課餘時間集中活動兩三次,用於訓練和排練。程老師工作非常認真負責,親自給我們排小合奏,大合唱、表演唱、小戲等節目。器樂小合奏“金蛇狂舞”、表演唱“王大媽愛和平”、獨唱“九九那個艷陽天”等節目至今記憶猶新。臨二中宣傳隊在縣裡有名,記得我們進城在臨汾師範演出還得過獎。1959年國中畢業時,巧遇省里剛成立的“山西藝術學院”來臨汾設點招生。正因為我音樂上的特長,使得我有勇氣去碰運氣,不意竟考中該學院音樂系。這奠定了我此後走上從事文藝的人生道路。前些年聽同學說,程老師定居臨汾城內,八十多歲,仍然身體健朗,我非常高興。去年我回老家專門去看望了老人,並給他寫了一幅字:“從文施教何辛勞,重學愛才功德高,年長耄耋享安樂,大壽之人福星照。”詩句內鉗進“文學長壽”四字,以表感激之情。

春節前臘月的一天,李會明校長帶著校辦主任師國太先生驅車來家探望。此前雖未謀面,但因是同鄉,加上校友關係,我們一見如故,談了許多。從李校長嘴裡得知,劉村中學在剛打倒“四人幫”的近十年間,確實輝煌了一段,1982年曾被省教委命名為省重點中學。那些年的聯考錄取率在全省中學中名列前茅。生源也有保證。之後,由於種種原因,學校困難重重,每況愈下。1995年學校改名為“臨汾市實驗中學校”。當時學校雖略有振興,但很難回到顛峰狀態,至今仍面臨很大困難,舉步維艱。這主要是由於隨著社會的發展,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大都嚮往著去城市求學或謀生。農村學校就跟著遭殃。教師隊伍流失嚴重,學生們尤其是成績優秀的學生大都報考了城市學校,使得農村學校的生源成了大問題。聽著他們陳述,我心裡感到一陣酸楚和悲涼。不過他們說,現在學校的硬體設施大為改善,比我上學時肯定好多了,有了現代的教學樓,有了雄偉的大禮堂,有了高檔的圖書館……我為此而欣慰。

李校長臨離開時,我將由本人撰、書且裝裱好的一幅書法作品送給他們,以表示我對母校的懷念之情:

手捧賀信惹思瀾,夢回五十二年前。

臨汾劉村上國中,拾級高階入校園。

背饃求學整三載,母校恩澤深似淵。

可喜實驗晚輩稠,興教圖新青勝藍。

為了這所有著七十多年光榮歷史的老牌學校能煥發青春,恢復繁榮,李校長他們肩上的擔子不輕。他們正刻苦奮力,艱難前行。我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來幫助母校,只能默默在心裡祝福:隨著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隨著經濟不斷成長,隨著科教興國政策的逐步落實,農村學校的狀況肯定會逐漸得到改善的。但願我的母校——臨汾實驗中學能在不遠的將來興旺發達,更上一層樓!

故鄉隨筆之《仙洞溝的遺憾》

劉同興[作家] 劉同興[作家]

仙洞溝就和我們村打對,雖遠隔十多里,小時候在老家時,每天一出家門抬眼朝西望去,便會看到它。夏天暴雨成洪,我們村的山水就是從仙洞溝衝出來的。村裡的漢子們殺條打柴也是由仙洞溝進山。年幼時就聽大人們講過南仙洞、北仙洞的神話傳說,但長到十幾歲上,與鄰傢伙伴劉茂堂多次進仙洞溝殺條,見的都是青山密林,並未去探望過那令人神往的“仙洞”。茂堂姥姥家是“姑射村”,就在仙洞溝溝口,西山腳下。每次進山路過姑射村都要去他姥姥家歇歇腳喝口水。後來參加工作搞了文學創作,才從史料書刊中得知這個“姑射”和“仙洞”大有來歷。

《山海經》卷四東次二經中記載有“姑射之山,無草木,多水。”還說古代這裡有“姑射國”。《莊子·逍遙遊》中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說明古代這裡地勢優越,有山有水,氣候適宜,五穀豐登;人們重視養生健身,導引辟穀,高齡童顏被譽為神人。近代學者郭璞在《山海經》注中指出:“列姑射在平陽(臨汾)西。”即莊子所謂藐姑射之山是也。傳說是這樣說的:此地上古時期出了個“醜姑”,發誓要除掉傷害人畜的十隻惡虎。一日夜裡,醜姑夢見天宮的羿仙為幫她除惡,要教她練習箭術。翌日,醜姑便上山學藝。學成歸來,除掉九虎。在剪除最後一隻非常厲害的黒額虎王時,與虎同盡。鄉親們含淚祭奠,感動天帝。天帝封醜姑為“姑射神女”。此後一天午時,突然一聲巨響,棺木裂開,金光閃耀,醜姑飄然而起,變成一個非常美麗的仙女。後人便把這架山叫做“姑射山”,把形若棺材的巨石稱為“石棺”,把醜姑居住的村莊叫“姑射村”,後山的洞叫“姑射仙洞”。

據《呂氏春秋》記載,帝堯時代,姑射山一帶人傑地靈,許多博學廣識的高人隱居于山中。堯王曾“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也就是訪四賢於姑射山。可見直至春秋戰國時期,姑射山尚以神國仙境般的神話傳說留在人們的記憶里。下面的故事就更令人神往:說是姑射仙女重返人間後,以鹿仙化身與凡人男子焦變相愛,生下一女。天帝得知姑射仙女違犯天條,派黒虎仙從鹿溝將她抓走。如意溝老道怕焦變父女被害,趕到鹿溝將焦變父女隱入密林深處。從此,焦變潛心修行,不知所終。他的女兒長大後,回到姑射仙洞居住。因她是鹿仙所生,人稱“鹿仙女”。鹿仙女長得跟母親一樣美貌,冰膚雪肌,光艷無比。常穿行於南北仙洞,保護百姓,傳送火種。百姓感激不已。一次,堯王巡遊姑射山,探訪博學高人,偶遇鹿仙女,驚喜萬分。回到寢宮,夜裡便夢見鹿仙女求婚。第二天,堯王約了四大臣子又進山尋找,終於見到鹿仙女,兩人一見鍾情,心心相印。當晚在姑射神洞完婚。因此,後人就將結婚新房稱作“洞房”。是夜,溝對面松林上端,一峰突兀而起,形成巨燭,光亮四射,通溝如晝。故後世有“洞房花燭夜”之說。至今,仙洞溝仍遺留“鹿仙女洞”。

再翻史書,得知姑射仙洞的故事簡直多得不得了!堯舜以前不說,自秦漢以降,唐、宋、金、元,以至明清,每個朝代都在這裡留有故事和遺蹟。晉代佛教傳入,佛道俱興,鹿仙女的傳說實則出自佛經中鹿女的故事。唐人編造了老子在羊角山顯聖,傳話皇帝:“吾,唐帝之遠祖也,告吾子孫,長有天下。”李淵父子借老君神威安定天下,於是在羊角山建老子祠,宋以後稱天聖宮。另外還有,李淵從太原起兵,一路往南打,至平陽遇強敵兵敗在仙洞溝南山門避難一說。到了宋代,傳說宋太祖趙匡胤三遊仙洞。宋徽宗崇奉道教,政和八年三月,親來平陽姑射“駕遊仙境之山”,將周三十里劃為崇道廟轄仙境區域。元朝繼續崇道,有兩位道士奉法旨潛心化緣,殫其家財,在王母洞基址上“起蓋殿閣十數間。以及三請、四帝、五祖、七真、諸仙聖像煥然一新”。明朝道衰佛盛,正德年間五台山僧人來到南仙洞居住,普化宿緣,建起正殿兩楹,開闢三門,增建伽蘭寶殿,稱為碧岩寺。清康熙、雍正之際,僧人際瑞拖著鐵繩化緣,建起大雄寶殿,並建佛舍、客室、廚堂等。清同治八年重修碧岩寺。千百年來,這裡佛僧道家衣缽相傳,求神拜佛者雲集,香客遊人從不間斷。

諸多傳說故事累集於腦,早想去實地看看。機會終於來了。退休前的2001年,受命寫一部頌揚堯王的歌劇,我便回到老家臨汾採訪。臨汾市廣電局副局長王和平老弟給我派了一輛小車,偕同堂姐劉銀珍去仙洞景區遊逛了一趟,大開眼界。出城往西,經劉村,沿公路盤鏇而上,可以直達景區。給人印象較深的是:前山童山禿嶺;車一過主峰白石嶺壑口的“天門”西望,便是青山幽谷,蓊鬱蒼翠,群峰迭起,峭壁聳立,雲霧環繞,洞壑隨見,真可謂仙境也!難怪千百年來仙客僧道把這裡作為修煉養性的理想之地。

劉同興[作家] 劉同興[作家]

仙洞景區分南北兩處,姑射溝北面稱北仙洞,溝南面稱南仙洞。南北仙洞都有相當規模的寺、觀、殿、洞等諸多景點,遺憾的是文革中幾乎全都遭到破壞。北仙洞的興福寺、鐵佛洞、蓮花洞、湘子洞、姑姑庵、雲霧寺、會仙台等古蹟破壞嚴重,暫無恢復。聽說八十年代初,政府撥款先恢復了南仙洞部分古蹟,我們只得放棄北仙洞先去南仙洞遊覽。碧岩寺是南仙洞最大的建築群,從山門進去,四級院落相連。寺西,緊貼兀石沖天之山崖,寺東,面向凌壁百仞之深溝,參差跌宕,極具特色。觀音閣雄踞寺院以西正中,依通天壁崖而起,疊架六層。我們進小門,在幽暗的通道里摸索攀登,每層都有涼台、圓窗、禪室、閣龕之類。喘氣上到頂層,出現一閣院,正中建獻亭,亭後石洞為觀音殿閣,內供奉觀音菩薩及諸神,周有許多懸塑,據說,這裡的群塑是仙洞溝迄今保存最完整的藝術寶庫,確實非常精美。觀音閣下南院是大雄寶殿,內塑釋迦牟尼三身佛像。大雄寶殿南仙女台院正西,有一座願來殿。出願來殿從側面上坡,半山腰裡有個倒豎葫蘆形的山洞,洞口沒我高,彎腰才能進去。這個不起眼的山洞便是堯王與鹿仙女完婚的“鹿仙女洞”。洞內不大,清幽神秘,台子上塑有鹿仙女像。像前香火旺盛。

南仙洞最值一提的是神居洞,據說是姑射山最大的洞窟,俗稱“姑射洞”、“三十三天”,即莊子所說“有神人居焉”之洞。此洞從外面看,是一座翹椽飛檐的廟堂,然而,跨進廟門,大為詫異!裡面竟是一個口寬32米、高7米、通深25米的寬闊而輝煌的石洞!外側獻亭牆壁上繪有28宿壁畫,地面立有宋元明清各朝石碑9通。更為有趣的是洞內藏有三洞一山:洞後左有深不可測的陝西洞,據說通往陝西秦嶺山腳下的周至縣,還有一說是通往黃河對面的陝西宜川,至於是真是假,無人敢試探,因古時曾有人進去探險有去無歸。洞右邊有曲折縈繞的無名洞。正面頂上有延綿狹長的纏腰洞。一山是指洞中石灰岩坍塌堆積而成的一面陡坡,後人順著鱗次櫛比的石階,泥塑了三教匯聚的89尊神像:有堯王和他的四位大臣;有孔子、老子、如來佛;還有玉皇大帝、十殿閻王、雷震子、八仙等自然神以及皇帝神、宗教神、文藝神、民間神等等。塑像真人大小,情態各具身份,把自然美與人工巧融為一體。本人在省內外參觀過無數的廟宇寺觀,像這樣大規模的集佛寺、道觀、儒廟於一體的“神居洞”真的罕見。神居洞南約百米的半山坡上又是一座外廟內洞的三教廟洞,內塑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聖像。“睡仙洞”、“水簾洞”、“半仙洞”、“煉丹爐”、“龍鬚瀑”、“仙境石”、“鬼門關”、“南天門”等等,景點遺址太多了,數也數不清,每處都有故事,我們只能走馬觀花。

劉同興[作家] 劉同興[作家]

遊仙洞歸來,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姑射仙洞景區早在文革前就被山西省政府列為六個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而且確實大有看頭,但為什麼遊人稀少,至今“火”不起來?進入新世紀,它甚至在山西著名旅遊點排不上名次。想來想去想明白了,因為它缺“水”。鄙人以為一個能走紅的景點須有三個要素:一要有好看的硬體,包括奇山異峰及古遺存;二要有美妙的故事傳說;三要有賞心悅目的流水。前兩項仙洞溝占有,而且很上檔次。只是少水無泉使它的可覽可悅性大打折扣,成為一大遺憾。從現存多個景點名稱分析,從前的仙洞肯定有水。否則,不會有各朝各代那么多大僧名人來此修煉。如“龍鬚瀑”,據說有一股澗流被凌空怪石分成大小兩支,向崖下瀉去。傳說鹿仙女騎黑龍來此洗臉,黑龍耍刁,被仙女拔掉大小兩根龍鬚,故得此名。再如“雲霧寺”,說是寺院頂部有照天池,崖下有深井,池水沿壁縫下流,池高旱而不枯,井中常年有水。再如象頭嶺下有“烏龍潭”,說是巨流飛瀑直落數丈,沖成碧潭深淵。還有“龍爪河”、“水簾洞”等與水有關的命名。那么,古有之水到哪裡去了?一種可能是泉眼消失;一種可能是隨著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水入潛流。但從現在山上的植被如此之繁茂的狀況看,山上必然有水涵養。因此,作為一個故鄉遊子,我深切地希望當地政府能切實採取行動,解決姑射仙洞無水觀看的這一遺憾。本人提供兩個異想天開的思路:一是上山勘探,尋找進入潛流的水源;二是派有膽量的探險者深入“陝西洞”探密,此洞若真能通到黃河邊,不妨把黃河水引入仙洞溝,豈不美哉!站著說話不腰疼,提這個建議純屬瞎想,不過博讀者一樂而已!

劉同興入典書目備忘

1998年以前入典:

1、《世界名人錄》 中外名人研究中心中國國際出版社

2、《二十世紀中國人物大典》 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市場研究中心

3、《中華人物辭海·當代文化卷》 北京市名人文化研究中心

4、《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 科學中國人雜誌社

5、《中國專家大辭典》 人事部專家服務中心

6、《世界藝術家人才紀錄大全》 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

7、《中國大文化英才辭典》 中國城市文化研究中心

8、《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 中國國際經濟文化交流促進會

9、《世界文化名人辭海·華人卷》 北京市名人文化研究中心

10、《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中國國際名人研究院

11、《中國文藝家傳集》 四川辭書出版社

12、《中國作家大辭典》 中國作協

1999年入典:

13、《世界藝術家名人錄》 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

14、《世界優秀人才大典》 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

15、《世界人物辭海》 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

16、《中華人物辭海》 北京市名人文化研究中心

17、《中國人才辭海》 人事部全國人才流動中心

18、《二十一世紀人才庫》 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19、《中華興國人物大典》 中國文聯出版社

20、《中國人才世紀獻辭》 中國科技報研究會

21、《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 中國科技研究交流中心

22、《中華驕子·專業人才卷》 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教育委員會

2000年入典:

23、《中國人才辭典》 人事部全國人才流動中心

24、《2000中國風·傑出人物特集》 光明日報博覽群書雜誌社

25、《中國當代文化藝術名人》(一卷)中國影視音像交流協會圖書編委會

26、《中國世紀專家》 人民日報出版社

27、《中國優秀專家學者大辭典》 本書編委會

28、《東方之光——共和國英才全集》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

29、《華夏英傑》 《華夏英傑》叢書編委會

30、《國際優秀文藝家辭海》 國際文化藝術研究會山東泰山文化中心

31、《世界知名作家藝術家》 《辭海》編委會

32、《中國傑出專家業績查詢網》 世界人物出版社

33、《世界人物辭海》 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

34、《中國當代創業英才》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信息中心

35、《輝煌成就·世紀曙光》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家委員會

36、《中華英才大典》 中華清風書畫協會九州書畫院

37、《當代中國電視人》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

38、《中國專家人才庫》 中國專家人才庫光碟編輯部

39、《中國文壇名人大典》 百花詩文編輯部

2001年入典:

40、《中國專家人名辭典》(11卷) 《中國專家人名辭典》編委會

41、《中華熱土》 《中華熱土》編輯委員會

42、《中國奇才·怪才·鬼才錄》 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

43、《情系中華》 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

44、《中國當代傑出共產黨人》 北京大學中國名人叢書編輯部

45、《光輝歲月》 中華兒女榮譽檔案工程工作委員會

46、《中華成功人才大辭典》 中華學人理論文獻編輯部

47、《民族之光》 中國言實出版社

48、《中華優秀人物大典》 中國經濟出版社

49、《中國世紀英才薈萃》 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

50、《中國戲劇家大辭典》 中國戲劇家協會

51、《人生感悟錄》 中華文化發展基金會

52、《中國國情報告·專家學者卷》 中國國情報告編輯委員會

53、《中國管理科學·專家學者卷》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

54、《中國改革與建設成就巡禮》 中國審計出版社

55、《世界華人專家名典》 世界華人出版社

56、《紅旗飄飄》 北京智慧書局

57、《中國專家學者辭典》 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聞交流中心

58、《世界華人傑出專家名典》 世界華人交流協會

59、《中國世紀專家傳略》 人民日報出版社

60、《祖國萬歲》——中華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光榮榜 《祖國萬歲》編委會

2002年入典:

61、《走向世界的中國》 人民畫報社

62、《中國著作權人檔案》 中國影視音像交流協會

63、《國際文化藝術名人檔案》 本書編委會

64、《共和國專家成就博覽》 文獻信息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

65、《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等單位

66、《當代中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等單位

67、《新世紀新聞人物訪談》 經濟訊息報社

68、《中國老年人才庫》 中國老年基金會

69、《中國百科專家學者經典》 中國經濟信息報刊協會

70、《全國優秀人文科學專家學者名典》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人文科學研究所

71、《中華優秀人物大典》 中國經濟出版社

72、《共和國優秀人民公僕學習實踐三個代表大典》 本書組織委員會

2003年入典:

73、《盛世中華·中華精英篇》 人民日報社文化事業中心專題部

74、《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開拓者》 中國國際經濟科技法律人才學會

75、《中國國情報告·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 中國國情報告編委會

76、《中國共產黨人格言寶典》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

77、《當代傑出管理專家人才名典》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家委員會

78、《世界華人突出貢獻專家名典》 世界人物出版社

79、《與時俱進·走向輝煌》 今日中國雜誌社

2004年入典:

80、《當代中國管理創新專家》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家委員會

81、《中華傑出人物大典》 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

82、《中華傳世通鑑》 中國近現代史史料科學學會

83、《中華名人大典》 中國文化信息協會

84、《中國當代創業之星》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學會

85、《當代中國人力資源寶庫》 中國經濟報告雜誌社

86、《中國知名專家學者辭典》 中國百科文庫出版社

87、《共和國的輝煌·中華藝術精典》 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

88、《中國當代人生格言》 中國文化報社

89、《中華百業新聞人物大典》 中國之友研究基金會

90、《藝術人生》畫刊 中國作協文藝報社

91、《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 中國改革報社時代周刊編輯部

92、《共和國的輝煌·中華驕子卷》 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

93、《中華名流世家》 北京時代學人文化研究院

94、《新時代先鋒》 中國新聞社影視部

2005年入典:

95、《中國精神文明大典》 中央文獻出版社

96、《感動中國——時代傑出新聞人物》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

97、《劉氏傳記》 河南新密《劉氏傳記》編委會

98、《中華劉氏通鑑》 北京時代學人文化研究會

99、《華夏名人風采》 《人物》雜誌社

100、《建黨八十五周年經典紀錄》 中國現代史學會

101、《共和國功臣》 《為人民服務》編輯委員會

102、《世界華人文化名人》 世界華人文化研究中心

103、《文明中國》 現代文明畫報社

104、《中華創業英才大典》 中國經濟發展研究院

105、《中華精英格言名典》 時代楷模叢書編輯委員會

106、《中華文明榜》 北京翰墨緣文化藝術中心

107、《中國往事》 《中國往事》畫刊編輯部

108、《盛世英才風雲榜》 中國國際網路電視台

2006年入典:

109、《中華劉氏通譜》 江西《中華劉氏通譜》編委會

110、《騰飛中國·專家貢獻篇》 華夏社會經濟文化促進會

111、《東方驕子——中國創新英才》 中國國際科學和平促進會

112、《共和國建設者——優秀人物傳》中國改革報社

113、《世界名人錄——傑出華人卷》 世界名人聯誼會

114、《黨魂》 人民日報社報仁新聞文化發展中心

115、《一代偉人》 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

116、《文藝年志》 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評論雜誌社

117、《影響中國·榜樣人物風雲錄》 中國作家雜誌社

118、《人類主流人物辭庫》 國際傳媒人物傳記中心

119、《世界傑出華人風采錄》 世界傑出華人文化研究中心

120、《光彩人生回眸·紅色檔案》 人民日報社報仁新聞文化發展中心

2007年入典:

121、《中華名人格言》 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等

122、《世界文學藝術家大辭典·華人卷》世界文學藝術家聯合會等六單位

123、《軍旅雄風壯中華》 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軍旅專題部

124、《八榮八恥箴言錄》 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

125、《中國知名專家終身成就薈萃》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

126、《中華劉氏名人通鑑》 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

2008年入典:

127、《中華姓氏通鑑》 教育部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等四單位

128、《共和國功勳人物誌》 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所

129、《中華劉氏通鑑》 北京時代學人文化研究院等單位

130、《中華姓氏文化名人博覽》 銘文堂(北京)國際文化傳播中心

131、《感動人生——全國優秀人才歲月檔案》中華民俗文化研究會

132、《中華名人銘鑒》 中華名人系列叢書編輯部

133、《新時期文藝三十年》 新時期文藝三十年編撰委員會

134、《人生銘語》 中國大眾文學學會

135、《黨的生命——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

136、《人物周報》(登文章《重要的是持之以恆》)人物周報社

137、《中外哲理名言》 中國報之副刊研究會

2009年入典:

138、《輝煌六十年·中流砥柱》 北京翔龍華夏文化交流中心

139、《盛世之光——中國當代創新擷英》 全國高科技產業化創新委員會

140、《共和國傑出專家修身成就大典》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

141、《祖國頌》 農民日報《祖國頌》專題部

142、《祖國萬歲——建國六十周年中華精英盛典》 中華國際名人協會

143、《中國和平崛起——中國社會發展興國人物大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日史編輯委員會研究室

144、《祖國頌·共和國脊樑》 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

145、《世界華人成就博覽》 世界華人交流協會

146、《祖國的建設者》 共和國六十年活動組委會

147、《人民的驕傲——見證中國主流人物》中華人民共和國日史編輯委員會

148、《求是先鋒——共和國六十年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中共中央黨校《理論動態》編輯部

149、《中華愛國文典》(格言和文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日史編輯委員會

150、《祖國萬歲——共和國優秀兒女榮譽榜》 中國祖國頌雜誌社

151、《共和國建設功勳》 決策者·理論部

152、《中華風骨·新中國六十年突出貢獻人物總覧》世界華人文化名人協會

153、《中流砥柱》 中國新農村建設周刊等單位

154、《筆鑄春秋·共和國文化藝術錄》 文化月刊編輯部

155、《光輝歲月》 中華名人系列叢書編輯部

156、《人類主流人物辭庫》 國際傳媒人物傳記中心等單位

157、《新中國檔案》 新中國檔案編委會

158、《為人民服務·共和國功勳頌揚毛澤東》 北京亞視藝苑文化研究院

159、《盛世華誕》 中國文化信息協會

160、《紅色記憶》 毛澤東思想學術研究會

161、《共和國之星成就寶典》 中國通俗文學研究會等單位

2010年入典:

162、《中華姓氏文化名人博覽》 中國文化管理學會

163、《祖國在我心中》 中國國際新聞出版社等單位

164、《科技創輝煌》 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等單位

165、《輝煌人生——當代傑出人物榮譽檔案》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等單位

166、《時代先鋒——中國優秀共產黨人》 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等單位

167、《時代榜樣》 人物網信息管理協會

168、《話說百年——共和國兒女英雄傳》 北京百科主賢文化傳媒中心等單位

169、《紅色經典》 時代人物雜誌社編輯部

170、《光輝歲月——共和國建設功臣榮譽檔案》 中華名人系列叢書編輯部

171、《輝煌人生——共和國功勳人物風采》 中國人物傳記學會

172、《祖國的榮耀》 中國人生科學學會

173、《共和國不會忘記》 《共和國不會忘記》活動組委會

174、《共和國拓荒者》 中國國史研究編修館學術評審部

175、《黨建楷模》 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

176、《共和國功勳文化名人風采》 世界華人文化名人協會

177、《世界人物辭海》 世界華人交流協會等單位

178、《國旗下的風采——中華優秀兒女傳》 焦點人物雜誌社

179、《炎黃驕子——中華優秀人物銘錄》 中國百科文庫出版社等單位

180、《百年中華重要貢獻人物》 世界華人文化名人協會

181、《中國大陸知名專家學者成就展》 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等單位

182、《中國傳統文化大典》 中華文化促進會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

183、《盛世之光——中國當代創新擷英》 全國高科技產業化創新委員會

184、《軍旅雄風壯中華》 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軍旅專題部

185、《屹立中華》 中國文化管理學會

186、《我為黨旗添光彩——時代驕子》 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等單位

187、《永遠跟黨走》 中國現代史學會紅色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

188、《黨旗飄揚——建黨九十周年·傑出共產黨人成就博覽》

中國紅旗頌雜誌社等單位

189、《中國書畫十年》 北京國創書畫院

2011年入典:

190、《中華時代榜樣》 人物網信息管理協會

191、《英雄讚歌》 毛澤東思想學術研究會

192、《黨旗飄飄·優秀共產黨員大典》 中國論壇雜誌社等單位

193、《共和國先進模範人物》 北京盛世先模文化傳播中心

194、《新時代焦點人物風雲榜》 中央電視台商界中國欄目組

195、《黨旗下的奉獻》 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

196、《紅色經典》 時代人物雜誌社

197、《中國當代社會發展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

198、《新中國名人檔案·經典人生篇》 中華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

199、《中華驕子·頌揚毛澤東》 北京亞視藝苑文化研究院

200、《中華百家姓氏流芳譜》 中華姓氏文化歷史研究會

201、《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優秀格言選集》 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

202、《民族脊樑——華夏功勳人物誌》 華夏文明文化研究會等單位

203、《中國驕傲·共和國功勳專家》 中國人才戰略文化研究會等單位

204、《中國影響力人物大典》 中國影響力協會等單位

205、《頌歌獻給黨》(名言集) 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

206、《往事如歌·中華英模人物盛典》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等單位

207、《鮮紅的黨旗》 時代人物雜誌社等單位

208、《光輝的歷程》 《光輝的歷程》編輯委員會

209、《共和國傑出國學專家名錄》 中國國學院大學專家委員會

210、《中華當代優秀兒女》 毛澤東思想學術研究會

211、《共和國奠基者》 中國紅色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

212、《我把一切獻給黨》 中國詩詞名家研究會

213、《黨在我心中》 中國當代歷史人物研究會等單位

214、《夕陽金輝》 北京明升文化發展中心

215、《中華名流世家》 中國近現代史史料科學學會等單位

216、《愛我中華》 銘文堂國際文化傳播發展中心

217、《百年中華——共和國主流人物盛典》 北京東方諸賢文化傳播中心等單位

218、《人民楷模》 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

219、《共和國建設檔案》 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

220、《中國領導管理藝術文庫》 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