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近似三角形,甚側扁。背緣淺弧形隆起;腹緣深弧形隆起,銳薄如刀。口小前位,幾乎呈垂直狀。體被細小鱗,不易察覺。側線不完全,分兩支。背鰭基底長於背鰭,大部鰭條埋於皮下,僅末端外露。腹鰭條細長。尾鰭叉狀。體背深藍色,腹部銀白且有淡黃色。側線上下有2-4列藍綠小斑,比銀鯧魚肚子大。
習性
主要棲息於較深的水域,有時會游到沿岸水域覓食,甚至發現於河口區。以動物性浮游生物或底棲生物為食。喜追逐發亮的東西,有趨光性。
毒性:無。
可否食用:可。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
棲息深度:20 - 95公尺。
尺寸大小:最大體長30公分。
漁業利用
可食用,肉少,肉質細脆,口感差,無營養價值。可由沿岸之定置網所捕獲,另外巾著網、拖網亦常大量捕獲。可當近海延繩釣之活餌,或製成魚粉或貓糧。
常見的料理方式:適合清蒸或煮湯食用,口感較差。
常見的捕捉方式: 定置網、巾著網、拖網。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