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自由大學和技術大學的科學家們,培育出一種無毛雞,其產蛋能力要比有毛雞高10一20%。據報導,這種雞是用德國的光頭雞同中國雞雜交後培育出來的。它的全身羽毛稀少,但是它產的蛋卻特別大。有毛雞在炎熱的季節由於散熱不好,只得加快呼吸來排除體內多餘的熱量,這就增加了能量的額外消耗,而無毛雞則可用這種節省下來的能量產大蛋。
日本的營業公司用海藻等含碘的飼料餵養母雞,使母雞產的蛋,含碘量比普通的雞高几十倍。食用這種蛋,既可以防缺碘而患“大脖子”病,又可以治療缺碘的甲狀腺腫,療效顯著。
日本科學家還用誘發雞雛胚胎基因的方法,培養成功一種長牙齒的雞,這種雞能把大塊的食物嚼碎皎爛吞咽,因此飼料不必磨碎,節省加工,降低成本。
美國的科學家,在蛋雞的飼料中滲入百分之八的蔞花子或百分之十的木頭粗粉。這方法可使蛋黃中的膽固醇含量減少百分之十。
美國科學家運用遺傳工程技術,培育出一種全身不長毛的“光雞”,這種雞皮膚紫紅色,它的特點是:散熱好、能抗高溫,消耗飼料少,殺雞時方便,不必拔雞毛,而肉質幼嫩,味美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