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橋遺址

八里橋遺址

八里橋,原名永通橋,因東距通州8華里而被百姓俗稱八里橋。如今捷運八通線、京通快速路、京哈高速路都從八里橋邊經過,每天人來車往,川流不息,但知道這座古橋滄桑歷史的卻為數甚少。

簡介

八里橋,原名永通橋,因東距通州8華里而被百姓俗稱八里橋。如今捷運八通線、京通快速路、京哈高速路都從八里橋邊經過,每天人來車往,川流不息,但知道這座古橋滄桑歷史的卻為數甚少。 歷史上拱衛京師的古橋有三座,一為京西南的盧溝橋,二為京北昌平的朝宗橋,三為京東通州區的八里橋(永通橋)。 八里橋建於明正統十一年(公元1446年),南北走向,橫跨通惠河,為石砌三券拱橋。中間大券如虹,可通舟楫,兩旁小券對稱,呈錯落之勢。橋上的每塊石頭之間嵌鐵相連,十分堅固。

結構

八里橋南北長50米,東西寬16米。橋面兩側有32副石欄板,板面上的雕刻刀法流暢,粗獷有力。欄板上有望柱33對,每個望柱上雕有石獅。石獅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可與著名的盧溝橋石獅媲美。橋東西兩端各有一對戧獸,長鬣密麟,昂首挺胸。護坡石上臥伏著四隻鎮水獸,扭頸傾頭,怒視碧波。橋南往東200米處,立有清雍正御製石道碑一座。大橋兩岸,綠柳白楊,芳草萋萋,風景如畫。白天,憑欄東望,可見巍巍古城;夜晚,扶欄觀水,細波之中,月影婆娑,或如玉盤,或如銀鉤。若有客航貨舟通過,槳碎玉盤,水折銀鉤,甚為壯觀。昔日的通州八景之一——長橋映月,指的就是此地。

歷史沿革

八里橋 八里橋

《明英宗實錄》:“正統十一年八月,建通州八里莊橋,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和督工。”又據《通州志》:“八里莊橋即永通橋,在普濟閘東。正統十一年敕建,祭酒李時勉作記。”李時勉的永通橋記:“通州城西八里河,京都諸水匯流而東。河雖不廣,每夏秋之交雨水泛濫,常架木為橋,比舟為梁,數易輒壞。內官監太監李德以聞於上,欲與其地建石橋,乃命司禮監太監王振往經度之。總督漕運都督武興發漕卒,都指揮僉事陳信領之,工部尚書王卺會計經費,侍郎王永和提督之,又命內官監太監阮安總理之。橋東西五十丈,為水道三券,券與平底石皆互動通貫,錮以鐵,分水石護以鐵柱,當其沖,橋南北二百尺,兩旁皆以石為欄。表二坊,題曰永通橋,蓋上所賜名也。又立廟以祀河神。經始在正統十一年八月,告成於十二月,明年三月立石。”永通橋歷經五百餘年,明清、民國和八十年代屢加修葺,現狀為石砌三孔拱券形,南北走向。永通橋曾是東至山海關、南至天津陸路交通的咽喉,歷史上該地曾進行過兩次大規模的中外戰爭,第一次為鹹豐十年(1860)英法侵略軍攻陷天津、通州後,清政府為保衛北京在這裡阻擊侵略軍,進行了八里橋戰役。第二為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義和團在八里橋狠狠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橋東京津公路北側有雍正十一年(1733)所立的“御製通州石道碑”一座,碑文記載了當年修築朝陽關外石道之事。此碑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另傳,村內曾住有一海姓滿人,共婦王碼漢卡氏為乾隆帝弘曆之乳母。雍正三年(1725)在此為其立有一碑,現已無存。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4月,北京大學考古系發掘隊對八里橋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揭露面積100平方米,清理灰坑14座。出土遺物中的陶器有夾砂灰陶、黑陶、紅褐陶及泥質陶,一些陶片上還發現有刻劃符號或文字,製法為輪制、手制。器形有大口尊、罐、鼎、豆、爵、器蓋等。石器多為殘斷生產工具,磨製粗糙。可辨類有:石鉞、石斧、石鏟等。這些為研究豫西南地區夏商時期的政治、文化、經濟狀況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據考證,八里橋遺址屬夏代,文化層堆積較薄,內涵單一,但灰坑分布相當密集,遺物遺蹟豐富,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為加強對這一遺址的保護,進一步了解這一時期的政治、文化、經濟狀況,今年6月份該遺址被列入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4月,北京大學考古系發掘隊對八里橋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揭露面積100平方米,清理灰坑14座。出土遺物中的陶器有夾砂灰陶、黑陶、紅褐陶及泥質陶,一些陶片上還發現有刻劃符號或文字,製法為輪制、手制。器形有大口尊、罐、鼎、豆、爵、器蓋等。石器多為殘斷生產工具,磨製粗糙。可辨類有:石鉞、石斧、石鏟等。這些為研究豫西南地區夏商時期的政治、文化、經濟狀況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據考證,八里橋遺址屬夏代,文化層堆積較薄,內涵單一,但灰坑分布相當密集,遺物遺蹟豐富,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為加強對這一遺址的保護,進一步了解這一時期的政治、文化、經濟狀況,今年6月份該遺址被列入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