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齊白石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但這個似與不似不僅僅是像與不像的問題。似,是因為自然物象本身,千古一態;不似,是因為不同時代不同畫家的感情世界以及對事物的理解不同所致。
理由
在當代,面對荷花這一素有“花中之君子”美譽的水生植物,不同的藝術家又發出了各自不同的藝術感嘆,訴諸丹青,則形成了畫家不同的藝術風格。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在荷花身上,寄託著他們各自的情思理念。有的用色明快,構圖飽滿,綠波蕩漾,紅花點點,筆畫間流露的是畫家的曠達胸臆;有的取義清遠,色彩淡雅,全圖工中帶寫,給人以輕鬆祥和而平易近人的心理感受;有的畫風古樸,荷塘水畔,常有水鳥成群,儼然一派大自然的和樂融融景象;有的狀寫荷葉,從運筆到造型,皆以方筆為之,亭亭傲立於天地之間,充滿陽剛之氣,配上朵朵嬌弱的荷花,頓成一剛一柔,陰陽相濟之勢,恰似“霸王別姬”;有的獨愛秋冬之荷塘野趣,殘荷迎風,蓮蓬聳立,皚皚白雪,積滿枝頭,幾隻雀影隱約其間,又是一番荷塘別趣;有的於荷間點綴幾條歡躍的鯉魚,取“連年有餘”之寓意,傳達了人民大眾對生活的美好願望與祝福,如此等等,藝術家們藉助於手中的妙筆丹青,共同演繹出了荷花的丰姿異彩,同時也是對“和”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做出的新的藝術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