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目錄
作者的話
機遇
基礎篇
光緒青花瓷的胎釉
光緒青花瓷的造型
光緒青花瓷的青料
光緒青花瓷的紋飾
光緒青花瓷的底足
實戰篇
怎樣挑選光緒青花瓷
保養與收藏
價位的高與低
仿品寓目
藏話123
解讀篇
青花文字大蓋罐
青花花卉紋貫耳尊
花纏枝蓮開光花卉紋獸耳尊
青花紅蝠紋扁瓶
青花山水人物紋筆筒
青花纏枝蓮紋大缸
青花溫鍋
青花纏枝西番蓮紋碗
青花花卉紋碗
青花人物紋卷缸
附錄
書海擷英
詞綜便覽
序言
就一般情況而言,收藏愛好者讀有關收藏方面的書,主要的目的是培養自己的鑑定能力,從而在收與藏的交易實踐中,能買到真品,這本無可厚非。但問題是,隨著收藏隊伍的迅速擴大,收藏書籍數量品種的瞬間膨脹,仿品、贗品鋪天蓋地,橫流四溢,其勢不可遏。我們知道,自古以來,蝸居於中國藝術品體位上的贗品的欺騙與仿品的藝術複製,從來沒有一種法律的界定與制裁,這就嚴重地挑戰著收藏者的投資信心和鑑別能力。而有關鑑定方面的著述又像一位左右逢源的好好先生,一方面取悅於亟需鑑定秘訣的收藏者;另一方面,又將反鑑定的技術告訴給另一類人群,矛與盾之間的關係在這不大的收藏圈裡,得到了最直觀的演繹過程。
這套叢書的出版能給讀者一招什麼樣的秘訣呢?
我們先說說收藏者的認識誤區,當然,這僅代表我本人的一點看法。有一種收藏,這裡指一種純消費式的行為,一種娛樂性的活動,收藏者要求藏品給他帶來的回報僅僅是一種精神上的滿足與觀感上的刺激。換言之,只要收藏者看著高興、心情愉悅,這種收藏的意義就基本上達到了。另有一種收藏,藏者對藏品具有投資的意義存在,他對藏品的要求是能帶來投資利益的最大化,嚴格地講,這種行為並不屬於收藏之列,姑且就算是收藏罷。
在收藏圈裡有這樣一句話,說收藏者要有財力、眼力和定力,三者缺一不可。其實,作為一名以愛好為收藏目的的一般收藏者,有財力、有定力足矣,何必非要有眼力!眼力那是鑑定家所專有的職業技能,包括八成的經驗和兩成的理論。老一輩鑑定家如孫瀛州、劉九庵諸先生,很可能理論水平都不高,看不懂化學分子式,但是,經他們過眼的東西,何止千萬!他們的鑑定優勢,百分之百來自於一生實踐經驗的積累,絕不是多看幾本鑑定的書所能成就的。現在的中青年鑑定人員,雖然較老一輩有學歷、有文化,但仍少不了要有前輩們口傳心授的技法傳燈。中國的古玩鑑定,有太多太多的東西說不清楚,譬如氣韻、譬如包漿、譬如燥潤、譬如神態等等,不經手乾件萬件,數十萬件,很難成就一位合格的鑑定“家”。試想,要說一句“假的”或“真的”,沒有這種專業環境的歷練、專業技能的傳授,成嗎?所以我以為,藏家與鑑定家的天然分工是:一般收藏愛好者由於是感性的,判斷容易受到外來干擾的影響,因此,你只需根據囊中的銀兩,來決定是否購買這件藏品就行了,至於是真是假,那一定要聽從鑑定家的意見;而鑑定家,他們始終是理性地對待每一件過眼的東西,根據既有的條件來完或對一件器物的甄別工作。現在極度混亂的古玩市場對於鑑定家的要求極高,不僅要知道真品、仿品、贗品,甚至要知道造假的地點。他們的老師也不再僅僅局限於鑑定界裡傳授給他們知識的前輩,而已經延伸到了一些仿品的製造者和銷售者——向他們學習高仿品的辨識要點。如此複雜的博學、致用的關係決定了業餘的收藏者絕難通過有限的經歷入圍於專業行列之中。
這樣說來,有幾個具體問題需要回答:
一、收藏者就不應看書了嗎?要看。只是閱讀目的要有所改變:第一,通過了解器物的特徵,來研究時代、歷史與文化,進一步提高品讀器物的能力,讓藏品說話,與你有一種心語的交流;第二,看見一件器物,你能有一種關於真偽的見解——這是心知肚明的事,未必直言。這是一種學問,也算一種樂趣;第三,閒逛文物店、地攤時,遇到很開門的小東西,如果花錢不多,就可以買一兩件玩玩;第四,明白了一些真偽知識,也算是與三五知己閒聊的侃資。
二、想買東西,沒有專家掌眼怎么辦?第一,條件不具備,寧可失之交臂,也別將大把的銀子打水漂,當然,這裡講的是大資金量的投入,小瓶、小碗不在此列;第二,買國家文物公司的商品,並一定要開具發票。
三、沒有了參與淘金的過程,收藏還有什麼興趣?反問:如果花很多很多的錢,買很多很多的仿品,不僅興趣索然,還煩呢! 四、收藏的秘訣是什麼?在藏品的內涵上下功夫,在藏品的規模上動腦筋,千萬不要越俎代庖,因為自己的一知半解,成就了贗品事業!
這套《古玩收藏上手叢書》的編輯宗旨,不在於傳授讀者辨真假的硬功,而是向讀者普及一些收藏中的八卦太極。收藏,照樣可以借力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