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宗錄

《傳宗錄》,三卷。 系《景岳全書》之一。 本書共載醫論三十五篇。

《傳宗錄》,三卷。明·張介賓撰。約成書於崇禎九年(1636)。系《景岳全書》之一。本書共載醫論三十五篇。上卷包括明理、陰陽、六變辨、十問、論治、氣味等十一篇;中卷為神氣存亡論君火相火論、先天后天論、標本論、昇陽散火辨、陽不足再辨、小兒補腎論等十五篇;下卷有命門余火、吳謬、辨河間、辨丹溪、論時醫等九篇。系張介賓學術思想代表作之一,重點闡發張氏“陽非有餘,陰常不足”的學術論點,治以溫補為主,對劉完素、朱震亨重用寒涼攻伐提出異議。辨證、診法、治則等理論頗多創見。。辨證方面,提出以陰陽為綱,寒熱、虛實、表里為六變的理論,為後世醫家所推崇,八綱辨證,即由此而來;在診治方面,《十問篇》概括的十項間診要領,示後人臨證規矩;矩;論治篇提出“看病施治,貴乎精一”,“治病之則,當知邪正,當權重輕”,以及瀉溫涼,權宜而用的原則,皆給醫家以啟迪;基礎理論方面,強調命門之重要,充實前賢命門學說,提出“命門為元氣之根,水火之宅,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張氏為力挽濫用寒涼之時弊,其立論未免偏激,引發後人褒貶評說。關於陰陽、命門等理論的闡發,對豐富和完善中醫學基礎理論產生深遠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