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忘錄[話劇]

《備忘錄》是法國著名編劇讓·克勞德·卡里埃爾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完成的舞台劇,此劇一經上演即引起社會強烈的反響。堪稱歐洲話劇藝術的經典之作。它以極為樸實的方式揭示了現代人在處理情感問題上的迷茫與尋找真情的執著。通過兩個情感流浪兒戲劇性的遭遇,層層剝筍一般把人們逐漸進入到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

簡介

話劇《備忘錄》海報 話劇《備忘錄》海報

該劇導演由著名編劇過士行跨界擔任,導演林兆華、舞美燈光師易立明鼎力支持並加盟。演員由兩位海歸派擔任瑞典皇家劇院簽約演員趙立新與前北京兒藝演員鄭錚將飾演該劇的兩名角色。林兆華素來有大導之稱,易立明也曾作過導演,趙立新來也自導自演過多部話劇,此次過士行由編劇轉為導演,可謂四導演齊聚一堂。

《備忘錄》是法國著名編劇讓克勞徳卡里埃爾兩部話劇作品之一,中國觀眾對這位法國著名劇作家的了解,僅僅局限於的是他的電影作品:《大鼻子情聖》、《屋頂上的輕騎兵》、《鐵皮鼓》、《馬科斯我的愛》等。

雖然該劇創作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但過士行認為今天來看仍然並不過時,甚至非常接近當下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它描述了現代都市人的生存困境,我們獲得更多的自由,仍感覺無所適從。為什麼會選擇這部戲作為自己的導演處女作?過士行說原因非常簡單:這是一個有品質、有思想同時又很好看的戲,我們的劇場被搞笑娛樂的氛圍所籠罩的時間有點太長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那種氛圍已經讓我們的觀眾喪失了基本的審美能力。在導演風格方面,過士行不想玩什麼花里胡哨的概念和形式,反倒希望觀眾看不到導演的痕跡。

劇情介紹

蘇珊闖進尚賈克的家,極力說服尚讓她留下。蘇珊發現一本備忘錄,裡面記載了眾多往來異性的姓名。二人圍繞備忘錄發生一系列虛實交錯的對話。等到尚喜歡上了蘇珊,她卻毅然辭別。最後,尚把房子留給了蘇珊,他自己走出了家門。

創作背景

《備忘錄》看似荒誕,但有了背景,這部戲從荒誕一下變成了寫實主義。1968年在法國是個動盪之年,當時的法國革命得似乎更有知識分子特色。那時的性解放和我們90年代的“繁榮娼盛”似乎還是有區別,當時這個“解放”還是在49年後50年代波伏娃的《第二性》影響下的時髦和前衛的觀念和行為!而我們對於街邊按摩女和“天上人間”的想像,只是明末情_色繁華投影與8_9後不合作者犬儒主義的避風港。在中國人的骨子裡還是需要秩序的,只不過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和一夫一妻多情人制的區別而已。所以為什麼會出現流傳甚廣的關於紅旗不倒和彩旗飄飄的笑話。百姓的智慧還是很可愛的!

在古代中國知識分子的道德觀念中蓄養歌姬似乎一直是個傳統,是饒有風韻的事,和不道德無關,只是到了後來黨——國希望移風易俗,才弄成了地下狀態,在沙漠之下是暗流洶湧。相對“有情義”的人也會附庸蘇東坡學士的風雅,找找他們的朝雲,唯一的好處是提升了文化品位,不同之處在於蘇學士的妻妾是一位去世後另一位續弦的,而很多國人是排星期幾的,這點就有比較大的區別了。

《備忘錄》的真誠正在於此,我們無法把重複134次的機械運動的空虛存進一個小本本里,逃避機械的無聊本身也成了無聊的一部分,134次逃避的解放所帶來的除了自由以外還有更徹底的無聊。劇中大房子陽台的隱喻了一個開闊的視野。黑暗的盒子的開口總是面向光明。

一方面我們害怕兩人關係中任何一種謊言和不真實的東西,因為這些仿佛木頭裡的釘子一樣即使拔出來也會留下痕跡。另外一方面我們又受不了在一起的極致狀態。熟悉到連口臭和糞便的味道都無所遁形(太熟了之後反而是一種親切感)。其實我們真的需要的只是誠實和真誠的一部分,看上去象的和真相的區別就是信任,為了信任有了耶穌基督。為了相信的感覺有了佛陀的智慧。記得徐皓當年把牆上的電線指給我,對我說那是永樂宮壁畫的時候,困惑的我卻真的感到了那種柔韌穩定綿長的線的魅力,這就是信任的力量吧。其結果未見的不好!就像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依然是一個偉大的理想一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