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治療儀

低溫治療儀

低溫治療儀是利用低溫或冷凍技術實現治療疾病促進康復的治療儀器。 溫度在28℃~35℃稱為亞低溫療法;溫度不低於-100℃範圍,為冷凍療法;溫度降低到-100℃以下是則為深度冷凍療法或超低溫療法。低溫療法是一種以物理方法將患者的體溫降低到預期水平而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方法;冷凍治療儀利用低溫破壞這些異常組織,並讓正常的皮膚組織長出來,從而達到治療或美容的目的。

發展歷史

自1961年美國醫生Cooper及其助手推出溫度可控的液氮冷凍治療儀以來,低溫治療腫瘤已逐步得到臨床套用,但由於受冷媒研究開發技術、生物溫度感測和測量技術、冷凍實時監測技術、靶向引導治療技術等的制約,體溫低於28℃時,常誘發心律失常、凝血機制障礙等嚴重併發症。因此從上世紀80年代起,深低溫已很少套用,腫瘤低溫治療的基礎和臨床研究進展緩慢 。

上世紀80年代末,研究發現腦溫下降2~3℃(亞低溫)對缺血性腦損傷也有保護作用,且無深低溫所致的各種併發症,使低溫治療重新引起人們的興趣。

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多冷刀系統的研製成功,包括皮下穿刺等微創傷介入輔助器材的廣泛套用,以及超聲圖像監測技術的普及,使低溫手術重新煥發活力,且在許多情況下成為一種微創傷介入治療腫瘤的最佳甚至唯一選擇,前列腺癌、肝癌、子宮腫瘤等用超低溫手術治療成功率較高,且有手術時間短(2小時左右)、術後住院時間短(兩天左右)和手術費用低等特點 。

工作原理

1. 亞低溫治療儀

又稱降溫毯、冰毯冰帽、控溫毯等,一般由主機和外設附屬檔案兩部分組成,主機部分包括製冷系統,溫度控制系統和水循環控制系統。外設附屬檔案包括水毯,連線管,體溫感測器。壓縮機或者半導體提供冷源將水箱內水製冷,由溫度控制系統控制臨床需要的水溫,再通過水循環系統輸出到水毯內循環,水毯與患者身體接觸,利用溫差控制患者的體溫,營造亞低溫的環境。

局部亞低溫治療對腦出血的保護作用機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減低腦組織耗氧量,減少腦組織的乳酸堆積。

2)抑制內源性有害因子(如興奮性胺基酸、神經肽、自由基、單胺類等)的生成、釋放和攝取。

3)減少鈣內流,阻斷對神經元的毒性作用。

4)減少腦細胞結構蛋白的破壞 。

2. 冷凍治療儀

冷凍療法是利用低溫冷凍對組織細胞的破壞作用治療疾病的方法,低溫冷凍療法通常分為接觸法、噴射法、刺入法、凍-切-凍法、浸入法等 。

其冷凍機理分3個階段:

1)由於形成冰晶所引起的細胞、組織損傷及壞死。

2)血管效應:低溫外科臨床實踐證明,經低溫冷凍一復溫後的病灶組織,會因為微循環中的血栓形成而進一步死亡。

3)低溫免疫效應:低溫冷凍能產生抗體,從而使轉移病灶退化或消失 。

適應證與禁忌證

1. 亞低溫治療法

套用於腦炎,腦水腫,腦出血,腦外傷,顱高壓,心肺復甦及高熱驚厥,中樞性高熱患者,進行物理降溫。特別是對顱腦損傷及術前術後亞低溫治療。主要套用於神經內科,神經外科,ICU病房,傳染科,內科,外科,兒科等科室進行亞低溫治療。

70歲以上老年人或原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者慎用;嚴重心肺病患者、失血性休克患者、妊娠期婦女、3歲以下兒童、精神病患者等禁忌使用 。攜帶心臟起搏器、外科植入物患者禁止使用。

2. 冷凍治療法

適用於腫瘤疾病、皮膚疾病、五官疾病、婦科及外科疾病的治療。

嚴重的寒冷性蕁麻疹、冷球蛋白血症、雷諾氏症,及少數年老、體弱、對冷凍治療不能耐受者。糖尿病伴有下肢血液循環障礙的患者,如在小腿、足部作冷凍治療,常會形成經久不愈的慢性潰瘍,應慎用冷凍法。

護理事項

亞低溫治療儀

1)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徵的情況,遵醫囑24小時心電監護儀監測心率、血壓、呼吸、脈搏、血氧飽和度的變化,記錄1次/h,記錄患者意識、瞳孔、意識的變化,嚴格交接班。

2)體溫護理

24小時持續監測腋下溫度,記錄1次/h,若患者體溫超過36℃,說明亞低溫治療差;若低於33℃易致呼吸、循環功能障礙;若低於28℃易心室纖顫。

3)皮膚護理

亞低溫下皮膚和肌肉血管呈收縮狀態,抵抗力下降,易凍傷。密切觀察皮膚顏色改變。每1~2小時為患者翻身、拍背、活動肢體,必要時使用氣墊床,可用少量50%酒精輕輕按摩受壓部位,促進血液循環,防止皮膚受壓,防止深靜脈血栓。如皮膚青紫表示靜脈血瘀積,血液循環不良,應立即停止。

4)呼吸道護理

保持呼吸道通暢,亞低溫治療期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可並發呼吸系統感染,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是防止併發症的關鍵。對昏迷患者採取翻、拍、吸的方法,即翻身側臥1次/2h,拍背使深部痰液鬆動,當患者咳嗽或在床邊聽到氣管處有呼嚕聲時及時吸痰。尤其是鼻飼患者鼻飼前抬高床頭30°,以避免鼻飼液返流誤吸,意識清醒者及早拔出鼻飼管。

5)消化道應激性出血

亞低溫可引起凝血功能紊亂,易應激性消化道出血。應密切觀察患者胃液及大便顏色,為醫生診療提供依據。定時、小劑量多次胃管內注入混合奶及營養液。

6)體位護理

採取正確臥位。患者平臥是引起誤吸的最危險因素,在醫生指導下,針對每位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特點,調整癱瘓肢體的正確姿勢,要求患者健側、患側交替側臥,仰臥時上下肢置於功能位並加防護墊,以防止肩、肘、腕綜合徵及廢用性肌萎縮。病情許可應每2小時更換1次患者頭部放置的位置,注意保持降溫帽內乾燥,以防止患者皮膚凍傷。

7)加強基礎護理

預防感染,做好患者口腔、皮膚、泌尿系統的護理。勤翻身、拍背、活動四肢,昏迷患者儘早留置導尿,觀察小便色、質、量並記錄24小時尿量,定期做口腔護理及留置導尿護理,以防止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深靜脈血栓形成,防止出現壓瘡等。

8)人性化護理

室內保持安靜、整潔、光線柔和、空氣清新,保持室內相對濕度60%~70%,相對溫度20~22℃,定期消毒,減少探視,並注意動員家庭社會的力量,全方位參與護理,以提高患者康復後的生活質量 。

注意事項

1. 亞低溫治療儀

1)毯帽為塑膠製品,患者在治療中,不可戴有金屬、硬物,以免弄破毯帽。患者最好取平臥位,協助翻身時避免冰毯移位,起皺褶,定期清洗毯帽護套,以防發霉。

2)環境要求室溫在20~25℃,相對濕度在50%~60%為宜,若空氣中濕度超過60%,容易在冰毯表面,接口處及軟管上形成冷凝水,應及時用毛巾擦乾,防止凍傷及浸濕床單罩等。

3)嚴格控制降溫及復溫速度,不宜過快,降溫速度以1.0~1.5℃/h為宜,3~4小時即可達到治療溫度,復溫過快可出現復溫性休克、反跳性高熱或酸中毒等,應採取自然降溫,保持24小時體溫上升1~2℃,緩慢升溫有助於病情平穩過渡。

4)亞低溫治療不宜時間過長,一般治療時間3~5天,最長不超過10天。長期治療不但無保護腦組織的作用,反而會加重腦組織的損害。

5)冰毯使用期間,注意機內水柱情況,若低於警戒線,應立即停止使用,加水達至所需水柱線後,再開機使用。主機的背板與兩側板沒有通風孔,機器運行過程中應與牆壁或其他物體保持10cm以上的距離 。

2. 冷凍治療儀

1)操作醫師及護士應了解冷凍治療儀的共性,更要了解所使用中的冷凍治療儀自身的特性,才能在使用前檢查該儀器是否工作正常,能否進行正常治療,能針對儀器的異常情況做出對應處理,按要求正確使用該儀器。

2)使用後注意主機的清潔和存放。根據該儀器的使用率,每一至兩年應進行全面檢測 。

常見故障

1. 低溫治療儀

故障分類 故障現象 檢查方法 解決方法
感測器插頭脫出 體溫檢測屏無體溫顯示 檢查體溫探頭有無脫出,探頭接口是否鬆脫 連線探頭
缺水報警 水位在水位計標線以下 檢查水位計 斷開電源,加水至水位線
毯內水流被阻 主機水流指示器小轉輪停止轉動 檢查管道插口,連線是否緊密,管道和毯子是否扭曲摺疊 重新插管理順管道鋪平毯子

2. 冷凍治療儀

以用CO2作為製冷劑的冷凍探頭接觸治療儀為例

1)製冷、解凍性能欠佳的主要原因

 氣源質量不符合要求。

 氣源壓力不符合要求。

 氣源流通不暢。

 管道封密性欠佳。

解決方法:選用質量符合要求的CO2,調節氣源輸入壓力值,檢查清洗或更換過濾器、更換冷療筆插頭、更換輸氣管兩端的密封圈(有時接頭裝配不好,也可能造成氣體泄漏,重新安裝其接頭)。

2)不製冷的原因

 在從18℃以下環境中放置的氣瓶更換到主機時,有時由於溫差過大,可能壓力達不到5.0Mpa或因為氣體壓力快速上升,產生大量的乾冰,乾冰進入冷療筆,而導致製冷斷續,甚至阻塞,造成不製冷。新換氣瓶必須在室內放置3~4小時後使用,特別是在冬季。

 管道嚴重漏氣,如腳踏開關嚴重漏氣可導致閥門不能打開。

 氣體通道阻塞,當過濾器嚴重阻塞或管道因打結彎折使氣體不能暢通。

 其它原因使閥門不能正常打開。

 冷療筆損壞、阻塞、破裂。

3)溫度指示不正常的原因

如插入冷療筆後,溫度指示不穩定,有閃動或大幅度擺動,可能是冷療筆中的熱電偶與主機接觸不良,應將插頭重新鎖緊;若因冷凍筆連線埠接頭導體電阻增大,可作對應處理;若無溫度指示,有條件時更換另一支冷療筆,如沒有,可繼續手術,術後作進一步處理。

4)冷療筆插頭不能拔下的原因

手術結束後或在更換冷療筆時,冷療筆不能順利從主機中取出時,應先關閉氣源,放完主機內留存氣體(多次、重複踏腳踏開關) 。

擴展閱讀

[1]樊嘉,黃成.肝癌冷凍消融治療合理選擇與評價[J].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08(08):618-620.

[2]王國興,劉鳳奎,楊立沛.亞低溫治療的臨床套用[J].中國醫刊,2010,45(01):6-8.

[3]陳荷紅,張賽.亞低溫治療中腦組織代謝監測方式及意義[J].現代神經疾病雜誌,2002(03):172-17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