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仙都於明清時屬二十三都山兜保,仙都系山兜的雅稱,民國時期屬馬坪鄉(後與前亭合併為前坪鄉)仙都保。
姓氏源流
全村有8個姓氏,其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林姓2800人,陳姓1350人,潘姓1300人。此外有邱、塗、白、范、王等姓氏,原陸厝、許厝應姓陸、許,今已無此二姓。本村林姓屬漳浦“路下林”,先祖居深土東庵,明初,徙居前亭過港後段社。後裔有兄弟二人,兄林景亮,移居港尾(今屬龍海市)世林社;弟林源亮,於明正德間移居仙都社,為仙都林氏始祖。林源亮生四子,長、次、三子後裔傳今仙都林氏,第四子移居華安,後裔興旺,所居地也命名為仙都,即今華安縣仙都鎮一帶。仙都林氏祖祠為“世德堂”,燈號為“世首都督”、“文武世家”。輩序原有24字,據傳烏石探花林士章再添8字,共32字,依次為:祖宗沃澤,悠久無疆,啟衍良發,世永維功,慶有餘裕,億萬斯聯(年),贊諸成章,接協綿長。今在世人屬18世至24世。另有部分林氏從白水營溪頭遷入,居住過溪仔社。本村陳姓原居於馬坪頂墟社,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陳氏裔孫12人到仙都門口山守祖墓,後定居於門口山和鳳安社,傳下後裔。本村潘氏原居於白水營郊邊村下壇社。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潘氏兄弟3人到許厝定居衍族。本村涂姓,原居住在倒頭溪社。明代出進士塗一榛(移居前亭頂埕),建石過陂水庫時,倒頭溪社住民搬遷到仙都村。白氏、范氏、王氏於1960年後,從安溪座橋、龍文鎮和南安侖蒼鎮遷來。
經濟狀況
全村土地有耕地3003畝,其中水田1262畝,農地1741畝,有大片山地造林、種果,村民以農業種植為主要經濟收入。作物有水稻、番薯、蔬菜、大豆、花生等,果樹有荔枝、龍眼、桃李等。
社區建設
該村有鄉道通馬坪鎮和通石過陂水庫。國小一所,創辦於1923年,校園面積6688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216平方米。有16班,教師16人,學生463人。
文物古蹟
該村有神廟兩座:一為“仙都宮”,祀保生大帝,始建於元代,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擴建;一為“陸鳳仙宮”,祀明太史林偕春(今雲霄人),俗稱太師公,建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