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明·謝肇浙《五雜俎.事部四》
原文
有人以釘較為業者,道逢駕幸郊外,平天冠偶壞,召令修補。訖,厚加賞齎。
歸至山中,遇一虎臥地呻吟,見人舉爪示之,乃一大竹刺,其人為拔去。虎銜一鹿以報。
至家語婦曰:“吾有二技,可立至富矣。”乃大署其門曰:“專修補平天冠兼拔虎刺。”
(選自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四》)
魏文侯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芻?
”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盡而毛無所恃邪?”明年,東陽上計,錢布十倍,大夫畢賀。文侯曰:“此非所以賀我也。譬無異夫路人反裘而負芻也,將愛其毛,不知其里盡,毛無所恃也。今吾田地不加廣,士民不加眾,而錢十倍,必取之士大夫也。吾聞之,下不安者,上不可居也,此非所以賀我也。”
(選自西漢.劉向《新序.雜事二》)反裘負芻
注釋
①者:以……為生的人
②矣:啊
③其:他
④乃:原來
⑤駕:古代皇帝車乘的總稱,特指帝王的車。
⑥幸:特指皇帝到某處去。
⑦訖:終了,完畢。
⑧齎:通“資”,錢財。
⑨歸:回到
⑩報:報答
⑾語:告訴
⑿技:絕技
⒀平天冠:古代皇帝的冠冕
①反裘:反穿皮衣;
②負:背;
③芻:柴草。
④胡為:為什麼。
⑤若:你。
⑥恃:依靠,依賴。
⑦盡:完
⑧反穿皮襖背柴:形容貧窮勞苦。也比喻為人愚昧,不知本末。
譯文
有一個以釘鉸手藝為生的人,路上遇見皇帝駕臨在郊外。皇帝所戴平天冠壞了,就下命令叫他去修補。修完後,賞給他一筆可觀的酬金。
回到山裡,遇見一隻老虎趴在地上呻吟,見了他,把腳爪舉起來給他看,原來腳爪上有根大竹刺。他就為老虎拔掉了那根刺,老虎銜來一隻鹿作為酬報。
到了家裡,他對妻子說:“我有兩種絕技,可以立即致富!”
於是在門上書寫兩行大字:“專修補平天冠,兼拔虎刺。”
有一天,魏文侯外出巡遊。他在路上見到一個人反穿著皮襖,背上還背著一大捆木柴。
魏文侯感到很奇怪,便問那人:“你為什麼要反著穿皮襖來背柴呢?”
那人回答說:“我很愛惜這件皮襖,我怕背東西時把露在外面的毛磨壞了,所以我就將皮襖反過來穿。”
魏文侯聽了,問道:“難道你沒有想到,如果把皮襖的皮磨破了,那皮襖的毛也就沒有地方依附了嗎?”
啟示寓意
這裡諷刺了那種鼠目寸光、被錢財沖昏頭腦的人。它告誡了人們千萬不要把偶然出現的極少現象當作必然的一定的規律,否則就會鬧出笑話。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不論是治理國家,還是處理日常小事,不能只圖形式和表面,不顧內容和根本。如果本末倒置,那將是得不償失的。
人,千萬不要把偶然出現的個別現象當作必然的普遍的規律,否則就會鬧出笑話。